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媒体的发展及其与社会情境的互动关系

2020-11-02杨启航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电视技术新媒体

杨启航

摘要:如今,电视在广大群众寻常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早已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获取知识与娱乐的一条重要途径。可是,电视媒体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更是多方因素推动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将电视媒体看作是特定时代的新媒体,来梳理电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以及大规模的普及,并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做出社会情境下的理解。

关键词:电视;新媒体;社会情境;技术

在媒介手段日新月异、媒介技术日臻完善的21世纪,我们在谈到“新媒体”的概念时,自然会想到在传统媒体之后变得流行的新媒体形式。但其实,尽管这种说法已经被普遍传播开来,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会发现,有关“新媒体”的概念在麦克卢汉于1959年3月的一场名为“电子革命: 新媒体的革命影响”讲演上早有提及,他在这场会议中说道: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媒介即是讯息。因此,当社会通过集体行动开发新媒体(如印刷、电报、照片和广播)时,它就赢得了表达新信息的权利。……印刷的君主制已经结束,新媒体的寡头政治已经篡夺了已经印刷了500年的国王的统治。在寡头政治中,每种新媒体都具有与印刷相同的力量,传达相同的信息……电子信息模式的讯息和形式是同步的。我们在这个时代获得的信息不是新旧媒体中的媒体和教育过程,更不是一系列拳击比赛。它是新旧媒体的共存。”

从麦克卢汉的表述中不难发现,这与我们现在流行的“新媒体”的概念大相径庭,存在内涵本质上的差异。麦克卢汉所说的“新媒介”,是一个把“新”指摘出来的概念,它和“旧”划出了鲜明的界限。正如理论的创新不等同于全新,理论自身是不断演进的,不是断裂推进的,是存在着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媒体的发展亦是如此,所有的新媒体都是在旧媒体、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演变与进化的,我们每一个具体的研究的媒体都是对既有媒体的推进,体现着既有媒体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又修正着既有媒体某方面的不足。这里的“新媒体”是时代与情境下的产物,从概念本身的角度出发、从思想史与概念史上去理解和认知“新媒体”,应该说每个媒体在每个特定的时代都是新媒体,今天一切的研究成果都更应该是从历史告诉现在,从过去感受未来,这是媒体的源流与脉络,也是“新”这个词的本质。

尽管麦克卢汉所处的年代与我们如今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报纸、广播、电视是媒体中的“新面孔”,而如今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是习以为常,但我们不难发现,麦克卢汉对“新媒体”的界定仍旧充分地彰显了进化论本身的意义,这也正是他的演讲标题中谈到的“革命”二字所表达的含义,麦克卢汉关于“新媒体”的概念所体现的媒体革命性内涵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这也正是我们拿出“电视”这样一个早已被大众熟知的媒体的原因,把它看作一个时代的新媒体,去回溯它的发生、发展和应用以及大规模的普及。

我们在考察任何一种媒体时,都不应该仅仅把眼光盯在传播以及与传播相关的触手可及的媒体上,而是把媒体既当成技术的产物,又当成社会的存在。那么,传播行为与社会行为、传播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互动就很值得我们去观察,将社会情境融入到对媒体传播的思考当中。

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那么在报道中政策法规的宣讲、政治工作的宣传便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我国电视媒体侧重的主题。

《新闻联播》毫无疑问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电视新闻节目,从节目开播至今,《新闻联播》一直是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这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所有电视台统一调配同一时段全部播出的强覆盖、硬要求。与它的播出方式一样,《新闻联播》一直以来向外界展示的形象也是严肃和坚硬的,辅以高调和坚毅的语气,充分展示中央领导的权威性和百姓生活的富足安乐。

改革开放成为1979年后中国社会的一道春风,中国的电视新闻事业也从那个时候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发展阶段,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经济新闻、强化社会民生新闻是重点。经济新闻占当时电视新闻中的大多数内容,但一直不是观众普遍关注的一部分,这就要求经济新闻从过于生硬、专业的条条框框中脱离出来,在坚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一标准的基础上,敢于揭露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弊端和缺点,同时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多报道流通与消费领域的情况与信息。同时,电视新闻相较于报纸有限的版面限制,应该把更大的空间留给社会民生新闻,更好地展现社会新闻的发展脉络,在这些社会新闻的报道中通过惩恶扬善的方式表达明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推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

近几年来,《新闻联播》在形象和语言上做出了一些改变,过去严肃坚定的形象似乎有所和缓,开始在言语字词、主播形象上透露出亲切、平和的特点。2019年7月,《新闻联播》接连口播《国际锐评》栏目,将矛头直指美国,从“奉陪到底”到“令人喷饭”,从直斥“搅屎棍”到讥讽“怨妇心态”,在播报中用词新颖大胆,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网友大呼“《新闻联播》变了”,这个“变”字就透露着普通大众对过去电视新闻节目严肃形象的一贯看法,也展现了电视新闻节目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与大众要求的新局面。但无论是高大上还是低姿态,接地气还是端架子,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不变的永远是展现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的立场、形象、气派。

以“新闻立台”的电视媒体上除了占主流地位的新闻报道外,还有就是之前提到的文艺类型节目。不同于现如今大量使用明星和流量艺人的特点,当时的文艺节目更多的是普通观众参与其中,他们成为了当时文艺节目中的主要嘉宾,参与节目中的游戏,与主持人聊天等。有趣的是,这样的思路似乎又渐渐回到了观众的视野中,现如今综艺节目又开始邀请一些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因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着出色的业绩而被请到节目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经验,这一方面得益于广电政策的硬性要求,另一方面又是市场做出的一次选择,充分证明返璞归真、以人民群众为创作导向始终是电视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一条主线。

当前的电视媒体正处在一个变革不断、持续升级的重要时期,我们对电视的依赖似乎在逐渐减弱,但电视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无处不在,无论是电视新闻节目还是电视文艺节目,它的发展和变革就如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技术手段提供的一次重要进步。媒介技术手段不断升级,让新闻传播过程获得了更丰富的发挥空间,媒介与传播相连,而技术又与媒介相连,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互动才促成了媒介的不断进步,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猜你喜欢

电视技术新媒体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