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院校生的出路在哪
2020-11-03于博文
于博文
2010年,我博士毕业后,入职四川一所极为普通的二本院校,当了一名教师。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其中只有少数人能进入重点大学,更多的则走进数量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当然,这也符合二八定律。我所教的学生,大多出身平凡,要么来自不知名的乡村,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走出,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下岗的父亲,和当下学霸们“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了鲜明对照。作为教师,我对他们的去向有着深深的担忧。因为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二本院校生有着触目可见的天花板。带着这种传统的思维,我对我的学生们要求非常严格。因为我由衷地希望他们能够在毕业后,多一些就业的筹码。不过近几年我发现,我印象中的二本院校生已经突破了我的思维天花板,给我带来了诸多惊喜。
惊喜一——考研考公
很难想象,我在拿到博士学历前经历了什么。高考失利,专科升本科,又考了两年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后,又攻读博士。我并不是炫耀我的学历有多高,但是请容许我小小地骄傲一下,因为专科出身的我,能读到博士学历,我相信人数并不是很多。曾经有一件事深深地刺痛我。我在读专科三年级时,马上面临毕业找工作,因为我的专业是文秘管理,对口的工作应该是企业的行政或秘书。我曾面试多家企业,由于我的学历不高,我对工作并没有很挑剔,但是每到最后一轮谈到工资时,我的心就像是在冰窖里又被泼了一盆冷水。很难想象,给我开出的薪资竟然是每月800元。我记得一个面试官直接对我说,一个专科生,你还想月薪一万吗?后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读到最高学历。
我不止一次地把我自身的故事分享给我的学生们,令我欣喜的是,我的经历引起很多学生的共鸣。作为二本院校的学生,虽然情况比当年身为专科生的我要好许多,但是面临本科生遍地都是的境况,想要找到高薪工作也是难于上青天的。在我的鼓励下,我们班有一多半的同学都选择了考研究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史小梅的女同学,她来自一个小县城中并不富裕的家庭,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在她七岁时父母出车祸身亡,是爷爷奶奶将姐弟俩抚养长大。其实,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能考上一个二本院校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但是从大一开始,她就决心要考研究生。身边有同学说,你这种情况应该早早就业,供弟弟读书,缓解家庭压力。但是我却鼓励她说,赚钱可以晚几年,但是读书或许只有这几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考取了211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传媒公司上班,如今已是公司的副总,相信她现在的薪水应该抵过她这三年研究生所耽误赚的钱了。
我还有一个学生叫陶君平,出生在大兴岭的一个小村子里,家里也有一个弟弟,比他小两岁,父母是一个连火车都没坐过的农民。他和我讲,小时候的冬天冷得难以形容,带着母亲做的手捂子(手套),手都会生冻疮。那里的农民大多连字都不识,种地全凭经验。他是这个村子里唯一一个大学生,尽管在大城市人的眼中,二本院校并不算什么,但是在他们村里,却是一件无比荣耀的喜事儿。为了改变当地的面貌,让更多的村民重视子女的教育,他决心要考取家乡的公务员,为当地的老百姓做点实事儿。每每想到这个学生,我的鼻子都有些酸。现在有多少出身贫苦的孩子,一旦离开家乡,便头也不回地奔向大城市,而这个学生,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回到那个贫困的地方,只因为,他想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
去年,我通过微信得知,他现在已经是县里扶贫办主任。在朋友圈里,偶尔能看到他和一群脱贫的居民合影的照片,我坚信,在他的努力下,一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乡村,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
惊喜二——自主创业
计划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有毕业包分配的就业保障,所以那一代人的就业观念,体现了对稳定性的强烈渴望和对集体、国家的明显依赖;而这一代的学生,他们一入校就接受自主择业的观念,并在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中,通过商业和竞争的通道,完成了自我社会教育,因此他们更认同商业的准则,也更有创业的勇气。
于小米是我带过的思想最活跃的学生。她出生在山东的一个村子里,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她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全是靠当家教、做服务员赚来的。因为她的父母说,家里只能供一个人念书,供了她就不能供弟弟。小米坚定地说,姐弟俩都要读书,所以她靠自己赚钱完成学业。从上学开始,她就没打算考研、考公务员,她知道自己并不具备考研的条件。在大学期间,她卖过手机卡,卖过复习资料,摆过地摊,当过家教。月收入可达一万元,是当时师生圈里名副其实的小大款。当时互联网正迅猛发展,她利用这个风口,开始做自媒体。起初是在QQ空间、博客中发表原创文章,积累了几十万的粉丝。后来有了微信公众号,她又开始做起了微信公众号。毕业前夕,其他同学都在忙着考研找工作,只有她,稳稳地坐在寝室里,抱着电脑码字。
