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运用
2020-11-03黄美英
黄美英
摘要: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初步运用。在信息化教学中,我们可以研究思维导图运用于词汇教学或者读写教学等,以读促写,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培养学生更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一、思维导图与英语阅读教学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英文叫 Mind Map,由托尼·布赞(Tony Buzan)于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托尼·布赞发现图像和信息之间的联系及提取信息的线索是帮助回忆的关键。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主要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呈现思维的过程,表达知识结构和知识信息,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能力(托尼·布赞,1988)。
(二)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广州市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里,高年段(五、六年级)英语课本中都有一篇较长的阅读文本,虽然话题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知识覆盖面广,但是文章较长,长句较多,学生晦涩难懂,更难于记忆。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以使大脑思维过程、学习材料变成可视化过程的学习、思考工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记忆。笔者尝试研究并设计基于思维导图的阅读教学课堂,目的是想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作为教学支架,渗透于各种阅读活动,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一)课前准备
1.理清教材,设计合理的思维导图
教师要充分备课,吃透教材,理解语篇的逻辑关系,设计适合的思维导图作为学生学习理解语篇的工具。对于思维导图的设计要兼顾语篇和语言框架呈现效果,要脉络清晰,简洁明了,图片生动有趣。
2.理清思路,设计教学目标
教师要明确,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明确怎样借助这个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我们要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
(二)巧用思维导图,贯穿阅读教学
语篇教学设计应遵循王蔷教授所提倡的阅读活动设计步骤:“学习与理解——应用与实践——迁移与创新”三个阶段进行。下面我们以广州版五年级下册Unit8 Its Bens first trip to Beijing(第一课时) 为例。
1.pre-reading
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巧设思维导图。首先,我们要判断语篇的结构,逻辑关系,选择相对应的思维导图。如五年级上册Unit8 Its Bens first trip to Beijing(教科版),这篇文本是以时间为逻辑顺序,文章结构层次清晰,我们可以选择鱼骨状的图表形式。课堂开端,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小视频谈论自己北京旅游的计划,让学生brainstorm,熟悉主题,中心词与分支关系,继而引出主题trip to Beijing,导出思维导图。
2.while-reading
(1)以问题为导向设图,学生读图。教师抛出问题:Where/how/what…Ben this morning/now/this
evening…引導学生关注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篇章。同时,让学生留意四个中心词的关系(when, where, how, what),让学生看懂、读懂思维导图,留意到这个思维导图是由时间逻辑关系的,再将学生带入本课语境中。
(2)教师示范,共同阅读,逐步成图。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阅读,共同完成思维导图一到两个分支作为示范。这个演示阶段一定要放慢节奏,要注意语言框架的输入,让学生慢慢吸收,让学生注意语言框架和提取关键信息的技巧。这时,思维导图可作为板书,PPT可以呈现图片和文字,会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记忆更加牢固。
(3)学生阅读,小组讨论,独立成图。教师示范后,学生读懂图里各分支的关系,就容易知道重点,抓住关键信息。然后,学生独立阅读每个段落并完成思维导图,提取重点信息,填写关键词。学生阅读全文后,独自利用思维导图理解课文大意,最后小组讨论,归纳、整理信息,完成思维导图。教师在语篇的理解和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呈现思维导图分支以及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理清脉络,归纳与整合信息,从而达到学生能借助思维导图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
3.post-reading
(1)看图,复述课文。思维导图作为板书设计呈现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文本口头的复述表达。但是,将零碎的知识、单词、短语整合成篇章,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语言输出任务。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兼顾语篇和语言结构),将图中的图画、关键词,甚至连线等信息等看作可视化线索,大大降低了复述的难度,也丰富了学生的话语表达内容与方式,培养了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也可要求学生根据某个中心词或分支复述课文段落,以观察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理解程度。圈出分支可提供语言框架:Tomorrow morning. They will_______ to _______. Ben wants to __________ there.
(2)看图,小组讨论,延伸话题,发散思维。思维导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看图,关注各分支关系,再搭建不一样的分支,让学生小组思考、讨论Ben在北京旅行的其他可行性,发散思维;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谈论自己旅行经历前,可以先搭建自己旅行的思维网络导图,再进行写作。
4.homework: 课后画图,迁移运用
课堂上进行话题延伸、发散思维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练习,调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信息,搭建支架,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归纳,培养其阅读策略。
学生绘图,是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重新解读课文的过程。学生可以选择不一样的思维导图,找到中心词,搭建不一样的分支,呈现色彩鲜艳,图片生动的思维导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易于记忆课文,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联想能力,建立更有逻辑、更有意义的复述,学生们可以大胆复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
思维导图是教师教学的思维、过程、步骤体现,是一个动态过程。
(一)它可以有效地将大量信息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帮组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分析和发散思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
(二)思维导图也可以作为板书设计,帮助教师分析篇章,同时,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短文,对文本信息进行再加工,这比单纯机械记忆有趣多了。
四、结束语
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学习工具,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homework;遵守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步骤:学习与理解(中心词、分支及关系呈现)—应用与实践(读图)—迁移与创新(画图)。
笔者力求指导学生读懂、看懂图,理解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提取、归纳、整理语篇的有效信息,到看图理解语篇,复述课文;最后指导学生调动自己内化知识绘图,图片生动,不拘一格。思维导图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蔷.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5).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 教法,2016(5).
[3]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白俊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4).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