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020-11-03马海荣
马海荣
摘 要:目前,财政部已经陆续出台了新《政府会计准则》、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对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及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做出了要求。但是,个别事业单位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建设、人才配备等方面的限制,造成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措施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事业单位预算执业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个别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预算支出控制不严,超标准采购、超标准支出现象频发。例如,个别事业单位还是利用财政资金用于公款吃喝、旅游、超标准列支会议费,严重影响着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降低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造成财政资金的极大浪费。二是个别事业单位存在基本支出项目在项目支出中列支的问题,例如,将采购固定资产支出在某专项资金中列支,违反了财政部颁布的项目支出管理办法。三是个别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只注重预算额度的申请及执行,未对项目资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考核与评价。
(二)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发挥监控作用
一是事业单位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一些信息化安全、授权审批、岗位分工等基础的制度尚未能在内部出台。二是未在内部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无法发挥内审对于规范会计核算、及时发现管理漏洞的作用。个别部门岗位设置不科学,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业务涉及内部多个部门,由于存在兼职人员,造成出现问题无法追究责任。财务部门未能对经济业务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并且未能在内部建立内审机构,或者虽然建立内审机构,但由于独立性方面的影响,无法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制定的科学、可行,但由于重视不足、部门配合不够等因素,造成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
(三)财务基础核算不规范
一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方面。个别事业单位在申请上级主管部门、同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前,未能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造成项目资金预算编制过于粗放,极易造成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之间出现混乱,不利于对专项资金进行有效的监控,使财政资金出现极大的浪费。二是事业单位往来款管理。往来款能够占到事业单位流动资产的近半层左右,而这些往来款多是由前任领导形成,有的甚至是10年以前的债权,这些往来款很少能够及时回收,已经不再具备资产的属性,未能按照规定及时进行清理,给事业单位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占财政资金提供了土壤,同时,也降低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三是事业单位年终决算对于本单位、系统甚至是地区预算考核至关重要,它是反映事业单位一个会计期间财务收支、资产运营等重要保障手段。而个别事业单位在年终未能及时对长期挂账的往来款进行清理。
(四)重采购轻管理思想阻碍着事业单位固定管理工作
一是个别事业单位为了避免政府采购,将项目资金进行拆分,甚至个别工作人员从中进行寻租。二是未树立起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与意识,仍存在轻管理重采购的错误理念。由于多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资金由同级财政部门拔付,事业单位只要向财政部门申请既可获得足够的采购资金,这样就导致个别事业单位追求项目及固定资产的“高、大、上”,在某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或通过简单修理仍存在使用价值的资产进行强行报废,极大地浪费了国家财政资金;另外,事业单位对于在用的固定资产未能定期进行数量、质量方面的清查、盘点,一来不利于财务部门将资产实物与账目核对,出现账实不符,二来给一些工作人员侵占国有资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五)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水平低下
个别事业单位领导只重视申请固定资产采购资金,但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却十分漠视,这样就会造成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混乱。首先,一些事业单位在采购固定资产或新建的办公楼已经投入使用后,未能及时将固定资产增加进行会计核算,极易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使一些不法人员侵占国有资产提供了机会;其次,由于事业单位内部未指定各部门负责资产管理人员职责,使固定资产在领用后,也就失去了财务部门的监管,一旦事业单位组织资产清查时,则会出现账实不符、无法追踪资产下落等问题,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与侵占,阻碍着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公益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措施分析
(一)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没有会计初级职称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对无会计职称上岗人员,必须参加会计职称统一考试,经考试合格,取得会计初级职称证书,才能持证上岗,否则不得上岗,这是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硬性措施,必须严格执行。首先,事业单位应强化对工作人员培训,尤其是财政部门应组织辖区事业单位就新《政府会计准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理论素养与业务水平。其次,事业单位应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事业单位领导应带头学习新《政府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并督促各部门积极給予财务部门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开展、预算管理评价等工作支持,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升。最后,事业单位应按照财政部预算改革要求、绩效评价要求重新修订预算管理指标与绩效考核机制,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应根据预算内容区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禁止二者之间串项,同时,项目立项、审批应符合国家专项项目库目录规定,要从源头制止事业单位利用预算混乱随意列支财政资金。同时,年底对各部门进行预算结果评价、考核后,给予完成预算指标的部门一定的奖励,以鼓励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对于在预算执行中表现差的部门给予一定的惩罚。
(二)为财务信息化管理配备合格人才
一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二是财务人员除了应提高财务管理技巧外,还应就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有所了解,通过信息化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因此,事业单位就要造就一大批既能够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专于财务管理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的“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
(三)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应按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要求,并结合自身人员编制、机构设置、财务管理要求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以此作为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降低财务风险、监控经济业务的准绳:一是合理确定会计岗位,通过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达到牵制、监控作用,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二是通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的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对本单位日常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督,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授权审批制度,各部门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应按照审批权限操作,重大的经济事项还需要获得集体决策通过。
参考文献
[1]于江.新政府会计改革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究[J].中国商论,2020.
[2]郭良池.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