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2020-11-02李文珍
李文珍
摘要 我国整体经济不断发展,其稳定发展和国有企业之间有极为紧密的联系。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新经济改革发展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普遍出现资产流失、财务风险增加的问题,造成严重的国有资产损失,对整体国有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完善性,导致企业经常出现财务造假,最终对我国整体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国有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背景及重要意义,其次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问题;措施
一、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大力促进其发展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国有企业也在不断进步,政企职能分离,企业组织结构、运营模式、管理模式也不断转换。当前整体经济发展形势极易变化,竞争环境也更激烈,企业为了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实现稳定运营发展,需要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则是必要的手段。
二、国有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背景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能够促使企业进一步了解内部资产情况、有效控制资产的使用,明确企业各部门的经济运行情况,组织、优化投资活动,并且有效提升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资金安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各项经营活动过程中资金的收取、支付以及物资购置等流程的控制,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避免出现资源随意流失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企业各项资产的合法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财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完善性,从而有效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有效制约企业各项运营活动的部门及工作人员,而且可以促使各部门及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明确规定不相容职位相分离[1]。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以系统、全面地分析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识别各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内控管理漏洞,采取措施加以完善,从而保障国有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此外,内部控制系统通过不断发展、完善,有效促进企业各项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从而保障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有序开展。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企業普遍受原有体系和历史问题的影响,因此当前多数企业内部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充分地意识到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存在偏差,工作开展力度不足。同时,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会严格制约企业工作人员,而且会约束企业管理层,从而给企业管理层的权限带来一定的限制,这使得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
(二)信息沟通顺畅性不足
当前企业普遍存在严重的信息阻塞情况。国有企业大多是企业集团模式,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过于复杂、庞大,从企业整体层面而言,相关信息的传递需要逐层递进,导致信息在传递完成后已经不是初始的状态,从而会对企业重大决策及运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顺畅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会保障企业内部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具体职责以及整体控制体系的定位。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在原有信息沟通失效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启动另一个信息系统,保障信息传递工作有序开展。
(三)监管力度不足
想要保障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且内部控制能够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动,则必须针对内部控制开展监管工作。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内部监管力度不足,监管工作普遍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我国国有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结构、人员素养、工作规划、业务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继而对监管的效用发挥产生阻力。大多数内部审计机构都是由企业管理层直接管理,其大多工作都由管理层决定,基层工作人员甚至内部审计机构工作人员的权限较少。加上多数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独立意识,甚至出现一人兼任多项职位的情况,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形式化,无法有效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2]。例如,多数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存在暗箱操作的情况,部分人员在私下决定施工单位,私自决定中标企业,之后进行违规转包,从中获取利益,这种情况不仅会对项目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也是导致内部控制监管力度不足的重要原因。
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措施
(一)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使其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保障决策、执行、监管形成三权分立状态,改变以往“一人独大”的权力结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是系统性的工程,因此需要企业内部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企业各部门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职责。
(二)构建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
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有效使用,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必须服务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信息向下传递机制,促使企业各部门及工作人员都深入了解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的相关信息,明确自身职责以及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实际作用;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信息向上传递机制,促使工作人员充分掌握经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传递。国有企业应当将信息在管理层、各单位以及业务活动之间进行传递,此外,需要构建信息横向传递机制,尤其是需要保障相关信息能够及时在企业管理层和董事会以及委员会之间有效传递[3]。
(三)构建内部牵制制度
想要保障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且得到有效实行,其控制制度必须结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以内部牵制作为核心,通过制衡、协作、监管3个方面形成相互牵制的状态。其具体内容如下:
1.制衡机制。这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内部相关平等权利主体之间的相互制衡、牵制的机制,也是一种分离式的牵制机制,主要体现的是企业内部门或者工作人员无法单独完成业务活动的过程。从企业治理层面而言,制衡机制具体是指决策权、监管权和执行权三者之间形成三权分立的状态。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迅猛发展,国有企业内部不断出现管理层腐败的案例,屡禁不止,腐败人数不断增长,涉及金额不断增加。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出现严重的腐败问题,反腐形势更为严峻,加强廉政建设工作,能够保障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有企业当前重点关注的内容。基于此,需要从制度着手,以制衡国有企业权力为主构建相应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三权分立,确保三项权力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衡,构成职责明确的机制。
2.协作机制。为进一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国有企业各部门及具体岗位都需要和其他部门及工作产生联系,形成相互协作、沟通的工作状态。企业内部协作顺畅,有利于企业资源实现优化整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该机制强调的是同一事项由多个部门及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完成,通过相互监管达到牵制效用。
3.监管机制。监管机制具体是指企业上级对下级的工作行为进行牵制。主要由国有企业管理层向基层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定,并及时督促工作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开展工作,通过工作人员具体的实行情况进行奖惩,从而实现企业上级对下级的牵制。
五、結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国有企业对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只有通过有效分析、解决企业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充分落实改革工作,才能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为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苗建宾.试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学习,2018(01):255.
[2] 姜鹤.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企业文化,2018(3):216.
[3] 孙晋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时代金融,2018(3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