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力衰竭离我们有多远

2020-11-03刘书玲

康颐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衰心脏病心脏

刘书玲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01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心脏疾病之一,这种疾病的致死率也比较高,我们都知道心衰这种疾病不好治,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对其并不重视,总是认为离心力衰竭这种疾病比较远。有人谈“衰”色变,对心力衰竭过分在意,有的人根本不了解这种疾病。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到底真正了解过心力衰竭吗?心衰离我们有多远呢?要对其如何进行预防?

为了加强人们对心力衰竭的了解,对这种疾病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它主要就是指各种心脏结构和功能性疾病,所导致的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受损,在这个时候,我们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的代谢需要,进而引起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症状为呼吸困难、体液潴留和运动耐受性降低等。特别是本身就有心脏病的患者,非常的容易发生心力衰竭这种疾病。因此,为了对其进行更有效地预防,要对心力衰竭的特点进行分析。

1 心力衰竭到底能不能治好?

平时不注意,老了以后就会出现心力衰竭,如果不加强对这种疾病的控制,不仅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我们晚年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那么心力衰竭主要表现都有哪些呢?美国心脏病学者对心力衰竭进行了研究,主要将心脏病从未发生到终末期进行了危险分层,大体上分为A、B、C、D四个时期。

在A期患者没有发病,仅仅是存在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到了B期,患者在进行做检查的时候会出现结构性异常,但是这个时候患者并察觉不到症状。

但是,在C期,已有基础结构性心脏病,既往或目前相关症状就比较明显了,如心力衰竭患者在与同龄人走路的时候,往往会跟不上别人,以前可以轻松上好几层楼,但是如今却连三层都却爬不了。

到D期的时候,经严格优化内科治疗,患者即使不活动也会出现急喘等现象。

由于心力衰竭在早期的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一般不会及时发现这种疾病,在对其进行诊断的时候,也非常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心力衰竭是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的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当各种心脏病进展到严重的状态就会出现心力衰竭。

虽然在我国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其死亡率依旧比其他心血管疾病要高。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心力衰竭患者在诊断后的4年死亡率已经达到了50%,这也就说明心力衰竭会严重我们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中国每100个人中,就会有2心力衰竭患者,这说明心力衰竭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一定要加强对这种疾病的预防。在对这种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它主要是由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疾病的發病率也会增加。

2 心力衰竭离我们远吗?

首先要清楚心衰大部分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发展而来,如果一旦患了心力衰竭这种疾病,劳动耐力和生活质量都会不断下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消极心理,寿命也会对大大缩短。但是,由于人们缺乏对心力衰竭这种疾病的认识,在平时的生活中对这种疾病并不够重视,总是认为自己离心力衰竭还比较远,真的是这样吗?

在平时的生活中,会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这个时候除了要加强对心力衰竭的重视,还要定期进行检查。在对心力衰竭的特点进行研究时,部分医学人员发现它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病种,冠心病和高血压等都是这种的疾病主要病因。尤其是心脏本身就不好地患者,一定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服用药物。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也要加强对心力衰竭这种疾病的重视,如果一旦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同时,如果您本身还有风湿病史和心肌病史,更要去医院进行一个全面的心脏检查,在日常的生活一定注意心衰的发作。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心力衰竭都是上述因素所引起的,肺部感染也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因素,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除了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体力,还要注意天气的变化,从而加强对心力衰竭的预防力度。

3 如果发生了心力衰竭我们要怎么办呢?

心力衰竭这种疾病虽然非常的可怕,并且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自我管理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它能在控制基础疾病病情的同时,有效预防心衰地复发。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患者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规律服药,也就是当自己没有出现相关症状的时候也要服药。这主要是因为心衰是慢性病,目前临床上现有的治疗方式不能对心力衰竭进行根治,要想保证自己完全恢复正常,就要按照相关的要求规律服用药物。如果擅自停药,会导致心力衰竭再次发生。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在对已经出现结构性变化的心衰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对病情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不断降低患者的发病率。相关的医护人员还要告知患者每天观察自己的变化,并且将其记录,还要在每天早上称重,加强对自己体重的控制。如果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症状恶化,要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调整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心力衰竭患者还要减少盐的摄入,控制其摄入量在3~5克,不要吃罐装和瓶装食品,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较高的盐分,如果长时间服用这种食物,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再发。可以食用新鲜食物和新鲜冷冻的食物,不要摄入过多的水分,避免对自己身体的影响。

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不要过于担心,积极面对治疗,加强对心力衰竭这种疾病地有效控制。

此外,如果处于心衰初期,没有出现心脏结构变化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血压和血糖水平地控制,减少发病因素,不断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质量,加强预防力度。

总而言之,心力衰竭这种疾病就在我们身边,如果不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它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为了避免心力衰竭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饮食,积极锻炼,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自己的体重,定期进行体检,从而对心力衰竭进行更加有效地预防。

猜你喜欢

心衰心脏病心脏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诊断分析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久坐看电视很“伤心”
山西省心衰中心联盟在并成立
心脏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Smog in Los Angeles
交通堵塞引发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