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演进及思考
2020-11-02杜鹃
杜鹃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消除贫困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大事,并领导人民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贫困发生的特征变化,及时调整扶贫政策,不断更新扶贫开发理念,推动扶贫开发由治标向治本转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动力,为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积累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农村;扶贫开发;历史演进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5-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就如何摆脱贫困进行了持续性探索。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村贫困发生特征变化,及时调整扶贫标准、扶贫目标和帮扶政策,努力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扶贫开发之路。
1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演进
1.1 贫困标准及时调整,帮扶人口范围不断扩大
贫困标准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维持人们基本生存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1],扶贫标准是随经济发展状况动态变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扶贫主要采取国家救济式,未设定统一的扶贫标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着力消除贫困,从1978年我国确定了人均年纯收入100元的国家绝对贫困标准开始,此后每年我国的贫困标准均根据国民经济增长、物价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等相关因素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近年来,我国的贫困标准、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如表1所示。
我国的扶贫标准从1978年的100元上调至2020年的4 000元,其中经历了30多次微调和4次大幅度上调。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做出战略调整,期间发布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等文件,每次大幅度调整均有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被纳入贫困人口范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贫困发生率“反弹”,这也使更多人享受了国家扶贫开发优惠政策,人们总体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1.2 扶贫目标逐步提升,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扶贫目标为扶贫开发工作指明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广大人民群众缺衣少食,此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目标主要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即“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1986年,国务院成立了专门负责农村扶贫开发的领导小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总体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目标发生变化,转变为促进贫困群体发展的问题,总体达到小康水平。1994年,我国出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 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以该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2]。这使得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20世纪末,我国总体进入小康社会。
21世纪,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结合国家新发展战略,在建党100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我国制定、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5年,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对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做了分阶段的安排部署。
2 我国农村扶贫理念的转变历程
2.1 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扶贫主要通过发放扶贫物资、拨付扶贫款项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共渡难关。这种“输血”式的扶贫方式,在当时生产资料特别紧缺的时代背景下,立竿见影地帮助人民群众化解了衣食住行等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要求。但总体来说,这种扶贫方式是短期效应,不利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甚至会使扶贫对象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救急不救穷。为解决“输血式”扶贫的思想弊端,我国集中力量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从长远来看,这种“造血式”扶贫具有脱贫率高、持续性强的优势,深受农民的广泛欢迎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国更加注重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扶智”提升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通过“扶志”帮助人民群众坚定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让他们自身成为脱贫主力,真正实现了扶贫开发方式由“治标”向“治本”的战略转变。
2.2 由“生活物資扶贫”到“精神文化扶贫”的转变
在解决温饱之前,扶贫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困难群众吃饭穿衣问题和从事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物质产品的需求,扶贫内容相对单一、简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需求由生产生活必需的物质产品转变为体现享受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产品。扶贫开发工作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注重教育、文化、自由、平等、公正及法治等内容。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更加侧重推进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3 由“粗放扶贫”到“精准扶贫”的转变
在过去几十年的扶贫开发过程中,粗放式扶贫经常见诸报端,如扶贫对象识别不准,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扶贫资金和项目落实不力、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政策执行不到位,简单发放扶贫物资;脱离本地实际盲目引进扶贫项目,让扶贫项目变成“致贫”项目等。粗放式扶贫存在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的弊端,其不仅仅是工作方法的问题,从根源上看,实质上是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上的重大错误,可导致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严重,欺上瞒下、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直接侵害困难群众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扶贫开发工作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扶贫开发不能搞“天女散花”式的“大水漫灌”,要做到“精准滴灌”,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和“五个一批”实施路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谋发展”等5个重点方面工作做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提供了推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3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3.1 以人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伟大成就,最核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了“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开发理念,将改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水平、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扶贫工作得到全体人民支持和拥护的根本原因。
3.2 发挥制度优势构建“大扶贫”的总体格局
如今,我国已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这是我国几十年扶贫实践探索、理论创新和不断改革的成果,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统筹协调控全局的制度优势。从流程管理上看,“大格局”体现在扶贫工作的全流程;从情况调研到方案制定上看,从方案评估到精准实施,从效果反馈到效益评估的整个过程全程负责,保证了扶贫工作的流畅性、有效性;从负责部门上看,“大格局”体现在五级联动的大扶贫体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部署,领导各级职能部门、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国外政府、国际组织及个人等,各层级协同进行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了扶贫工作的统筹兼顾;从区域协作上看,“大格局”体现在全国联动,富裕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与贫困地区实现了精准对接,体现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优越性和决心。
3.3 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逐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只有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才能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效率与脱贫效益双赢局面。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进行,随着我国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同步做出调整。当前我国精准扶贫方略是针对消除绝对贫困提出的,在绝对贫困消除后,相對贫困将会成为下一步脱贫工作的重点。我国扶贫过程中要把握住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到相对贫困消除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基本制度、注重资源整合、健全发展机制、强化教育引领及提升发展潜力等方面逐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让贫困群众脱贫之后稳定增收,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周敏凯,周薇.试析全球贫困线问题与中国拟定贫困线新标准[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80-82.
[2]邱兴平.我国贫困地区农民的反贫困与全面小康建设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