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吃厨师”的启示
2020-11-03余家友
余家友
周瘦鹃先生早年在上海滩是鸳鸯蝴蝶派作家,回到故乡苏州后,他更是盆景艺术家、美食家。每次宴请客人,他都要提前三五天,亲自到松鹤楼去一次,确定日期,并指定厨师,如果某某厨师不在,宁可另选吉日。他说,不懂吃的人是“吃饭店”,懂吃的人是“吃厨师”。他的美食理论是:到饭店来吃饭不是吃饱,而是“吃吃厨师”“尝尝味道”。
“味道”,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感受性”的一种,是人受到食物刺激后的主观感受能力。人的不同感觉对应于客观世界的不同对象,不同的对象对象化于人的不同感觉。音乐对象化于人的乐感,绘画对象化于人的色彩感、线条感和构图感,语言对象化于人的语感。语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種潜在的精神感觉,它能使人感知、把握作用于他的语言信息,从而在言语活动中不假思索地对其正误、是非、美丑等做出准确而迅速的直觉判断。当年松鹤楼的名厨遇上周瘦鹃这样的食客,每上完一道菜后,都要站立一旁,待食客尝过第一筷,点头称道“味道不错”后,才满心欢喜而去。“味道不错”是对菜肴,更是对厨师厨艺的最高评价,这种评价也是一种直觉判断。
一个终日迷恋劣质酒的人,很难品尝出名酒的真正味道,因为他对酒的感觉已经“钝化”。学生对语言的感觉从哪里来?教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语文教材不像其他课程的教材那样,仅仅是学习材料,它还是学习对象。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选择的语言品读与内化,智慧的语文教师会选择经典名家作品,启发学生将“味觉”延伸到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细枝末节,品尝“这么说”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味道”。以课文《鞋匠的儿子》为例,开篇第一段“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尴尬”一词似乎用得有些蹊跷而无理。“尴尬”本义是处境困难,无所适从,让人感觉很难为情。林肯成为民选总统,参议员的难为情从何而来,参议员的窘境又从何谈起。此时可以引导学生与林肯的出身建立“关系”,他们会发现参议员的“尴尬”仅仅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从林肯的出生卑微,到众参议员们出身名门望族,“尴尬”让学生体察到当时美国上流社会等级观念的根深蒂固。众议员们那份理所当然的“尴尬”,更折射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一种集体无意识。学生对作品定准了这样一个基调,自然就会读懂下文林肯是怎样用一腔去等级化的强烈愿望打动参议员,最后改变了一群人,也避免了国家分裂。用朱自清先生的话来说,这叫“体会那微妙的嚼咬的味儿”。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选编了《父爱之舟》《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选文故事真实、形象生动、情感细腻、感人至深,正如单元人文主题所言,“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父爱之舟》改编自吴冠中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由梦入境,追忆了早年父亲送“我”投考上学的经历及一些生活琐事,他用浅白如水的语言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其实这一组文本背后的“味道”远不止父母之爱恩重如山这么单一。中国传统伦理崇尚“父慈子孝”,“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父子代际是一种双向良性互动关系,它彰显了儒家思想所谓的“仁”。父慈,不仅在于养,更在于对未成年子女的温存、体贴与照顾;子孝,不仅是让父母老有所养,更要对父母早年的付出有心理的回应和情感的反馈。“父慈”与“子孝”没有先后之分,是双向对等的条件和因果关系。《父爱之舟》中有这么一个细节,父亲带“我”去逛庙会,街市上有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我”嘴馋,“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不敢”是孩童心理真实的写照,“不忍心”是孩子对肩负重担依然生活穷困的父亲的一份理解,一份爱意,有一种超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少有的成熟与理智。“父亲觉得我太委屈,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我叫他吃,他就是不吃”, “我”吃完了这碗热豆腐才想到父亲。原著为,“父亲觉得我太委屈,领我到小摊上买了碗热豆腐,我叫他吃,他就是不吃”。一个“买”字勾勒出父子俩谦让一碗热豆腐的情景,以小见大,表现了父子之间爱的质朴与深沉,语言背后传递了一种特殊的“味道”。
相同的食材,不同的厨师,菜肴味道相去甚远。美食家们“吃厨师”是冲着厨师而去,是对厨师精湛烹饪艺术及其作品的鉴赏与领略。语文课堂,不应再在盘的大小、量的多少上纠缠不止,应让学生直接走进名家经典作品深处,尽情品尝那独有的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