APP下载

遥远的知音

2020-11-04

北广人物 2020年42期
关键词:口琴戏台知音

沙龙已经开启新的系列选题——国学经典50 句。

中国古典修辞之美,别说区区50 句,5 万句都不够。

“修辞明道”,修的只有辞吗?不是,修的是心性、格局、人生。

本期沙龙主题是国学经典50 句、被沙龙兄弟姐妹们戏称为“50 计”的第36 计: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宋·岳飞《小重山》

这句国学经典的“歌词大意”:我想将满腔心事都寄于琴声,无奈知音太少,琴弦又断,更有谁来倾听?

这句岳飞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心情,与《满江红》的情调,形成了对应。情绪高高低低,才是活生生的人,英雄也不例外。

讲故事。

忘了哪一天,偶然在手机上看到一个“不幸”的女子——离异、无娃、丧母、老爹癌症、自己甲状腺癌外加尿毒症……有亮点吗?有,这位姐姐的生命态势——在不幸中生出花来。

比如,恨不能一三五在协和西院带老爹化疗,二四六又在东院自己透析,还要上芭蕾课,做色香味俱佳的饭菜,穿衣打扮,养狗狗。最有生趣的,老爹被她称为“三岁”,每天与老爹斗智斗勇、恩威并施。病友都说,她每次去透析,都化着美美的妆,像上班。

然后呢?可想而知,这姐姐每天发动态、写“作文”,留言者众,绝大多数都起了“知音”作用——嘘寒问暖、鼓励自省、携手前行。摘取几条简短的留言:

“厨艺和文采同样精湛。”

“特别敬佩你,自己身体虚弱,还拼尽全力尽孝心,满满正能量,很感动,你是真正有品格有格局的人。”

“好有趣,读完后意犹未尽。姐姐,做加强CT,是CTA 吗?”

“真的好喜欢姐姐,每篇小作文都认真一字不漏地在心里默读完。”

读者可爱吗?真有知音般的可爱。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于抗金英雄岳飞是心境的如实表达,沧海桑田,现下对应周遭,却有不同了。首先,“付瑶琴”,如何付?功力可够?“知音少”,遥远的知音呢?“弦断”一样有人听?

记得《奇葩说》有一期辩题:美术馆失火了,救名画还是救猫?当时,辩手黄执中提到了“遥远的哭声”,引起了热议。他大概的意思就是,一幅名画关联的历史太多,有人类文明负重,它的毁损,会有遥远的历史深处的哭声。

其实,遥远的知音在时下传播环境,比这个“热乎”多了。就像我们读书,偶尔会拍案慨叹——自己与历史深处的某些人相契;就像我们社交平台发个动态,陌生人都来围观。很正常,是不是?

或许这几句也是提醒:想弹琴就弹,真心真意,别管几根弦,不问知音。人,终是知艺易,闻道难。

(朱子)

插图/毕明

瑶琴无,口琴有

毕明

伏羲造琴之后,关于古琴最动人的故事恐怕非伯牙摔琴谢子期了。我是没有这美玉镶嵌的瑶琴的,不过倒是有两把口琴,一把24 孔的口琴,一把刚刚买了不久的10 孔布鲁斯小口琴。找了一下,还找到了2016 年写过的一首关于伯牙子期的打油诗——

《观友踏秋红尘侠》

伯牙鼓琴鸟鸣寂,

子期善乐蛙虫息。

高山低额理容颜,

流水弯腰敬神仙。

记得上小学时看见

妈妈有一天吹起了口

琴,于是觉得这玩意挺神奇,便央求着妈妈教。妈妈说,你就记住哆咪唆和高音哆是吹气,其他的音吸气就可以了。随后我找出那把24 孔口琴的说明书,嘴对着琴孔就吹吸了起来。等音节练熟以后,就找个歌曲开吹。《社会主义好》《万水千山总是情》等歌曲被我来回吹个够,至今一拿起口琴就总是不自觉地吹起《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头两句“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3455653,213216——心中还念念不忘默唱粤语歌词。

要说自己的口琴水平,也就是能吹出调调而已,其他技巧无从谈起。但有很长一段时间乐此不疲,只要会哼哼的歌曲就可以吹,自己还为此“绝技”暗自兴奋了好久。后来听一位懂音乐的人说,口琴吹久了都这样。哈哈,还以为自己是个“音乐天才”呢,后来就觉得索然无味了,将口琴扔进了抽屉。

