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规则在多媒体课件中的运用
2020-11-03杜艳丽国煜
杜艳丽 国煜
摘要:怎样的课件才是一个优秀的课件呢?课件讲究的是实用,在实用的基础上,利用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才是课件的本来要义。要想积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要求课件具有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
关键词:课件;形式;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渐渐走入寻常课堂。而作为多媒体教学的代表或者称其主角的课件,自然也就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各种评比接接踵而至,优秀课件不断涌现,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那么,怎样的课件才是一个优秀的课件呢?其实,一个课件的好坏,笔者认为不是看这个课件是用什么工具制成的,也不是看这个课件制作得多么精美,而应主要看课件的内容是否能在教学中便于应用,是否最大化地展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否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有最大的帮助。多媒体课件的美,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的形式不能脱离内容而单独存在,否则,就不会真正引起学生的“感动”;反之,内容也不能离开美的形式,因为人们对美的感受,都是直接从形式开始的。本文仅就形式美规则运用的主要方面进行粗浅的探究。
一、对象与背景要讲究对比调和
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多媒体课件中最基本的关系,无论课件设计得多么精妙,结构多么复杂,人们总是离不开对这对关系的处理。
(一)对象要清晰鲜明,地位突出
对象是多媒体要表达的中心,必须突出其核心地位。这就要求对象与背景在色彩搭配上要有反差,让对象更清晰、更醒目,地位更突出,在整个画面中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有的多媒体课件,为了美观,对象与背景的色彩上非常接近,反差很小,以至于把对象淹没在背景之中;有的把对象设计得很小,在畫面中占的比重很轻,使学生看不清对象;有的则把对象放在边边角角,没有突显出所要表达的中心和主题。因此,遵循形式美规则,首先就要遵循对比规则。对象色彩要鲜艳,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对象形式要优美,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美感;在布局上,对象要占居突出位置,让人很容易就能发现;对象所占画面的比例要恰当,让人明确表达的重心。
(二)背景要温和纯静,烘托有效
俗话说,好花还需绿叶配。背景是对象的辅助表达方式,背景要温和纯静,才能烘托对象,产生美感效应。但有的多媒体课件的背景设计得美不胜收,使对象显得暗淡无光;有的背景绚丽多彩,而对象却呆板单调;有的在背景上设计了许多动画,分散了学生对对象的注意力。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背景设计,要服从对象的需要,做到温和纯静,发挥烘托效应。一方面色彩上要温和纯静,不要太亮、太绚丽多彩,否则,对象再亮也会被淹没,背景要尽量用相对单一的偏暗的色彩,有利于突出对象的色彩鲜明;另一方面,背景图案在布局上尽量向下和向两边放置,中上部给对象留出一片空间,突出对象的中心地位;再一方面,背景图案如果能模糊化就尽量模糊化,反衬出对象的清晰和明亮。
(三)对象与背景要协调一致,相得益彰
单纯地从对象或背景角度设计多媒体课件都是不够的,必须两方面结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产生美的效果。有的多媒体课件,为了突出对象,把对象与背景的色彩反差搞得过大,缺少了美感,以至于看上去刺眼,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而有的多媒体课件为了发挥背景的作用,设计得纷繁复杂,反而喧宾夺主。因此,对象与背景的设计运用,在保证对象清晰鲜明的基础上,色彩要协调,风格要一致,布局要均衡,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二、课件流程要讲究节奏韵律
课件不仅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过程,从过程性上表现出审美规则来,就是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节奏美。所谓节奏,是指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而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情调的色彩,便形成韵律。因此,在课件运行过程中,应该遵循节奏韵律的形式美规则。
