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法教学中主题语境创设及语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0-11-03施永琴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实践研究

施永琴

摘要: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不少误区,有些教师还是采用传统语法教学,而有的则矫枉过正,课上不归纳语法规则和现象,仅仅设计交际性任务,导致学生对所学语法项目用法混淆不清。为此,笔者以牛津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6 Birdwatchers语法板块为例,探索语法教学中主题语境创设及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主题语境创设;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目前还存在着几个误区。有些教师还是遵循着原有的传统语法教学模式,课堂上一味不遗余力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解和呈现语法规则,让学生投入题海训练,仅仅注重简单机械操练。对学生来说,由于缺少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法项目的机会,虽然在课堂上听明白了一些规则、现象,但在实际操练中却很难有效地加以灵活运用,他们在潜意识里就感觉语法是枯燥而乏味的,从而导致整个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随着情景交际法的推广和发展,很多教师意识到了过分注重语法教学的弊端,适时改变了原有的以讲解语法为重心的授课模式。但是,一些教师对语法教学的理解不够全面,导致矫枉过正。他们认为,在课程改革后,语法教学不应该再讲解归纳语法规则和内容,在语法课上仅仅设计交际性任务,课堂看似热闹,其实,学生对于所学语法项目的形式、意义和用法理解模糊,在交际运用时混淆不清,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语法教学中积极创设主题语境、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对每位英语教师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以牛津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6 Birdwatchers语法板块——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和宾语补足语的用法教学为例,展开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研究。

二、课例呈现

Step 1:Lead-in(4min)

1.Show the video about the pictur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birds.

2.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ir favourite birds.

课堂导入环节,通过观看鸟的图片、视频以及开放性话题引领,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是什么方面的内容。随着欣赏不同类型的鸟类优美图片、直观生动的视频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用已学知识谈论不同类型的鸟类。这有利于在短时间里有效集中學生的课堂注意力,唤醒学生的课堂求知动机,激发学生的观鸟兴趣和爱鸟之情,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投入课堂活动的热情。而师生之间轻松自由的开放性交流对话,也相应地激活了学生的已知知识体系中与语法项目相关的部分,引出课堂目标语法,为后续的归纳语法规则和自由运用表达,以及交际操练做准备。自然导入新课,引出本课“观鸟”主线,这也是主题语境创设的目的所在。主题语境是一种围绕某个中心话题而创设的学习语言环境,它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和支架,教师要善于运用新授语法规则的特点和单元主题内容创设主题语境,这也符合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应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本着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宗旨,创设最合适的直观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课堂探究活动。

Step 2:Presentation (18min)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plans for birdwatching.

Task 1:Where do the students want to go birdwatching?Ask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 and work out the rule.(We can use “to” infinitive to express purpose.)

Task 2:What do the students want to take while going  birdwatching and why?Ask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 and work out the rule.(We can use “in order (not) to” infinitive to express purpose.)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多次碰到过含有动词不定式的句子,同时,在上一单元的语法板块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用法,对动词不定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动词不定式是英语特有的语言现象,学生受汉语思维的干扰,运用时容易犯语言形式的错误。机械记忆和操练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巩固语言形式,但不利于学生把握目标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并在主题情境中灵活、准确地运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在主题语境设定下,创设符合主题情景的若干子情境,使整体教学内容自然衔接,在主题明确的设定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环节、投入课堂,以期实现高效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同时,通过信息输入,引导学生自主对同类语言现象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从而理解、梳理、归纳新授语法项目其中隐藏的语法规则。而围绕主情境所设置的各个子情境,要注意做到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梯度、有层次地呈现新的语法内容,让设定的每个活动紧紧围绕主话题展开,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主连接已学的语法知识认知,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内化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培养学生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本课设计的任务一就是在“观鸟”主题线下设置相关子情境话题展开讨论,话题真实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把已学的知识有机地联系激活,投入新学。任务二则是在已知内容上的扩展新学,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学生对“in order (not) to”表达目的的语言规则迎刃而解。

Task 3:Who will the students invite to go birdwatching with them? Ask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 and work out the rule.(We can use “to” infinitive as object complements like invite/need/ want and so on.)

Task 4: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some advice about going birdwatching.(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advice and work out the rule. (Focus on some infinitive without “to”.)