前几年看到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中有人吹口琴,再次萌发出重操旧业的冲动,网购了10 孔的蓝调布鲁斯口琴。拿到口琴后才发现,敢情这10 孔的口琴跟那种24 孔的差别不小,10 孔的口琴是一孔吹吸发两个音,24孔的一孔一音,这还好对付,关键是10孔口琴还有一种“压音”技巧,这样算来这一孔就三四个音了……直到今天也没太整明白,只能是糊弄着在吹这把10 孔口琴。

如今,这把10 孔口琴经常被我带在包里,有时工作累了,会到楼下找个没人的地方或躲在自己的车里吹一小会儿。想想俞伯牙能遇见钟子期这样的知音,首先你自己得先具备高超的技艺,没这个标准,何觅知音?想到这里,也就明白了,也许大多时候,不是知音难觅,而是自己没到那个层次,此时若一味强求埋怨,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如此看来,若不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也就没有理由要求他人认可你了。所以,知音难觅的关键不是他人,而是自己。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没错,前提是自己得是金子,而不是那些废铜烂铁。

可将心事付瑶琴

程戈

提笔前,重读了岳飞的《小重山》,最终深深印在脑海里的还是最后三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的感叹,抒发的是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今人的共鸣则是知音难觅的那份弦外之音。

诗中的瑶琴是指古琴,“琴棋书画”之首。但是当你搜这句诗的配图时,80%出现的画面都是古筝。在有些人看来,是筝是琴并不重要,都是民族弹拨乐器,都是凹造型的绝佳道具。细数知名影视剧中的弹古筝场面,简直“惨不忍睹”:紫薇与琳琅,在一架方向摆反的筝上,温柔美丽地弹啊弹;富察贵人的古筝,高低琴架放反了,一曲《高山流水》弹得可真累;还有人设为擅长古筝的肖奈,居然坐在中间位置拨来拨去,生生把古筝当成了古琴……今年十一,去唐山吃了一顿小吃宴,在旧物风情区,看到一架摆在亭子里的古筝。学了6 年古筝的女儿直呼手痒,跃跃欲试想要弹上一曲,没想到被一窝蜂涌进来拍照的大小朋友们挤在一旁。拍照者摆出各种造型,双手毫不客气地在弦上来回划动,发出让人心头直颤的乱声。等人流终于散去,我们上前细看,发现这架古筝缺了根1 弦、少了个筝码,音全都不准。亭子里没有凳子,女儿半蹲着,弹了半首《渔舟唱晚》,用她的话说,“这是乐器,不是道具。”生活中像这架古筝一样的事物太多了,对于有些人,它是心头好;对于有些人,它只是随手拍。道不同,如何能成知音?

不管有没有知音来听,琴弦总是很难不断的。那弹着突然崩断的琴弦,不仅吓人一跳,夏天还会在胳膊上留下红痕。就如同生活中突然出现的烦心事,让人手忙脚乱。初时总会紧张万分,一边听着调音器,一边看着视频教程,一边小心翼翼地拧着调音扳手,等到满头是汗地把一根琴弦换好,再调准音,基本已过了一小时,中间很可能因为用力过猛又折损了两根。换的次数多了,开始习以为常、日渐熟练,更是从中摸出了门道。换弦是有规则的,从哪个孔进,从哪个孔出,一步都不能错。换弦又是有分寸的,拧得太紧容易断,拧得太松又没法弹,那种微妙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靠操作者在实践中慢慢掌握。小小一根琴弦蕴含了无数人生哲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熟能生巧勿急勿躁……这正是音乐的魅力。

其实,大可将心事付与瑶琴,因为琴声里有喜悦伤悲百转千回,有潮起潮落花谢花开。知音少怕什么,“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当琴声融入心海,汇成情感凝集的河流,真真是“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神清气爽,乐哉快哉!

两个故事,一老一少:

或压抑或飞扬,

或黯然或蓬勃。

都是鲜活的人世,

有黯然神伤,就有生机活泼。

哪个好?

哈哈,说的好像咱们能选似的。

跟老董说:

下棋就是玩,别往心里去。

老董会听吗?

跟孩子说:

琴是伙伴,要相惜。

孩子们都能明白?

