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对肩袖损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11-03胡孝平

康颐 2020年8期
关键词:个性化疗效

胡孝平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对肩袖损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肩袖损伤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并平均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每组各25例,比照组给予常规康复锻炼方案,研究组则给予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比照组相比,研究组各项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肩袖损伤老年患者展开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关键词】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肩袖损伤;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在临床中,肩关节病变患者中有17%-41%的患者为肩袖损伤。肩关节疼痛为该病主要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肩关节内旋以及外旋障碍等。目前在临床中,主要利用关节镜对肩袖损伤展开修复。有研究显示,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其康复锻炼对其肩关节功能水平存在极大的决定性作用[1]。本文旨在探讨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对肩袖损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肩袖损伤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并平均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比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2:13,年龄介于65-88周岁,平均(76.52±1.25)周岁;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11:14,年龄介于64-88周岁,平均(76.22±1.22)周岁。在年龄等方面,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分析意义(P>0.05),符合对比要求。纳入标准:均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相关协议。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晰者。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比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锻炼方案。

研究组患者则给予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主要将康复训练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训练时长依患者身体情况而定。具体为:(1)保护性康复训练:该康复训练时间为手术结束后1-6周左右。①协助患者在其可耐受的程度内进行活动练习。②指导患者与地面保持平行并弯腰,使用其健侧手将其患肢托住开展前后左右的摆动,之后交替进行顺时针以及逆时针划圈。③每天进行三次主动练习,如握手以及屈伸腕等,每次连续练习15次左右即可。④主动助力关节活动度训练,训练内容有外展以及外旋等。⑤待训练14天后拆线并指导患者进行肩部外展以及外旋等训练,在训练期间还需对疼痛部位进行冷敷,每天3-6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即可。(2)增强肌力康复训练:该训练在手术结束后7-12周左右。①指导患者开展肩梯以及滑轮练习。②在该训练阶段将主动助力关节活动度训练的范围进行扩大。③指导患者进行肩部肌肉练习。(3)运动功能恢复训练:该训练时间为手术结束13周后。这时患者肩袖基本已处于愈合状态,痛感也基本完全消失,因此则需要强化患者肩部力量,不断使其对神经肌肉的控制力加以改善。①指导患者利用桌子等全方位对其肩关节囊展开牵拉,每天牵拉三次,每次进行20个即可,牵拉时间在10-20s之间。②全方位对患者进行力量训练。③主动助力关节活动度训练,并将训练范围继续进行扩大。④指导患者展开等速肌肉训练。(4)恢复活动期:该训练需持续6-12个月,需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其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可先进行一些具有娱乐性质的体育活动,如游泳以及球类等,之后逐渐增加练习力度,如柔韧性练习以及力量训练等,但需要叮嘱患者严禁参与竞技体育类运动。

1.3观察指标

利用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对两组患者手术结束一年后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内容为功能(10分)、疼痛(10分)、前屈肌力(5分)、前屈角度(5分)以及滿意度(5分)。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软件包(SPSS21.0)对文中数据处理并分析,计量资料选用(x±s)表示,t检验结果,当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分析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与比照组相比,研究组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肩关节活动度较大,但其内在稳定性较低,而肩袖则可以提供给肩关节极佳的内在稳定性以及较为精确的空间位置控制能力。在肩袖中,冈上肌为肩部四周力量较为集中的交叉点,因此其极易受到损伤[2]。肩袖肌肉若处于瘫痪状态,便会致使患者肩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临床中主要采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治疗。除了肩袖损伤会对患者肩关节结构以及功能产生一定的损伤外,在修复患者受损部位时也极易导致其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组织水肿或者炎症反应等[3-4],此外在修复中所产生的瘢痕等均有可能影响到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进程,且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各项功能均呈现出不同的衰退现象以及术后恢复速度较慢,因此肩袖受到损伤的老年患者更加需要进行合理且有效的康复锻炼,从而促进其肩关节功能加快恢复速度。本研究中,对研究组给予相应的个性化康复锻炼,其肩关节各项指标均高于给予常规康复锻炼的比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选用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对肩袖损伤老年患者展开康复训练,其训练效果极佳,可有效使患者肩关节功能有所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琦,刘云.本体感觉训练方式在肩袖损伤修补术后康复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20,35(8):433-436.

[2]沈剑增,凌义龙,陈剑磨,等.关节镜下同期处理冻结肩合并肩袖损伤对肌力及活动度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20,22(7):1023-1027.

[3]白真.电针联合康复锻炼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20,7(10):32-33.

[4]陈雪琴.分阶段康复锻炼法在创伤性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15):154-155.

猜你喜欢

个性化疗效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同桌宝贝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