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发育迟缓患儿各能区发育水平的改善效果

2020-11-03钱贤挺

康颐 2020年8期

钱贤挺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发育迟缓患儿各能区发育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50例发育迟缓患儿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2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应用早期康复训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发育商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育迟缓患儿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有效改善发育水平,提高康复有效率,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发育商;发育迟缓

【中圖分类号】R7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智力障碍发育迟缓为儿科常见疾病,其中智力发育障碍表示治理水平比同龄正常儿童更低,且社会适应较为困难,5岁以上儿童为智力障碍,5岁以下儿童为发育迟缓[1]。研究指出,发育迟缓患儿应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可促进生长发育。本文将以近一年(2019年4月-2020年4月)50例患儿为对象,探究早期康复训练干预的应用价值,详细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50例发育迟缓患儿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25例。参照组,男患儿共11例,女患儿共14例;年龄为1-4岁,年龄平均值是(2.86±1.19)岁。研究组,男患儿共12例,女患儿共13例;年龄为1-5岁,年龄平均值是(2.78±1.2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水疗、运动疗法、针灸疗法、小脑电刺激疗法等,其中水疗每次15min,5次/周;电脑电刺激疗法5次/周;运动疗法是使用手技运动实施平衡力、肌肉等训练,5次/周;针灸疗法5次/周;

研究组应用早期康复训练:在参照组训练基础上实施以下训练:(1)心理护理:与患儿家属沟通和交流,态度亲切,拉近彼此间距离,获取信任,确保其能够保持乐观心理,将负性情绪消除。积极与患儿互动,给予患儿鼓励与关爱,通过播放动画片、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消除恐惧心理,采用抚摸等肢体语言与患儿交流,缓解负性情绪。(2)健康教育: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讲述疾病知识,其中包括疾病机制、病因、临床症状、危害和治疗机制及作用等,提升患者家属的认知能力。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每项治疗操作前,都需介绍操作过程,以及配合要点,并且最好能赢得家属的配合。(3)康复锻炼:(1)注意力训练:利用带有鲜艳颜色及声音的教具或实物,进行视、听、触觉注意训练。(2)交流态度训练:利用对视游戏、互动游戏完成训练目标,注意与患儿保持眼神接触和微笑,并及时给予鼓励。(3)构音器官运动训练:①呼吸训练②唇舌感知和运动促进:冰块摩擦面部、唇;唇的张合、闭合、前突、缩回,舌的前伸、后缩、上举、左右摆动等运动训练。

1.3 观察指标

测量两组患者的发育商评分,随后,评估康复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其中语言表达、理解能力达到同龄儿童水平,即为显效;语言表达、理解能力明显提高,且为15分以上,即为有效;不满足以上情况,即为无效。

2 结果

2.1 发育商比较

参照组25例患者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护理前的发育商评分是(46.23±5.56),护理后是(38.95±3.41);研究组25例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前的发育商评分是(46.18±5.32),护理后是(35.92±3.92)。研究组护理后发育商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T=5.7567)。

2.2 康复有效率比较

参照组25例患者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显效患者共11例,占比44.00%;有效患者共8例,占比32.00%,无效患者共6例,占比24.00%,有效率是76.00%。

研究组25例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显效患者共14例,占比56.00%;有效患者共10例,占比40.00%,无效患者共1例,占比4.00%,有效率是96.00%。

研究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73)。

3 讨论

发育迟缓患儿治疗过程中,早期筛查与早期干预十分重要,有助于促进儿童发育[2]。对于发育迟缓患儿,通过筛查可发现其发育问题与环境问题,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干预[3]。当前,发育迟缓患儿无针对性治疗方案,但病因诊断在疾病治疗和预后、同胞再发危险、残疾预防、家庭风险咨询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4]。研究指出,发育迟缓患儿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生长发育,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恢复[4]。本次研究中,参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即采用理疗、针刺治疗等方式,研究组应用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后发育商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早期康复训练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在早期康复训练中,采用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帮助患儿家属树立信心,改善不良情绪,确保患儿积极参与疾病治疗;同时,加强康复训练,强化患儿的语言、感知等能力,弥补传统治疗中所存在的不足,增强感受力、观察力,鼓励患儿模仿发音,由家属给予家庭训练,有效改善预后效果[5]。

综上所述,发育迟缓患儿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有效改善发育水平,提高康复有效率,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王思佳.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4):11.

[2]黄杨.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1):101.

[3]张秀英,吴伟冰.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各发育能区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8):81,97.

[4]孙薇薇,米雪.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功能及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9):972-974.

[5]王晓晖.发育迟缓患儿早期认知言语康复训练的护理策略[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