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林场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措施

2020-11-02邓志文

乡村科技 2020年25期
关键词:国有林场必要性改革

邓志文

[摘 要] 国有林场在国家林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中坚力量,其与经济建设的多个方面有关。但受限于原来的经营管理体制,国有林场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因而迫切地需要进行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本文以广东省清远市银盏林场为例,就国有林场改革的必要性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促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国有林场;改革;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5-56-2

1 国有林场改革的必要性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广东省清远市银盏林场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政企不分、管办不分、权责不清,林场负担过重;人员素质不高,森林经营水平较低;林分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管理与决策技术、手段、方法落后等问题。基于此,我国迫切需要进行国有林场改革[1]。

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之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重心是经济发展,但是当前我国走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经济总量的提升是通过牺牲环境和资源换来的。面对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和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成为重中之重[2]。针对这一情况,国有林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2018年,全国国有林场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县直接从以前的公益三类事业单位改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于多种原因,清远市11个国有林场现有2个转为一类事业单位,其余的为二类事业单位,2024年才能全部转为一类事业单位,银盏林场现阶段属于二类事业单位。因此,应加快国有林场改革步伐,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均采取掠夺式手法,经营思路是短期利益最大化,因此对国有林场持续经营造成了很大阻碍。对此,探索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实现林业持续经营是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的重点。可以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林业高效发展的根本,而林業可持续发展探索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国有林场改革。

1.3 提升林区职工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

现阶段,大部分国有林场员工收入不高,居住、工作环境不佳。实施国有林场改革,不仅可明确林区职工的身份,盘活森林资源,也能在投入上有所强加,改善林区职工的生活、工作环境,最终保障林区职工的收入,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

2 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措施

2.1 理顺管理体制,剥离办社会职能

大多数国有林场虽然为事业单位,但是长期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费自收自支,得不到公共财政的支持,无法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上来。对此,应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为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并合理界定国有林场属性。将国有林场分为三类:①原为事业单位的国有林场,主要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等生态公益服务职责的,继续按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管理,从严控制事业编制;②原为事业单位的国有林场,基本不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主要从事市场化经营的,要推进转企改制,暂不具备转企改制条件的,要剥离企业经营性业务;③目前已转制为企业性质的国有林场,原则上保持企业性质不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公益林管护[3]。另外,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各方面关系,推进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分开,健全森林资源监管体制,逐步建立精简高效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机构。

2.2 加强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2.2.1 完善目标责任分解机制,落实落靠基层党建责任。林场需把“一线指挥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管党责任落到实处,在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考核体系中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在每年年初,各级党组织依次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细化党建职责、任务、内容,将各项责任弄清楚,并规定各指标的数量、时间和标准要求,增强党建工作的可操作性[4]。

2.2.2 强化责任考评追究机制,树立重党建强党建导向。将党建责任清单制度有效实行开来,以“目标倒逼责任”,把查摆出的问题联系起来,慢慢分类梳理,列出责任清单,向群众公开承诺,并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

2.2.3 抓好党务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增强党建工作效果。根据国有林场实际情况,林场党总支从提高党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着手,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借助上级林场党建工作培训班,选送相关人员参加学习,提高其理论素养高。与此同时,定期开展专题讨论会,组织老党员干部经常和年轻党务工作人员交流,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发展林业相关产业

国有林场附近一般土地较多,能进行盆景植物种植,还可发展养殖业,如可养殖山羊、土鸡、肉牛、肉兔等,如此既可以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也能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提高其经济收入。同时,贯彻以林为本、多种经营的经营方针,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特色森林产业。比如,在2013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清远旅游推介会上,清远市人民政府与长隆集团签署清远长隆国际森林度假区(国家级世界珍稀动植物种源基地)项目的合作框架协议,并于2013年12月31日签订了该项目的合同。清远长隆项目是继广州长隆、珠海长隆之后,由长隆集团鼎力打造的以“森林”为特色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位于王子山北麓,坐拥近百平方公里的生态森林,环抱银盏、迎咀两大水库,总规划面积约104.6 km2。由南至北将分别建成银盏、迎咀、华侨农场三大板块。初步估算,清远长隆将带来综合经济效益超过1 000亿元,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就业达20万人。

2.4 创新森林资源培育方式,做到提质增效

培育森林资源时,国有林场一定要切实做好规划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积极采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林相改造等各种有效措施,以达到优化低效低质林的效果。首先,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开发森林资源时,把本地资源特点结合起来,发挥资源优势对林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立足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创新林业经营模式,以小代价实现收益最大化。通过科学技术的支撑,慢慢实现产业转型,尽可能避免采用初级生产方式,即借助树木砍伐获取收益。把林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实施立体经营模式,包括林粮、林草及林药种植等。加强建设康养基地及户外运动基地,积极发展森林旅游,让这部分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传统产业,使森林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加强培育次生林。森林资源除了是一项宝贵的生态资源,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财富。培育森林资源既要保护、抚育自然资源,还应进一步加强人工造林,对资源恢复培育予以重视,避免出现只开发不培育现象。合理培育次生林,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因森林资源破坏造成的环境恶化现象。最后,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就是科学技术,如利用新型材料取代森林资源,减少开发森林资源,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3 结语

国有林场的发展与改革是一项过程较为复杂的工程,并非短时间能完成的,而且离不开大量林业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国有林场的快速发展暴露出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使我国林业持续稳定发展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宝林.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16(5):181-182.

[2]王春风,张辰利,张锁成,等.国有林场发展趋势与改革的必要性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5(1):53-56.

[3]陈远东.黔西南州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8(3):30-31.

[4]彭定萍,袁林.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J].低碳世界,2015(17):302-303.

猜你喜欢

国有林场必要性改革
桂西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新时期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探析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