毕业后,她没有找工作,而是专心经营自己的公众号。通过微信,我每天都能看到她在为自己的公众号代言。讲实话,能做到日日更新原创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一次我们见面,我发现她的手指缠着膏药,她说是天天敲键盘,手指有些劳损,但是又不能停止写作,只能用药物缓解。如今,她的公众号已经有近百万的粉丝,年收入在百万左右。为了将事业做大,她还注册了一家小公司,现在公司已经有五名员工,她正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对于大学生创业这件事,我还是持鼓励的态度。我并不是说在没有资源、资金、背景的条件下就盲目创业,而是说,创业是大学毕业后的选择之一。像于小米一样,在一个领域深耕,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并不是别人成功了,你就一定能成功。这跟你的专业、个人能力、经济支撑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
惊喜三——职场奋斗
除了考研考公创业成功的少数人,大部分畢业生还是要选择进入职场工作。作为二本院校毕业的员工,他们很少会有机会进入优秀企业的核心岗位,但是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机会过得很好。
我的学生小敏毕业后就一直在上海边远地区的一家工厂做外贸销售员。她跟我聊微信的时候告诉我,毕业之后的第一年,她存了2万元,第二年存了6万元,第三年存了差不多8万吧,第四年存了10万,第五年级别晋升了,工资也比之前高了不少,那年存了20万。我想说的是,往后的日子总会越过越好,即使眼前的工作比较辛苦、比较累,只要不放弃坚持,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我的学生杜强毕业还不到两年,换了两份工作,目前算是稳定下来了。虽然在大学的时候做过很多的兼职,但真正毕业之后工作的状态和读大学的时候兼职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他的第一份工作比较辛苦,在公司的生产车间中当技术员。即使晚上12点有技术上需要他解决的问题,也会打电话让他去解决,那个时候离家又远,只能骑自行车去加班,而且还会不停地加班,感觉生活没有了年轻人的激情,最后辞职不干了。现在的第二份工作,是在教育行业,在校外的培训机构当老师。一方面,他想着继续考教师编制的事业单位,另一方面,教师比较轻松点,早上学生在学校上课,偶尔可以睡睡懒觉,晚上也不会太晚下班,还能接受。
我的学生王昊已经毕业六年了。刚毕业那会儿不知道,以为政府机关单位的合同工有转正的可能,就选择合同工。那个时候工资一个月2200元。王昊和我说,他都不知道怎么坚持下来的。合同工做了两年,去了一家小的公司,工作还可以,也比较轻松,坚持了三年,去年考上了县里的一个事业单位,他就果断选择辞职,去事业单位上班了。
我还有其他学生,分布在各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只是列举出几名有代表性的学生的归宿。几年来,我目睹着这个群体从学生时代到完全步入社会,并和这个时代产生真实的关联。他们,如一个个固定的锚点,成为我对国情最直接的观测点。他们以一个个真实的生命,成为我对时代最真切的感知。虽然二本院校的起点要稍低于重点大学,但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还是有很大可能性逆袭的。通过和毕业的学生聊天,我总结出几点经验。
首先,要看淡专业对口。如果专业不能对口,虽然对于知识的学习好像是一种浪费,但是大学培养的学生并不一定要专业对口。如果想找到一份工作,如果自己感兴趣,专业不对口也要接受。也就是不能非专业对口不去,可以稍作修改。
其次,要看淡地域选择。现在很多人还是喜欢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诚然,这些城市机会较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压力更大,而且大家都往这些城市去,机会就不会那么多了。一线城市看起来工资很高,但是花费一样很大,最后能够留下的就不多了。现在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些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也是不错的,工资看起来不多,但是花销也相对不多,生活也较安逸。如果不是有什么雄心壮志,在小城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要看淡铁饭碗。很多人找工作一定要找一份稳定的,所以每年有那么多人选择考公务员。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直稳定的,唯一可以依靠的是稳定的能力,持续的学习力,这才能保证自己一直有饭碗可端。现在的高校,主要的目的是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就业主体”。学生刚进入校门就被辅导员告知就业的压力,可以说,刚刚卸下高考的重负,就绷上了找工作的弦。随着就业不确定性的增加,学校为了增加就业的筹码,往往没有经过严密的专业论证,就增设过多工具性的课程。此外,大学考证成风,学生无所适从,盲目跟风,被各类考试牵引,根本没法好好锤炼自己的专业能力。许多二本院校的氛围,在极其强烈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像职业院校。随着教育市场化的推进,他们大学毕业以后面临的生存压力,诸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都只能在彻底市场化的社会语境中由他们自己承担。
概而言之,这些二本院校毕业的学生们,整体上实现了读书改变命运的古老承诺。对那些通过考公顺利进入体制的学生而言,这种通道,显示了大学教育最为直接和原始的价值,以及时代给他们提供的公平机会。对那些顺利进入银行、证券机构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成就,得益于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学校提供的就业优势。对那些一直坚持梦想,愿意在市场中搏击,敢于自己创业的学生而言,这是他们的自信在时代和自我的认知中最好的证明。
二本院校毕业生作为最普通的年轻人,是和腳下的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他们的生存空间、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一代人命运的关键。不管怎么说,大学的文凭就像是一张车票,清华北大的是飞机票,985、211的是卧铺票,普通本科的是坐票,而专科生是站票,但不管是哪种方式,最终都会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