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2020-11-03欧海涛,刘治红

康颐 2020年8期
关键词:采集血常规血液

欧海涛,刘治红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之间入我院检验科施行血常规检验的人员27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135例)于手指部位采集末梢血液,观察组(135例)于前臂手肿正中采集静脉血液。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对血细胞各项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在HCT、WBC、Hb、RBC、PLT的血细胞参数方面,指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手指末梢血液而言,采集静脉血液实施血常规检验,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采集;血常规;检验;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当人们出现发烧、腹泻腹痛、皮肤有淤血等任何一项症状时,医生往往建议进行血常规检验。这足以证明,血常规检查已经成为临床中较为基础的检查项目,医师可以通过血液情况的反馈,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分析起是否存在贫血、病毒感染等血液性疾病[1]。值得注意的是,末梢采血、静脉采血等不同采血方法与检验结果的稳定及准确密切相关。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以上两种采血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随机择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的时间范围内入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人员270例为研究对象。具体情况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检验科中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人次中随机择取270例为实验对象,检验时间分布在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之间。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对所有研究对象施行分组干预,1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中,有男性人数69例,女性人数66例;年龄指标最大值66岁,最小值18岁,平均年龄为(43.85±10.03)岁;检验原因:73例因身体各项疾病须进行血常规检验,占比54.07%。62例为健康体检人员,占比45.93%。1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中,有男性人数70例,女性人数65例;年龄指标最大值68岁,最小值17岁,平均年龄为(43.73±10.01)岁;检验原因:71例因身体各项疾病须进行血常规检验,占比52.59%。64例为健康体检人员,占比47.41%。本实验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的情况下实施,研究对象对实验对象表示自愿同意。两组基线资料中的数据经差异分析后,性别、年龄等未存在显著性(P>0.05),值得研究探讨。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同一采血人员下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对照组择取手指处采集末梢血液,措施如下:在选定采集血液的手指后,利用酒精棉球对采集区域进行常规消毒。随后,实施采血针扎指处理,轻轻刮出血液置入专门的抗凝真空管中,血液采集剂量为180ul。观察组实施静脉血液采集,提醒受检人员保持坐姿,对抽血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捆绑止血带,于受检人员的前臂手肘的正中部位入针,进行静脉血液的采集,采血量约为2ml,利用抗凝真空管进行血液存放,适度摇晃均匀[2]。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均应用迈瑞BC-68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生产企业: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分析。该仪器每日室内质控在控,每年校准均为合格,每年两次参与省级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成绩均为合格。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血液标本的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在血细胞参数如HCT、WBC、Hb、RBC、PLT等方面的差异[3]。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的差异分析均择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研究方式为T检验,以均值(x±s)表示。P<0.05时,代表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根据结果显示,于手指部位采取末梢血液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对照组,其血细胞参数HCT、WBC、Hb、RBC、PLT的指标均低于实施静脉血液采集的观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作为临床中极为常见的检查项目,血常规检验已成为人体疾病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血常规检验结果受主客观等诸多因素影响,稍不注意即会影响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导致部分疾病未得到及时诊治,危害人体生命安全。一般而言,血常规检验的常见采血方法为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由于末梢血液的采集对受检人员造成的疼痛感较轻,能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加之操作简单,成为血常规检验的常用采血方法。但经实践证明,因末梢采血的出血量少、出血速度较慢等因素,其结果的准确性不甚理想[4]。加之其在标本分析时,多采用低档次仪器人工操作,对最终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而静脉血液的采集,出血量能够满足临床采血需求,且血液受外界物质的干扰较少,血液纯度高,经高档次仪器自动操作后检测出来的血细胞参数,能够更稳定准确的显示和反映患者的血液实况,对医师判断疾病类型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显著参考性[5]。本文结果表明,实施静脉血液采集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观察组,血细胞各项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由此证明,临床中在对人们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尽量选择采集静脉血液施行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较高,更能真实反馈受检人员的身体情况,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靳丽亚.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7,4(19):334.

[2]邱双成,黄少兴,曾耀.血常规检验中进行末梢血检验与静脉血检验的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2):92-94.

[3]罗真,孙丽艳.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1):32.

[4]多杰扎西.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6):163-164.

[5]吳美亚.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2):149-150.

猜你喜欢

采集血常规血液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液透析中风险护理的应用探索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市政工程档案采集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浅析微量物证的采集和包装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浅谈生物公司脐带血采集业务的收入及税金核算方法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