(一)动静结合
多媒体中的对象要有动有静,有所变化,表现出一种动静互换的节奏感。一方面,这种动与静体现在对象的出现方式上。不论是文字、图片对象,还是音频、视频对象,登台亮相都有一定的方式,特别是文字和图片,本身是静止的对象,亮相一定要有动感,但这种动感要有规律性,才能体现出节奏韵律来。另一方面,这种动与静还体现在对象的显示方式上,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方式要交替使用,而且静止的对象可以流动起来,如一段文字、一串图片可以连续循环出现,而运动的对象可以相对固定下来,如视频对象外围可以加一个外框等。这种动静结合,在课件展示过程中也能较好地显示出节奏韵律。
(二)快慢相宜
对象出现的速度和保持的时间要有长有短。一方面,对象出现的速度要与讲授的语速相吻合,太快了显得不协调,太慢了又会让授课者等待对象出现,打断讲课的思路。因此,对象出现的速度要与整个讲课的节奏相吻合。另一方面,对象保持的时间要长短结合。对象保持的时间主要是根据其重要性和阐述所需要的时间而定。对一些独立性的对象,阐述结束即可撤掉,时间保持相对较短。而对一些重要的对象,特别是联系紧密的对象群体,要尽量在对象群体整体展示出来后再撤掉,这样既可以让听众相互联系、对比地思考每一个对象,又可以对对象群体有一个整体把握,时间保持就相对较长。在对象个体展示过程中,一个个对象的出现,一群群对象的展示,时长时短,时多时少,就像流动的音符,形成优美的韵律节奏。但有的多媒体课件,总是一个个单独出现,保持时间较短,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则总是成群出现,既不能突出重点,又分散注意力,形不成节奏感。所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按照逻辑关系正确划分不同的对象群体,根据掌握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在与整个课件的节奏吻合的情况下,形成对象出现与保持的节奏韵律感。
(三)变化色调
就像音乐要有主旋律一样,课件设计也要有主色调。但课件设计中仅有主色调还不够,还需要根据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变化来。一方面,课件设计要根据主题性质设计出主色调。主色调作为基本色调,必须与主题性质协调一致,特别是背景色,对整个多媒体的衬托起着主导作用,一定要根据主题的性质确定相应的颜色,如喜庆活泼的主题,最好用亮色的主色调;严肃沉重的主题,最好用深色调为主色调。同时,要根据主题性质和清晰度要求确定对象的主色调。主色调之所以称为基调,就是要在整个多媒体运用中保持相对稳定,即在画面中要连续不断地重复使用,产生前后连续紧密的关系,形成和谐的旋律感。另一方面,颜色不能一味不变,要有所变化才能引起注意,产生节奏感。但是,这种变不能破坏整体的和谐,要合情合理地变化,维护整体的协调统一,或者变化颜色的纯度,或者变化颜色的亮度,或者变化背景的图案等,不变的是最基本的色调。如一个课件分为三部分,背景的主色调是蓝色,第一部分可以是深蓝,第二部分可以是浅蓝,第三部分可以是天蓝。这样,三种色调都没有脱离基本色调,但又有所变化,既形成了前后协调的旋律,又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节奏感。若这种变化不在一个色系中进行,虽然更加绚丽多彩,但却容易失掉旋律,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当然,不是说不能使用其他颜色的背景,而是强调表现主题时的主色调。假若是表现主题内部的一些细节,就应该根据具体内容使用不同的背景色。比如,引用名人名言精句,可以根据内容变幻颜色,不但不会破坏主旋律,反而会增强课件的节奏感。
三、结构设计要讲究均衡呼应
多媒体的结构是指多媒体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顺序。按照形式美的规则,结构设计中,课件的各个部分之间都要注意关联,尤其强调均衡与呼应,形成起伏有致、疏密有间的结构美。所谓均衡是指,物体各部分在量上大体相当,与对称相比,均衡在形体上有了变化,但不要求各部分完全一样,而呼应较均衡更为自由,各部分之间不仅形态不同,在量上也有较大差异。
(一)知识逻辑结构要均衡呼应
多媒体是用来传输知识的,知识是多媒体承载的对象,用媒体来表现知识是多媒体设计的根本目的。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首先必须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分解知识内容的层次和类型,明确各个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重点、难点和要点,作为多媒体显示的节点,然后按照内在联系进行有效地连接。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中,节点在各层次中分布要均衡,重点、难点、要点要突出,层次间的转换要清晰,相互间的连接要紧密,反映出内在的逻辑关系。