活着的好玩儿之处,

就在于自身的生命锻炼,

节奏、强度、深度,自我把握。

世界再大,知音总是有的。

不过,貌似一般不是找来的,

而是兀自弹琴,引来的。

孔雀羽毛

彭立昭

人说知音知己最难觅,此言在棋牌桌上尽显哲理。

周末,我常去文教中心下棋。有时练习,有时比赛,有时和棋友组队去参加比赛。文教中心依山朝南而建,弥漫着一股自然古韵。棋友多半是退休老师,相互之间也很熟悉。有一个经常来,大家叫他老董,是一位退休的园丁,他养的几只孔雀是校园里一道美丽风景线,曾被电视台报道过。每次来棋室,他基本当看客,沏过茶就在各棋桌转,看到有点意思的棋,就驻足看一会儿,有的时候,还要不露声色地支个招。

有一次,文教中心来了位神秘高手,说专门来找老董下棋的。我们纷纷撂下自己的对局,过来观战了。

“不猜先了,你拿黑子吧!”老董局气。没想到对方第一手棋竟然是将黑子放到了棋盘的中央——围棋盘上的天元。“下五子棋吗?”我很纳闷,因为很少有人第一手棋这么走的。

老董抬眼看了一眼对方,将一颗白子优雅地放到了靠近自己这边右下的星位。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对方这第二手棋跟着老董这子挂了一手。接着,老谷把四个角的星位占满,对方则都是跟着挂。

“观棋不语真君子。”我们看得懂,这棋只有老董的布局,对方根本就没有布局。老董把星位占满,接着就在自己这边的右下角开始占角,“金角银边草肚皮”,这下老董和对方在棋盘上的绞杀才真正开始。

我跟老董下过棋,知道他的这一套“悠闲的摆定式”特厉害。听大伙说过,老董的棋属于无师自通的那种,《死活大全》《手筋大全》《官子大全》等围棋书几乎快翻烂了。

棋下着下着,老董一步,对方一步,围观者中几位水平高的人就看出来了,老董在使他那屡试不爽的“大骗招”了,那骗招如果走完,棋盘上将摆满四分之一的黑白子,骗招过后输赢即定。老董的骗招还没有使完,几十手棋下过,大家发现,使骗招的老董,却下得越来越凝重了。他开始抬头看对方的眼睛,那茫然的眼神,让老董摸不清棋路。

一个角部的战斗结束,当我们期待他们走第二个角部的时候,老董竟然把棋推了。推是棋局认输的一种。

“再来一盘?如何?”老董自己觉得,刚才贸然使了些骗招,中规中矩地下,这棋还是有胜算的。但没有想到的是,那天的棋,老董就没有赢过,输了,且输得一败涂地。我们都不敢看老董的眼神,棋盘上的棋子一推,大家就都散了,怕老董难堪,老董在棋社从来就没输过这般的惨。

“我服输……”老董像忽然间找到了知音,很想与对方深交,拉起他去了隔壁茶室,他想和对方盘盘道,套问对方的棋艺何来……

自此,老董每次来文教中心,沏过茶就不再悠闲地转了,专等那高手来。可是等了几天了,老董一次也没有等来。又过去了三个月,还是没来,老董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再后来,我们便再也没有见着老董了。

每次去文教中心,看到棋桌上摆放着老董留下的那几根美丽的孔雀羽毛,晃若隔世。这些羽毛,难道是他烂熟于心的《官子谱》的一部分,也许他会时常来这儿看看它……

坍塌的戏台

李雄峰

上个月,又回了趟宣化烟筒山给父亲扫扫墓,与往年不同,这次带上了儿子。他是第一次去那里,因为我跟他说过太多自己儿时曾经留在这里的美好,父亲更是把一生的美好都留在了这里……也许他能感受的到呢。

从那条曾经熟悉的山沟来到那片熟悉的矿山职工宿舍区,与上一次来相比,这个山村显得更加的荒凉了。那年来的时候,车子还能开到宿舍区的跟前儿,可这次来,已经让荒草覆盖得找不到路了。只好徒步走到一排排早就没有人住的房子前,第一排最东头儿便是我儿时住过的家。眼前的丛生的荒草、窗棱上不满的蛛网并没有影响我的兴致,儿时的很多场景又浮现在眼前,我眉飞色舞絮絮叨叨地给儿子讲着往事。不过,显然,眼前的破败与死寂让他大失所望,这与我曾经给他讲的青山环抱、炊烟袅袅、鸟鸣人笑完全对不上,却又不停地用手机拍着照片——毕竟,长这么大,他也许是头一次看到这样景象:“怎么就荒废成这个样儿了呢……”

从东头儿走到西头儿,我又见到了那座“大戏台”。只不过,几乎都塌完了。儿子独自去瞎转悠去了,眼前的不堪于他而言,都是一样的,只是实物不同而已。而我却独自站在“大戏台”前,看了很久很久。

这“大戏台”用现在的话讲,那就是这个小山村“地标”,听老人们讲,有点年头了。尽管所有人都叫它“大戏台”,可是,在我的印象里,至少我没有看到在戏台上演过戏,倒是戏台边上竖起的高高的电线杆子上的大喇叭里,时不时地放出高亢嘹亮的河北梆子。不过,戏台上,还是有“主角”的,那就是我们这伙小孩子——放假的时候,我从北京来到烟筒山,和小伙伴们除了满山跑,就是在戏台上玩“自编自导自演”的游戏,现在一想,纯原创。