杜威认为:“教师不应该注意教材本身,而应该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好的教学必须要能唤起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各种信息,而是获取信息、理解加工信息、内化建构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达到语用目的的过程。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迁移运用的过程,即将一个创设情境中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到一个新的情境。因此,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可以引发思维的经验情境,创设相关的情境活动,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并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提高话题讨论动机的有效参与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活动,融入语境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应语法项目,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优化課堂教学。

“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大量接触语言,还要让他们分析语法结构,反复使用所学会的知识;要为学生提供系统、严格的语法训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全面提高。”在话题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际操练中所含有的语言现象进行自主归纳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经过对语法规则现象的总结,得以理解深化,才能进一步准确灵活地运用该语法项目。在本课设置的课堂环节活动任务三、四中,教师通过创设“邀请谁”这一情境训练invite sb. to do的用法,创设“父母亲朋的叮嘱”情境练习tell /ask/advise sb. to do 以及hear/ see sb. to do sth.用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归纳总结动词不定式作为宾语补足语时带to和不带to的不同用法,顺利实现了知识的运用和迁移。

Step 3:Activity(6min)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different peoples attitude to protect birds.

What can the students see and hear on video?

在主题语境创设中,教师要善于将情境创设和语言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围绕主线话题引领,以主线情境为教学线索,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若干子情境,与整节课教学自然衔接,将枯燥乏味的语法显性讲解和通过主题语境创设带动的隐性操练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交流互动,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言活动中感知、归纳、操练、运用语言项目,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运用所学的动词不定式see sb. to do sth. / hear sb. to do sth.进行讨论操练,巩固新学。在创设的一系列话题情境链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语言项目进行对话操练,不断引导学生分析语法结构,让操练语法结构不着痕迹。学生在相关的话题情境中不断整合、内化和运用新学的语法项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反复使用所学会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语言实践。该活动需要学生在限定的语境下以鸟类的口吻向人们提出建议,练习各种动词不定式的用法,使学生以研究者的角色进入学习活动,在鲜活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活”的语法知识,保持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会科学地思考分析,自觉地运用所学语法进行表达和交流,达到交际的目的。

Step 4:Consolidation(2min)

Step 5:Writing(15min)

Group work: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proposal for watching birds.

英语课堂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主题语境创设活动设计中,教师要善于在主题情境引领下,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开展相对学生不同认知水平的话题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探究话题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和巩固目标语法的基础上,设计语用环节。小组互助合作下的主题语境创设,可以为学生营造出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达到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目的,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语法教学中主题语境创设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主题语境创设的整体性

主题语境应保持教学过程整体自然、顺畅的完整性,前后需要注意连贯一致。同时,创设的子情境链应该紧紧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展开、深化。在本节课中,笔者以“观鸟”为话题和主线线索,以最终设计观鸟倡议书为任务驱动,构建了“去哪儿观鸟、观鸟时要带什么、邀请谁一起观鸟、父母亲朋的观鸟嘱咐、鸟类的自述、如何保护鸟类”等一系列子情境链,在丰富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梳理归纳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并运用动词不定式来谈论如何保护鸟类。系列环节活动紧紧围绕“观鸟”主题,在各个环节中逐步深化学习动词不定式的用法,促进学生对语法项目的内化理解。各个子情境间过渡自然,难度呈梯度呈现,形成一定的信息差,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把握,逐个突破难点。

(二)注意主题语境创设的真实性

语境的创设是为语言学习服务的,而语言学习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主题语境的创设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教师,要努力寻找和创设类似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语境,更多地设计真实的、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水平的讨论话题,促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有效地学习、运用语言,达到真实语用的目的。本堂课以学生“观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围绕主题辅以各种与观鸟有关的话题,最后创设贴近现实的倡议书语用任务,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熟悉且易于接受的情境中更有效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三)注意主题语境创设的多样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整合补充教材语境,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任务,创设形式多样的语境活动,在活动中注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出形式,让学生不断地在不同的语言形式中灵活展示和运用巩固所学的语法项目。像本堂课中的倡议书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还有像调查、辩论、海报设计、演讲、采访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兼顾语境创设由课堂向课外生活实际的延伸。

四、课例教学反思

本堂课笔者充分实践了所在学校的小组合作课改模式,在小组合作的“合学”“领学”中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讨论归纳语法规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笔者以“观鸟”话题为主题线索,围绕主题语境,设计了系列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的开放性的子情境链,引导学生逐步在真实语境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交流,同时,运用所学语法内容操练表达自我见解与观点,达到最终的语用目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法项目交际的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学生后阶段的小组讨论、展示环节,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开放性的时间,更为大胆地放手,让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更为精彩。

参考文献:

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英语语法教学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启示和策略
多措并举搞好语法教学
浅议高中英语微课课案的准备与实施策略
刍议语境理论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所遵循原则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