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020-11-02吴秋梅
吴秋梅
摘要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有资产,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这些资产进行良好的管理对于确保机构和机构的正常运转、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防止腐败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在享受比之前更多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必须承受随之而来的挑战和阻力。把握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既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又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因此,重视国有资产利用率是单位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行政事业单位要加以重视。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与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本属于国家管控的经济资源,使用权属于资本单位所有。事业单位使用的资本资源是履行本职职能和服务于大众的体现,是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物质基础。目前,许多管理机构在资产管理中存在只重视购置管理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以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及时止损。
一、主要矛盾
数据显示,近几年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制度稳定发展的局势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研究出台了很多相关措施进行管理。可是,事与愿违的是,即使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改善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但仍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缺乏成熟的管理体系
行政机构的存在更多的是为了创造社会效益并提供某些社会服务,其非经营性资产不能直接为單位创造价值,而固定资产恰恰是属于这一范围内的。相关部门没有有效的措施和正规可行的制度管理固定资产,难以从根本上保证这一制度规范的实施,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随机性和主观性。此外,因为机构单位重视程度不足,对资产的管控和使用不够成熟,致使固定资产出现了损坏、报废现象,在分配、出售、转让和其他活动时经常显现出随机性,发生资产浪费情况。
(二)管理力度不足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一些事业单位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不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日常清查和固定资产清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很注重公款管理和控制,但并未将固定资产纳入管控范围。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确,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不足也极大地影响了本单位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三)对固有资产的管控不充分
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的基础。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行政机关尚未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资产交换、租赁、处置等可以充分利用行政机构闲置固定资产的手续。但租赁产生的经济收入直接记入基础账户,其中一些转移到单位的工会账户和食堂账户,导致出现小金库现象,可以说是适得其反。
二、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控制力度不足
在财务管理中,许多行政机构都更重视财务收支、资金管理、现金管理等,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可操作空间较少。许多单位尚未建立固定资产购置、保管、领用、维修、盘存、报废等相关制度,很容易导致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现问题。基于个人领导者的主观意愿会导致资产管理的任意性。
(二)思想没有跟上
行政机关的资产都是国有资产,与个人利益联系不大。所以,管理层在意识形态上没有予以重视,他们认为这是财政部门的业务范围。但是,大多数政府部门都只是按照公开招标的程序和固定资产的购买程序来进行固定资产的购买,没有形成良好的资产管理意识。
(三)资产监管力度不足
很多单位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因此除了由财政部门管理固定资产外,没有专门的部门对资产的购买和使用进行监督,而外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则主要侧重于对财务收支、支出和资产管理的监督。而且,由于审计使用情况的弱化,对行政机关的定期审计和监督在客观上还没有形成常态,导致国有资产管理不力。
(四)部门人员职责意识不强
各单位固定资产财务人员只负责收账、记账,至于资产的实际归属和使用权分散在本单位各部门。许多单位设有后勤和信息部门,负责办公设备、水电维护、信息系统维护等具体事务,经常是由这些部门来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而多个部门参与资产管理,其职责不明确,就会导致管理不规范。
三、加强资产管理的意见
(一)按时排查
应建立定期盘存制度。每年年底至少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查。存货组由财务、资产管理、审计部门和职工代表组成,明确职责分工。由财务部列出本单位所有固定资产的详细资料,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厂家、数量等,财务核算通常以固定资产为基础,按财产类别登记。比如,购入办公电子设备是几家单位一批,财务账上相同规格型号的设备都是按产品名称登记的,但这些办公设备会专门发放给每个部门或个人使用,清点必须根据固定资产台账的分类收录,并根据部门或个人的拥有和使用情况检查固定资产清单,并根据固定资产卡和部门固定资产登记进行双向清点,不单单要核对所有资产的种类是否与实际相符,还要核对资产的实际占用情况。检查完库存后,应及时处理库存中的问题,找出短缺之处,明确责任,并在设备失去功能或需要报废的情况下,通过有关程序进行审批。
(二)实现高效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社会,大多数行政机关都实现了财务电算化,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为资产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沿用以前的手工记账和手工管理模式,势必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管理机构应在核算的基础上增加资产管理模块,与办公自动化系统连接,详细记录固定资产从购置、使用、维修、维护、库存到处置的全过程,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共享,共享资产管理系统,管理者可快速获取固定资产清单及其变动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差错。虽然有的单位已经建立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信息录入不及时的情况,部门在调整或实际用户变更时,财务人员没有及时将变更信息输入数据库,导致数据源的真实性和管理程序上出现失误。因此,有必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更新频率,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三)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单位领导要重视思想认识,调动全员力量,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按照财政部内控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覆盖资产采购、储存、使用、维护、报废和处置的管理体系。应特别注意建立实物登记卡系统,除了在财务账户中注册所有固定资产外,还应为每种固定资产设置一张登记卡,以记录购买时间、地点、部门或个人的职位、维修和保养等信息。除此之外,每个固定资产还具有物理对象跟踪记录,以确保每个固定资产的实际状态。其次是要严格进行资产的出入账记录和统一管理,并且根据有形物品的增减随时进行登记,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价值。建立批准系统,分别进行购买、批准和保管。单位可以有实际的配额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和防止浪费。
(四)建立详细记录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销制度。固定资产购置应严格执行3个方面,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决策制度。购买申请应由资产使用部门提出,并经主管领导和财务部门批准,按程序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财务部门审批,与政府采购、招投标相适应,经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后,将报废、淘汰的固定资产予以公示,并将处置收入上缴财政部门。
(五)加强监管
行政机关应当设立资产管理监督部门,可以由审计、监督部门负责。他们可以参加资产购销联席会议,参与资产清点,并监督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财务部门还应进行随时随地的监督,针对各部门进行无差别的监管。纪检监察部门还应注意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与资产有关的支出,以发现资产管理中违法违纪的问题。
(六)明确监管的关键
掌握要点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的基础和前提。它可以减少固定资产实际管理中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行政机构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在充分掌握现阶段宏观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基础上,明确本单位的资产归属、资产管理能力和重点管理项目与活动,设置不同阶段的固定资产管理重点,实现点对面结合,提高固定资產管理绩效;二是要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的程度,避免过度管理导致员工产生不满心理,同时也要避免管理强度不够给本单位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四、结语
在行政机构中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是必须采取的措施。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还能履行财政的公共职能,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本,贴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法。
(作者单位为潍坊市安丘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服务站)
参考文献
[1] 刘克峰.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08):6-7.
[2] 王茜萍.新时期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