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检验分析前的注意事项及质量保证问题

2020-11-03罗明娅

康颐 2020年8期
关键词:准确性标本医学

罗明娅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01

近几年医学检验诊断技术变得越来越先进,且越来越多先进的检验仪器在现代化临床实验室中得到了应用,因此自然也就对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保障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变得更高。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作为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做好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工作能够为后期确保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是检验质量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是医学检验工作的重要目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中对分析前阶段定义是:根据时间顺序来看,分析前阶段一般是从临床医师的申请方面开始,其中具体包括这几项:患者准备、检验要求、原始样本采集等,一直到检验分析过程开始作为截点。

1 患者准备

患者作为医学检验的重点对象以及重要参与者,医学检验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患者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从而确保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检验分析工作开始前,医生需要同患者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询问,耐心检查患者的生理状况,就医学检验前所需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提醒,从而保证患者严格遵循检验需求,积极配合,保证检验工作顺利展开。

1.1患者饮食准备方面

根据相关研究得知,餐后人体内血糖水平会上升15%,体内甘油三酯含量上升50%,因此患者在接受生化指标检测前,如酶类、蛋白质、脂肪等,需要注意在检测前8小时内尽量少食用肉类以及含油胡萝卜、叶绿素、高脂肪等食物,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选择禁食。另外,若不是特殊患者或者急诊患者,患者采血前12小时最好禁食,从而避免由于餐后血脂、血糖水平上升对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干扰。不过还需注意的是禁食时间不可过长避免血脂、血糖水平过低。

1.2运动准备方面

检验前,若患者运动过渡会导致身体细胞耗氧量偏高,身体指标与正常情况下指标之间会存在明显差异,此时不建议患者接受体检。因此,在检验之前患者最好需要保持安静状态。

1.3药物准备

当人体中有药物进入之后,这些药物分子会随着血液向全身各个组织部位转移,所以检验样本中也会有药物分子的存在,且样本中的药物成分很容易與试剂之间发生反应,进而会影响到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比如维生素C具有氧化还原作用,检验之前,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服用此类药物。医生也需要考虑到患者服用药物后可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1.4体位准备

根据相关报道,在接受检验之前,患者处于卧位状态下明显要比直立状态下血浆总量多,其原因可能是,体位从立位—坐位—卧位等状态,血浆量逐渐增加,血液也会逐渐被稀释,因此势必也会对各参数检测结果值产生影响。临床上在对患者血液标本采集时,应该让患者保持坐位或者卧位。

2 正确采集标本

2.1选择正确的采集时间

由于人体血液中部分化学成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特征,因此在对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尽可能选择采集时间在上午8:00之前,且采集前患者尽可能保持空腹状态。对尿液标本采集时,应该取患者留晨起第一次所排出的尿液,这样所取出来的尿液可有效保障其中的成分稳定性,且尿液有形成分的完整性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便于检验人员通过尿液来发现出其中的病理成分。

2.2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标本

比如,患者的大便应该取其血液、粘液部分;在采集痰液时避免将唾液混入其中;采集血液样本时避免患者的组织液混合进来;要避开瘢痕、溃疡以及红肿等部位对患者进行穿刺;抽血过程中防止对患者压脉时间过长,回血后需要及时松开。

2.3样品采集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在采集样品时,需要严格根据相关操作规程执行:确保合理使用防腐剂和抗凝剂,避免标本发生溶血和污染现象,若标本发生溶血会导致其中血钾水平偏高。标本采集尽量要避免在输液同侧进行。需要将止血带的压迫时间控制在0.5min以内,控制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血液浓缩或者淤血现象发生。在对患者抽血时,尽量防止泡沫的出现,否则容易发生溶血情况,而溶血标本则会进一步降低血红细胞计数,并且也会对血液生化指标带来影响。抽出血液后,需要对其缓慢摇动,从而使得抗凝剂和血液混合均匀,避免血液出现凝固现象。当血液采集量符合标准定容后,需要将静脉针拔出来,将真空血管来回晃动5次,且在晃动过程中为了防止溶血情况出现晃动用力要适宜。

3 标本的传送

在对样品送检时尤其对于血液标本,存储和运输时间越短越好,必须要采集完成后第一时间进行检验,这样有利于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标本运送过程中,需要对其严格保管,并予以防漏、防污染以及密闭等处理措施。遇到高温的夏季或者低温的冬季,应该对样品做好防蒸发、保温等处理工作。如果需要对标本进行长距离运送,那么则需对标本进行预处理,且在标本运送途中一定要做好安全保障措施。为了确保所传送的标本与临床检验需求相符合,标本离体后,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环境下对其保存。标本传送人员需要熟悉掌握各种标本的保存条件以及传送环境。通过利用一些介质或者载体等,从而确保样本能够顺利送达检验部门。对于部分生物危机标本,在分装时一定要做好防止传染工作。

4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相互沟通

检验医生首先应该对检验的临床意义、对疾病的针对性以及内容等充分了解,临床医师只有在留取到患者高质量标本、开具出完整的申请单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所有检验工作顺利进行。护理方面,采血方面也需要严格依照护理规程执行,采集标本前一定要做好“三查七对”等工作。化验申请单需要中相关信息一定要完善,比如:性别、姓名、临床诊断、检验项目、申请时间、病床号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若患者有其他特殊疾病或者未能书写完整者,需要及时和临床医师沟通。然后将正确的标本送往检验科。最后,就检验结果所存在的异常信息,检验科人员需要及时反馈相互沟通。

猜你喜欢

准确性标本医学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评估
Task 1
留在现场的血型标本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介入治疗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
谈书法作品的完整性与用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