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的构建*

2020-11-02张季谦黄守芳许新胜崔光磊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20年10期
关键词:远程教学质量监控混合式教学

张季谦 黄守芳 许新胜 崔光磊

摘   要:为应对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局面,尽可能降低延期开学给学生学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部及时发布了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将成为课堂教学一个重要补充模式,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基于线下课堂教学的质量考核与监督体系有必要进行更新、补充和完善,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文章以理工科專业的线上教学为例,就高校如何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开展远程网络教学、如何将教学环节各个要素与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落到实处,以保证线上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根据理工科课程线上教学特点,构建线上教学质量“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和四级联动的监控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地对远程教学质量进行精准评价、监控与督导,保障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确保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远程教学;混合式教学;教学考核;质量监控;持续改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19-0032-05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并迅猛发展,全国上下随即进入严峻的战“疫”状态。面对全国防控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既要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又要尽可能降低延期开学给学生学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部在1月27日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适当推迟春季开学时间。同时,又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充分合理地利用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各种在线课程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以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1]

随着智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技术与教育过程的有机结合,智慧课堂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授课方式应时而生。如今,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已基本能够满足高校从事远程教育的需求,在线智慧课堂教学理念也逐步被高校教师认可。[2]各高校已搭建了各类教育平台和线上教学资源,教师通过录播、直播、慕课等多种教学模式,借助于学习通、雨课堂、QQ群等媒体平台,开启了全新的疫情特殊时期的线上课堂教学模式。然而,大多数教师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转向线上教学需要一个过程。[3]因此,加大网络教学的培训和建设力度,有助于提高线上教学的水平和技能。更紧迫的是,应及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线上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指标体系,使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

一、线上教学考核与监控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适应线上教学特点的需要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作为特殊时期的一种教学手段,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结合进行多向交流的一种教学方式。相对于线下课堂教学,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

(1)克服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

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克服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的缺点。线上教学改变了单调的教学模式,使班级授课制和个性化教学、自学等过程更加灵活便利。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不同于传统线下面对面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缺乏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不利于教书育人的顺利实施;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较为分散,这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对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监控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3)理工科实验课程不便管理

网络平台良莠不齐,有的平台对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设置不够合理,有的平台则设置较为繁琐不便于实施教学;特别是理工科课程,在讲授、作业、考核等环节中都涉及较多的公式推导,而且,大多数课程都有课程实验或单独的实验课程教学。这类实践操作课程如何进行网络教学,其教学质量如何进行线上规范、监管、督导和评教,这些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4-6]

2.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内在要求

本科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估,是专业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为全面贯彻落实2016年《一流学科专业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专业体系,各省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合作委员会组织制定并发布了理工科专业类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7]其中,二级指标中“教学监控”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包含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教学质量监控情况。

线上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形式,要做到与线下同质等效,其教学质量也必须得到监控与保障。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主要是以线下传统教学为基础而构建的,已经不能适用于这种线上远程教学模式,因此,需要针对线上远程教学的特点,及时构建并实施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指标体系。[8-10]

3.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需要

课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教育部正在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一流专业的建设,需要一流课程作为支撑。而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包括线上课程),需要课程对质量评估严格要求,在专业认证、教学评估中增加课程评价权重。可见,建设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一流课程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未来的教学将是线上线下高度结合的智慧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已经到了必须尽快着手进行体系化建设的关键时间节点。希望通过构建一套具有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的指标,既适用于线下传统教学,又适用于线上网络教学,即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与监控的分类指标体系,以便能更科学合理地评价新时期的理工科专业教学过程。推动线上一流金课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线上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1.构建线上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1)线上教学评价总体框架及评价模型

基于教育部及省属普通高校本科物理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构建一套适用于包括物理学专业在内的理工类专业线上教学质量考核的监督与评价方法,并形成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教学过程反馈情况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以便能持续改进课程的教学质量。线上教学的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2)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可采用四位一体的方式对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①领导评教。为提升线上教学的质量,学院教务部门、理工科各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等,应该做好顶层设计,以专业为基础,成立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对各个专业的课程进行分类指导,并组织安排进行线上示范公开课教学活动,然后开展听课、评课,评价占比30%。

