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综合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
2020-11-03段威
段威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种[1]。该类药物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临床适应证广,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少,在抗感染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一般应用于其他抗菌药物抗菌效果不佳或者危重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中,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列为特殊使用级[2]。然而由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抗菌作用明显,使得近些年来临床滥用现象越来越严重。临床滥用的结果,是使得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细菌、肠杆菌科细菌等的耐药性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导致了鲍曼不动杆菌的快速扩散[3]。为了提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率,本研究对204 例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旨在研究综合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204 例采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2 例。研究组,男62 例,女40 例;年龄18~76 岁,平均年龄(40.65±15.50)岁。对照组,男58 例,女44 例;年龄20~75 岁,平均年龄(40.37±15.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常规管理。制定相应的用药规则,要求临床医师根据抗菌药物用药规范以及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
1.2.2 研究组 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干预。①用药分析。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频度以及广度进行分析,并对日抗菌药物使用量以及平均使用费用进行统计,观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率。②多部门协作管理。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医务部、临床药学、感染科、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等人员。将感染科、临床药学以及微生物室作为技术支撑,共同在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中发挥作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等,建立符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的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规定,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③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适宜的药物,合适剂量以及疗程、阶梯性用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史、病情发展程度以及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感染部位以及药物本身化学性质、药代动力学原理等,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④加强临床药师干预。从多个角度对临床医师展开培训,也可以邀请资深药师开展抗菌药物用药知识讲座。从开具处方、药物治疗方案设计、用药指导以及药物用药误区等方面,提高临床医师的用药水平。⑤积极宣传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优势,提高临床医师责任感。争取在合理用药基础上,节省更多的医疗资源,减轻患者医疗负担。⑥对患者的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和肝肾功能检测、药物配伍反应等数据进行分析,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提供科学指导。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严格执行会诊制度,结合患者病历资料以及临床用药情况做好评估。并严格用药前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执行严格奖惩制度,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 包括超适应证用药、未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未进行药敏试验、药物选择不合理、用量疗程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
1.3.2 比较两组用药科室分布情况 包括血液内科、重症监护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儿科、普外科。
1.3.3 比较两组耐药革兰阴性菌检出情况 主要革兰阴性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 研究组超适应证用药、未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未进行药敏试验、药物选择不合理、用量疗程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用药科室分布情况比较 两组重症监护科、呼吸内科、普外科应用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液内科应用比例高于对照组,神经外科应用比例、儿科应用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耐药革兰阴性菌检出情况比较 两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用药科室分布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耐药革兰阴性菌检出情况比较[n(%)]
3 讨论
碳青霉烯类药物是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在临床用药中多用于危重感染患者。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超适应证用药、未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未进行药敏试验、药物选择不合理、用量疗程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等不合理用药情况[4]。不合理用药的危害在于可以增加病原菌的耐药性,并且增加用药风险,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5]。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超适应证用药、未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未进行药敏试验、药物选择不合理、用量疗程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干预,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用药量、频度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其临床用药情况。对不合理因素进行分析,并加强相关指导性文件的制定、临床药师干预以及提高临床医师的专业水平,可以提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合理性。研究组血液内科应用比例高于对照组,神经外科应用比例、儿科应用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规范了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临床用药范围后,各科室用药情况都有明显的改观,抗菌药物的应用比例也得到了调整。两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规范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后,耐药菌种也有明显的改善,使得抗菌药物的用药效果得到了保证。
综上所述,实施临床用药综合干预可以改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