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病科静脉输液常用药物配伍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2020-11-03朱威丽,李欢欢,戴诗婷

康颐 2020年8期

朱威丽,李欢欢,戴诗婷

【摘要】目的:探讨肝病科常用药物静脉输液配伍的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结合临床静脉输液存在的问题和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肝病科常用药物的配伍性和不安全因素,从常用药物的给药途径、溶剂选择、配伍反应、配伍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给药速度、联合用药等。结果: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掌握科室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合理使用药物说明书,重视液体输入顺序,观察转移药物与患者主观感受的配伍反应,规范剂量,注意配伍,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结论:输液风险贯穿于静脉输液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护理人员确保静脉输液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常用药物配伍;肝病科静脉输液;临床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静脉输液是我国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据调查,静脉输液占我国全部用药的44.5%以上。90%以上的住院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输液。近年来,临床用药品种不断更新,静脉药物配伍日趋复杂,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结合静脉给药的特点,分析肝病患者常见静脉给药配伍的不安全因素,总结实施对策,为临床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

1 药物配伍中常见不安全因素实例及原因分析

1.1渠道选择不合理

前列地尔注射液、临床输液不良反应多见。张燕等在研究发现,在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时,静脉炎的發生率为6.67%,明显低于0.9%氯化钠注射液直接静脉滴注(静脉炎发生率为46.67%)。陈雪飞指出,用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与等量前列地尔注射液稀释,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26%。但考虑到肝病患者尤其是腹水患者的摄水量有限,应缓慢静脉滴注10μg和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0-30滴/min,患者主观不适症状减轻,医院满意度提高。

1.2溶剂选择不合理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和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张文华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奥美拉唑钠水溶液的稳定性受pH值、重金属离子、氧化物等因素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因此,该药应溶于100毫升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15分钟。此外,研究发现:泮托拉唑钠、奥美拉唑钠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氨基甲苯酸在输液管内接触,墨菲锅呈乳白色浑浊,有配伍反应。

1.3溶剂用量不足

注射用琥珀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冻干粉针需要在专用溶剂中溶解。溶剂不足会导致恶心和不适。

1.4不合理用药剂量

注射用鸟氨酸钠的浓度不得超过0.5%,也不得超过0.5%。偶尔,医务人员不能合理用药,医嘱剂量过大,浓度增高,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和静脉炎。

1.5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2-8℃保存。配制溶液时,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输液时,应保持溶液清洁,用适量葡萄糖溶液冲洗药物间的连接处。结果表明,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复方氨基酸、丹参、氨甲环酸不相容,存在不同程度的浑浊和沉淀反应。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在提取过程中杂质不能完全去除。药液中有色素、淀粉、蛋白质等成分以胶体的形式存在。这些杂质本身就是过敏性物质。与输液配伍后,由于其他物质的干扰,高浓度、高pH值会析出不溶性颗粒,输液反应发生率高。

2 护理对策

2.1护士对常用药物的知晓率较低

护理人员面临着药品种类繁多、临床工作量大、人力资源相对紧张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些护理用药缺陷。根据美国科学院医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在美国,在所有的医疗错误中,药物是被使用的错误是最常见的,34%来自护士。主要原因是护士对药物和病人的了解不够。刘改红等提到ICU护理人员血管活性药物知识得分为(73.6±5.7),胡艳星等。指出普外科护士对常用化疗药物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58.93±7.65)。护士对常用药物的知晓率较低。

2.2合理使用药品说明书,规范液体配制和输液过程管理

说明书不仅是护士获取涉毒知识的直接信息来源,也是患者及其家属检查护士用药安全性的依据。因此,在静脉给药前,医务人员应认真查阅说明书,熟悉药品性质及配伍禁忌;使用新药时,应详细了解注意事项,做好说明书的规范使用。同时,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八个方面:(1)输液卡上应明确标明不相容药物,并采用间隔输入。(2)为避免配伍反应,药物稀释时应选择适当、充足的溶剂。(3)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科学合理,尽可能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4)应立即制备并使用溶液,以防止因配置时间过长而导致稳定性下降而导致沉淀或变色。(5)换药时不要忽视输液管的不相容性。在有配伍反应的药物转移过程中,用适量0.9%生理盐水冲洗试管,20ml为宜。(6)有过敏体质或有输血反应史者,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有过敏史者慎用或慎用。(7) 输液开始后30分钟内,护理人员应加强检查,观察皮肤变化、输液速度和患者用药感受,并要求输液后卧床休息30分钟,避免个别患者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

3 结论

保证用药安全是疾病治疗的基础。肝病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比例在95%以上。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输液量会增加。当在某一时间向病人输入多组液体时,要保证输入的准确性,更要注意其规范性。输液风险贯穿于静脉输液过程的各个环节,保证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对护理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旭东,黎宝珍,林海,唐友明.探讨以问题为向导的教学模式结合情景模拟在肝病科临床带教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学,2020,11(15):18-19.

[2]赵艳,朱礼尧,张睿,苏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03):329-332+337.

[3]凌琪华,郑月琪,陈建杰,乐敏,时桢,徐黎,陈逸云,卓蕴慧,商斌仪.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FGF19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S1):41-43.

[4]许丽红,李静,李粉香,郭小利.肝病科静脉输液常用药物配伍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0):169-170.

[5]张采红,赵志红,冯小涛.心血管内科联合用药过程中药物配伍反应问题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0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