戏台边上是一片大空场,有时候会放露天电影。可我们这群孩子,不愿意挤在人群里,个儿矮不得看,还不能说话影响别人,所以就都聚在戏台上,远远地看着那些黑白老电影,七嘴八舌地做着“影评”。没有电影看的日子,傍晚,我们会点起一堆儿蒿草驱蚊,然后坐在戏台边沿儿上,天南地北地聊着。甚至还聊起了于家小妹秀芝长大了要和我成亲的事情(其实她比我还大两三岁呢),毕竟两家的姐姐曾经这么说过。大家都笑了,弄得我们俩都特害羞。后来,播电视剧《霍元甲》的时候,里边有个叫秀芝的姑娘,总会让我想起这段往事……

如今,戏台上除了因坍塌而散落满地的碎木灰石外,就是野蛮生长的杂草与野花,像是填补着早已没了“主角”空落,又像是装点着自己的回忆。时光如戏台顶上的泥土、草席,随风而逝,而那铭刻在心的美好,犹如戏台的基座一般永远都矗立在那,不曾坍塌。

两个故事,两段往事:

一个戏台塌了,一个人没了。

但翻翻记忆,都在呢。

没有影像记录的,

父亲娓娓道来,儿子倾心而听;

有影像记录的,

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无声传播。

知音不是荷花,

一般做不到心里有知音,

看谁都是知音,

涉及灵魂相貌的匹配程度。

所以呢,

父子之间,

有DNA 相助,如父如兄;

作者读者之间,

有文字玩味,亦师亦友,

都算天时地利人和吧。

这其中,

知音与距离,远近皆宜。

历久弥新

李岩

方大曾,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看到杨红林的《绥远1936》我才知道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人。

很多博物馆都有资料室,除了文字档案以外,还收藏了大量的图片。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和几个博物馆资料室的管理人员有过交集。杨红林在博物馆主要从事近代史及老照片研究,这些照片从清末至今,记录了中国百年历史。工作之余,他竟写出了几百万字的书,令人惊叹。

2006 年方大曾家人将所珍藏837 幅方大曾拍摄的老照片,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很多人家都藏有老照片,那些过去的生活图片平时就默默地藏在影集里。如果方大曾的家人仅自己收藏老照片,或转为博物馆收藏,那这些记录历史的图片将泯灭在时光中,从此瑶琴弦断。

杨红林作为这些图片的保管者,他没有让这些珍贵的照片沉寂在资料仓库,而是把它一一整理出来,配上文字。于是这些尘封已久的照片重现在我们面前,唤醒了我们对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记忆,同时也让我们认识了方大曾这位仁人志士。

方大曾自小喜欢摄影,无师自通地成了摄影行家。面对风起云涌的中日战争形势,他拿起相机,真实记录了中国军民的抗战。1936 年底日军进攻绥远,方大曾只身北上,深入绥远抗战前线。在持续四十多天的战斗中,他凭借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与毅力,孤身一人,在茫茫荒原上追捉着战火,拍摄了大量纪实照片。七七事变爆发后,方大曾也是第一时间赶赴前线,直到失踪,年仅二十五岁。

以上内容我都是通过《绥远1936》才得知的。这本图文并茂的书告诉我们,曾有过方大曾这样一个人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影像纪录。

人们的记忆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传承下去。自从有了照相机,我们记忆还被图像记录下来。通过这些照片,我们有记忆之前的人和环境便呈现在眼前,比语言和文字更直观。

1996 年我在书店发现一本名为《老照片》的期刊,这是一本用影像和文字记录国家和个人历史的杂志。我非常喜欢这本杂志,见到便买回阅读,之后动了投稿的心思。

我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不多,他的经历我知之甚少。父亲英年早逝,幸好他留下了一些旧日照片,我才能从这些照片中直观地了解到他的生活瞬间。第八十八期的《老照片》刊用了我投的稿件。

费孝通先生说: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很多记忆就是通过老照片存留的,是照片把过去变成看得到的影像。而那些随着时光变黄变旧的照片,成为我们生活经历的见证。对过去岁月的记忆让人思绪满怀,回忆的是过去,却能影响现在的心情。

扫码订阅《北广人物》周刊

猜你喜欢

口琴戏台知音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知音
戏台送到家门口
狸猫戏台
吹着口琴适合一个人坐在溪旁
山水知音
又见口琴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
山西古戏台掠影
“赵”字与《拍掌知音》的成书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