②教师自评。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以教研室为单位的网上示范公开课,授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线上教学情况,进行交流与讨论并给出评价,占比20%。

③学生评教。线上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信息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依据。可以分专业设置一定的评价指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收集对所有线上课程的教学评价。此部分占比20%。

④督导评教。校院两级线上教学督导小组,对授课教师进行线上听課、评课,并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此部分占比30%。

(3)线上教学质量评价的考核办法

根据“四位一体”的线上教学评价模式,评价本科线上教学质量的好坏。其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反映教学效果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依据。可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分别对理论课和实验实践类课程的考核制定相应的标准。

①线上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考核

以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为例,根据平台中成绩管理系统进行合理设置。其中权重设置包括签到、访问数、阅读、直播、课堂互动、讨论、作业、考试、线下等指标。在重视过程考核环节前提下,设置的考核比例为:作业15%,观看课程视频20%,线下预习和复习10%,签到及访问15%,期末考核40%。这些指标的设定,需要根据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性质和不同特点,依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分类设定相应评价考核环节的量化标准。不同课程需要有一定的侧重和区分度。

②线上实验课教学质量的考核

与理论课程不同,实验课程只有少数可利用仿真系统来进行线上教学。因此,在疫情期间,可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增加理论课的课时数,提前完成理论课和可虚拟仿真的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将不能进行线上仿真教学的实验类课程往后推移,疫情结束后采用线下教学方式来进行。对于可开展的线上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应从四个环节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监控,包括线上操作、实验报告、小测验、平台互动等环节。对不同环节设置相应的分数给出总成绩。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论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③线下教学质量的考核

疫情结束进入正常开学阶段,开启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时,要综合两种教学模式,对教学相关环节的考核设置合适的权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可按表1中学生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考核评定。课程分目标达成度ti的计算如公式(1)所示。

ti=■(1)

其中i=1、2、3表示三个课程目标。gi表示课程分目标所有评价环节得分之和,分母Gi表示课程分目标所有评价环节目标分值之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T的计算如公式(2)所示。

T=■(2)

上述定量考核的方法,多用于必修类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对于专业选修、公共通识等类课程,可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考核指标既可在线上平台中设置实现,也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问卷的设计依据主要针对各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来进行。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得到课程教学质量好坏的目标达成情况和课程总目标达成情况的定性结果。

(4)线上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过程

根据理工类专业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类课程的线上教学环节的具体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和达成度评价方法,获取学生线上学习各项能力达成与否的评价数据和评价结果,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办法并加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

线上教学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需要在短期内尽快熟悉和提高相应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因此,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初期:给出初步的实施方案,让每位教师熟悉线上教学必须掌握的基本环节。中期: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校院督导小组、教研室听课情况、学生反馈意见,优化和完善考评细则。后期:归纳总结,形成线上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2.建立线上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监督机制

根据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分层分类、分段实施、线上线下、实质等效”的原则,分类开展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督导工作,落实线上教学各环节要求和质量标准,加强校、院、系、教研室四级线上教学监督工作,保障教学组织有秩序、教学环节不缺失、质量要求不降低。

(1)建立四级联动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

为保证线上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有必要建立和实施一整套线上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由校院督导、系主任、教研室负责人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队伍,形成“学校-学院-系-教研室”四级联动的教学管理模式,全方位、全过程地对线上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学校层面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校教学督导团组成校级线上教学的质量监控小组。主要在校级层面上为线上教学质量监控提供政策保障,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指导、督促教学过程及教学改革的实施。

学院层面由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学院教学督导团等组成学院线上教学的质量监控小组。主要在学院层面上指导线上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与落实;指导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课程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专业建设工作的实施;督促日常教学任务的完成与规范化建设;校、院督导团通过网上听课、评课,搜集分析教师、学生对线上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系与专业两个层面有系主任、教研室主任、课程群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参与的线上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小组。主要负责召集各专业的授课教师,构建线上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网上听课等工作。及时掌握线上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学生反馈信息等,及时反馈并督促教师加以改进。