(二)媒体组合结构要均衡呼应
一方面,媒体分布密度要均衡。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六种媒体要均衡布局于整个多媒体课件中,不要扎堆,不要塞满整个页面,要简洁明快。六种媒体要均匀分配使用,要把握各种媒体的特点,用其所长,不要过分依赖一种媒体。另一方面,媒体使用长度要均衡,不可太长或太短。有的课件,视频和音频的使用过多,占去了很多时间;有的课件文本过长,而表达知识的要点却相对较短,冲淡了知识的逻辑体系。再一方面,信息分配强度要均衡。信息是以一种彼此相关的方式在媒体间动态分配的。每个媒体都承载一定的信息量,而一个信息又可以蕴含在多个媒体中。因此,一个媒体承载的信息量和一个信息需要多少个媒体来表达,都要均衡合理,不能用一个媒体承载过多的信息量,也不能用太多的媒体表达一个信息,要找准媒体和知识信息的结合点。同时,在单位时间内,多媒体传输的信息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分布要均匀。
(三)界面分布结构要均衡呼应
界面是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听众的画面,包括封面、主页、子頁和封底等。每个界面中一般包括窗口、菜单、图标、按钮、对话框和热键等元素。界面设计要求这些元素要均衡。一方面,根据功能和地位摆放各元素的位置。主题位于上中部,主体信息要放置于中上部到底部稍上的大部分区域,标志符号置于上部的两个角,功能键等可放在底部。另一方面,根据性质调整元素的重量。在页面上,多则重,少则轻,大则重,小则轻,暗则重,明则轻。因此,要依据信息性质调整元素的大小、轻重、位置和布局,使整个页面对称均衡,布局稳定。
四、课件整合要讲究多样统一
正如思想家布鲁诺所说:“美就在于整体的多样性。”整体和谐是形式美的高级形式。课件中的媒体包括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六种。多媒体课件就是用这些媒体做演员,进行合理地排列、布局、运动、组接,来演示各种知识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但这种整合,不是简单地拼凑,必须遵循形式美的多样统一规则,使媒体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一)要按照多样统一规则整合各种媒体
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之初,所谓课件往往是文字、图画的简单拼合,界面与插件过于单调呆板,这很容易影响听众的积极性,所以,追求美观成为课件开发者的共识。目前,一些课件制作者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画面背景复杂,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但又违背了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注意力,冲淡了重点和难点。其实,各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如文字媒体简洁明了,精确度高,修改方便,数据量小,但比较抽象;图片媒体形象直观,一目了然,色彩丰富,艺术感染力强,但不能连贯;声音媒体在烘托气氛、渲染情绪、激发联想、强化节奏上有重要作用,但不够直观;视频动画具有形象性、再现性、高效性等多种功能,但存在数据量大、制作困难等不足。多样统一就是要发挥各种媒体的优点,避免各自的不足,相互取长补短,优化组合,形成最佳的整体功能。
(二)要按照多样统一规则整合各种功能
多媒体课件不仅有交互、导航、执行、检索等功能,还有教育、熏陶等功能。如多媒体能创造出和谐、新奇、简明的科学美,直观、生动、形象的艺术美,奇异、多变、神秘的技术美,简约、节省、实用的经济美,适时、动听、贴切的音响美,从而构成快速、优质、高效的教育美,通过美的熏陶使听众思想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因此,课件必须将多媒体的各种功能按照多样统一的规则,既要各项功能兼备,又要整合统一于一体,不能相互矛盾,自我抵消,而要形成整体功能大于各项功能之和的效能。
(三)要按照多样统一规则整合各种理念
多媒体不仅包含教育内容的各种思想、理论、知识等,也包含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不仅包含文、图、声、像等各种媒体信息,也包含人机交互、导航和控制方法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整合各个层面的思想理念于一体,形成统一的内容体系,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因此,多媒体设计,就是要把各种思想理念统一于多媒体一身,形成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都让人信服的科学理论体系。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