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清醒做梦的技能

2020-11-03

电脑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杏仁核噩梦海马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39岁的男子,在3岁时目睹了自己的父亲枪杀母亲,之后又经历车祸以及未婚妻被谋杀。由于在39年短暂的人生中有了太多恐怖经历,他同时患上了抑郁症、PTSD(创伤后应激综合征)和酒精成瘾,时常被噩梦缠身,过去经历的恐怖事件在梦中反复上演,令他难以入睡。

心理医生让他做了这样的尝试:从噩梦中惊醒后记录下梦中的故事,然后有意识地告诉自己,如果再经历这样的场景,那就是梦境。接着他可以再试着睡去,入睡的过程中主动让刚才的梦境在脑海中重演,并且控制最可怕的事不要发生。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开始能从容应对自己的噩梦,梦的场景也变得相对温和许多。噩梦袭来时,他能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个梦,没什么好怕的。”

一、 清醒梦

我们总是希望美梦不要醒来,噩梦赶紧过去,可事实往往正相反。本小编永远会在美食即将送进嘴的前一秒醒来,可每次在梦里气喘吁吁赶的火车总是会误车。人好像很难控制何时从梦中醒来,但如果能在做噩梦的时候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个梦,恐惧情绪便会小很多。

这就是清醒梦(Lucid Dream)。

一句话解释:我知道这是个梦,并且可以操控剧情的发展。

你有过清醒梦的体验吗?一项2016年的研究称,被调查的人群中有一半人都表示经历过清醒梦。另一项研究还说,有人表示,做噩梦的时候更容易诱发清醒梦的体验。

二、 半梦半醒

我们在什么条件下会做清醒梦?这也是困扰研究者的谜题,关于它发生的机理至今还没什么定论。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做清醒梦时,大脑的一些变化。

探讨做梦这件事的时候,一定会谈到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REM)。这是睡眠循环中的一个阶段,一般在我们入睡90分钟后开始进入。顾名思义,这个阶段的眼球会高频地运动。此时我们的脑电波会和清醒状态下类似,大脑异常活跃。因此这时最容易做梦,尤其是那些情节五花八门天马行空的梦境。

做梦时,大脑的视觉区域非常活跃,这也说明你的梦境主要是一些图像信息;控制情绪的杏仁核也在激活状态,所以你在噩梦中会害怕;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体也挺活跃,只不过在梦境之后海马体也会睡一会儿,而且由于在梦里戏太多,之后需要补补觉。所以海马体是最后苏醒的脑区,以至于,我们经常想不起来昨晚做了什么梦。

当然,还有很多大脑区域是关闭的。首先是掌管运动的区域,这是一种自我保护,防止你迈开腿把那些稀奇古怪的情节真的变成现实。所以睡梦中的人几乎是瘫痪的。此外,帮你理性思考的区域——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也是睡着的。所以,梦中的你不理智且不清醒,不然也不会梦到那些正常状态下想也想不到的情节。

那么假如,这个理性小达人意外醒来了,你就能用理智告诉自己——这是梦!没错,这就是清醒梦。

清醒梦一般也出现在快速眼动睡眠(REM)阶段,只不过这时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激活,而作为平衡,杏仁核反而会没那么活跃。所以你可以保持理智,并且不会那么害怕。

三、 做一场清醒梦?

“醒着做梦”说起来也是件挺酷的事儿。

于是有不少电影情节是基于这样的设定。比如《Waking Life》(中文名:半梦半醒的人生)。主人公穿梭于不同梦境,带着很迷幻的色彩。

或者是基于夢境侦探设定的大作《红辣椒》。

如果你也想让自己获得清醒梦的技能,科学家曾设计了这样一套训练清醒梦的方法,不妨试试看。

给它起个通俗的名字“回笼觉法”。设置一个比你正常作息早30分钟的闹铃,闹钟响了以后别起床。在脑海中提醒自己,一会儿记得在梦中清醒。然后去睡个回笼觉。训练一段时间你便有可能获得这项技能。而且,尝试把自己的梦记录下来也会对训练有所帮助。

不过通常,这样的方法被用在某些心理治疗上。比如我们在开头提到的那个长期被噩梦困扰的人。心理医生会把清醒梦训练作为治疗方案的一环,事实证明这对降低噩梦频率是有帮助的。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把科学带回家”微信公众号,有删节)

猜你喜欢

杏仁核噩梦海马
海马
简述杏仁核的调控作用
噩梦成真?
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状态下中央杏仁核区突触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对脊髓场电位变化研究
不愿醒来不愿从梦中醒来
萌萌哒之长满痘痘的豆丁海马
杏仁核参与加工认知与情绪相互作用的机制
最佳操控奖 海马3运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