(2) 线上教学各环节的监控

线上教学监控包括如下几个主要环节:对于教师线上教学实施情况的监控,包括线上教学组织、教学进度安排、课程资源准备和利用、教学互动、辅导答疑、作业布置和批改等环节;对于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监控,包括预习、签到、在线学习、互动讨论、作业提交和在线考核等情况;对于线上课程考核情况的监控,根据线上教学课程阶段性和过程化考核特点,监控线上教学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程序、成绩记录等环节是否规范。

(3)线下教学的监控

一旦疫情结束,将是开启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阶段。这时,将开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质量监控与督导模式。针对返校后的学生开展线下教学,对开设的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开展常规教学质量监控與督导工作,并与前期线上教学过程进行合理对接。

三、线上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应注意的问题

构建线上教学质量“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和四级联动的监控体系,目的是根据理工科课程线上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分级、分层、分类地对线上教学质量进行精准评价、监控与督导,保障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确保线上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不同类型课程考核指标的设定问题

理工科每个专业都涉及众多课程,按课程性质来分,既有公共课,又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按课程的类别来分,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除此之外还有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之分。不同类型课程的目标达成要求也不同,这给授课教师在设置考核权重时提出了不小挑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求相应的专业课程组成员,结合师范专业、理工科专业相应的认证标准(物理师范专业认证、工程教育认证等),本着增加课程目标过程性评价的多元化比重、构建知识与能力并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的目标,以课程教学大纲所设定的评价考核各环节的量化得分作为评价依据,合理设置各个考核环节的权重。

2.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考核指标的衔接问题

线上教学过程,借助于网络平台可以方便地设置不同教学环节的考核分值,统计结果由系统自动完成,但是线下教学过程,多数环节需要教师手动实现,统计起来将十分繁琐。因此应当比照线上考核标准合理地设置线下课程必要的考核环节。另外,实验性课程的线上仿真教学考核设置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线上教学督导和评课如何开展问题

由于线上教学模式不仅是当前疫情期间所采用的应急方式,还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未来的教学将是线上线下高度结合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针对这种发展态势,线上教学将是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如何有效地开展校、院两级督导活动,如何将网上听课、评课等活动加以规范和制度化,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4.建立线上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监督机制

线上教学是特殊时期的应急措施,但是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都必须确保本科教学同质等效。许多教师从事线上教学的经验还不够丰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高。因此,各专业和教研室应以专业课程群为基础,进行线上备课。学院除了安排线上示范公开课教学外,建议让全校有经验的教师不定期进行网上交流报告,传授教学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教考分离也是一个较好的督促措施。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

四、总结与展望

高等院校实行线上教学是特殊时期所采取的一项应急措施,相应的教学质量考核和监督的各个环节需要不断完善。以理工科不同专业课程的线上教学实践为基础,研究并探索高校如何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开展远程网络教学、如何将教学环节各个要素与网络平台有机结合,构建线上教学的“四位一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四级联动”的监控体系,将其补充到现有的以线下传统教学为主而设立的理工科类专业评估体系之中。

构建一整套基于本科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既适用于高校理工科专业课程的线下传统教学,又适用于线上网络教学,即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分类综合评价和监控的指标体系。不仅能适用于理工类专业对线上教学过程的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与监控,同时,希望也能够为其他学科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杨金勇.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与经验[J].中国电化教育,2020(4):29-31.

[2]胡志远等.基于在线学习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与内涵发展初探[J].大学教育,2018(10):224-226.

[3]张玉荣.混合式教学中学习参与对线上学习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影响研究[J].高教学刊,2019(14):59-61.

[4]童小素,贾小军.MOOC 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5):63-71.

[5]黄璐,裴新宁,朱莹希.MOOCs课程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5):78-86.

[6]杨玉敏,邢士宾.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2017(5):103-104.

[7]教高厅函[2019]4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Z].

[8]马艺,张伟强,薛东旭等.多维度构建和实施线上实验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0,35(5):229-235.

[9]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13-24.

[10]姚友明,郑州,李立新.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应用与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8):86-89.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远程教学质量监控混合式教学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远程教学督导的思考与启示
“对截止日期更通融些”:教师们从上轮远程教学中学到了什么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议我国公路监理在质量监控方面的科学措施
“2+1”人才培养模式中网络远程教学方式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面向云计算改进的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