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白渡桥的航运印记

2020-11-02赵莉

航海 2020年5期
关键词:开埠苏州河威尔斯

赵莉

外白渡桥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近代上海城市化的象征。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了外白渡桥的桥梁构件與铆钉。这些藏品深刻反映了近代航运与贸易对上海城市的影响:不仅使上海经济结构发生转型,而且使城市空间、市政建设乃至城市文化发生了变化,上海从“东南都会”变成“东方巴黎”,从老城厢走上了近代化城市之旅。

众所周知,外白渡桥位于外滩的最北端,横跨苏州河。苏州河原名为吴淞江。吴淞江是古代太湖流域一条横贯东西的通海大河。明朝初年,户部尚书夏元吉“以浦代淞”的治水方案实现了“江浦合流”,使吴淞江汇入黄浦江,流入东海。近代开埠后,外商们发现乘船从吴淞通过青浦境再北上,可到达苏州,所以又把吴淞江称为苏州河(Soochow Creek)。由于近代上海的很多地图都是由外国人绘制,他们在地图上将吴淞江标注为“苏州河”。久而久之,“苏州河”的称呼便相沿成俗。一般人们以北新泾为界,把西面的上游河段仍然称为“吴淞江”,东面下游进入上海市区的河段叫“苏州河”。

1843年开埠后,上海处于“江海之汇、南北之中”的地理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外国商船驶入上海,国际远洋航线陆续开辟。上海逐渐从以国内贸易为主的区域性港市发展成为外贸为主的国际性港市。1853年左右,上海港超越了曾经有“天子南库”之称的东方大港广州港,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口,上海也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对外贸易总额增加11倍,年贸易值占全国比重最高达65%,最低也占44%,平均占一半以上。由于近代上海港港区已从十六铺移至黄浦江外滩段,加之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都促进上海城市中心由原来的南市老城厢转移至外滩。1845年后,英租界、美租界和法租界相继辟设,此后多次延伸,一个新兴的市区在上海县城以北、苏州河以南拔地而起。

开埠以前,苏州河北岸的虹口人口不多,对过江需求不高,那时渡船可以应对。上海开埠后,苏州河北岸虹口美租界人口逐渐稠密,小船摆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过江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河上的桥梁建设应运而生。

第一代外白渡桥于1856年建造。当时一个叫威尔斯的英国商人于1855年在上海成立了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第二年就建成苏州河上的第一座木桥威尔斯桥。由于苏州河是沟通上海与太湖流域城市的重要航道,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丝绸、茶叶都是通过苏州河从江浙丝茶产区运往上海,再从上海运往世界。苏州河上每天都有很多船只往来,因此当时上海道要求该桥的高度须保证船只在涨潮时能通过。鉴于当时的造桥水平,无法造出满足需求高度的桥。因此该桥设计为活动桥,有船时升起桥板让船通行,没有船时则放下船板。桥建成后,商人出身的威尔斯向经过此处的行人与车辆收费,盈利可观。该桥位于苏州河原摆渡口附近,人们又将其称为“外摆渡桥”,后来又以讹传讹称之为“外白渡桥”。这对于向行人和车辆过桥收费的威尔斯桥似是一种反讽。

十几年后,威尔斯桥由于缺乏维修,桥面出现倾斜开裂等问题。租界工部局多次通知威尔斯公司修理桥梁,但威尔斯公司始终没有维修。1875年,工部局在威尔斯桥边另建一座木结构大桥,建成后随即就拆除了威尔斯桥。由于新桥位于外滩花园旁边,被称为“花园桥”,这是第二代外白渡桥。花园桥建成后,取消了收费,成为名副其实的“外白渡桥”。进入20世纪初,随着上海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租界开始大规模桥梁建设工程。早在租界辟设之初,西方人已将母国的市政建设经验带到租界,在道路铺筑、桥梁建设、道路附属设施、交通工具等引入西式理念,改变了上海城市的样貌形态。这一时期,有轨电车先后先被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提议引入上海。1905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联合组织专门委员会讨论、并通过开通电车事宜。电车轨道从杨树浦,沿外滩延伸到南京路,原来苏州河上的木结构桥必须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钢质桁架桥。该桥由新加坡建筑师设计制造,钢料购自英国。1907年,一座新建的钢桥落成,飞架苏州河,这就是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外白渡桥,也是上海第一座近代化钢桁结构桥梁。1908年,上海第一辆有轨电车从外白渡桥上缓缓驶出,为上海的近代交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说到近代洋泾浜,留下的不仅有外白渡桥的故事,还有“海派文化活化石”之称的洋泾浜英语及舶来词,语言背后则凝结着近代上海得风气之先、吐故纳新、中西交融、雅俗共赏的文化气象,以及文化背后基于航运贸易的中外人员往来、移民侨民云集的人口图景。苏州河畔的外白渡桥“见微知著”,见证了一百多年来苏州河两岸航运、贸易、工业的发展,也见证了一百多年来上海因港而兴的发展轨迹。同时,作为城市近代化的标志之一,外白渡桥自身也深刻地融入了上海近代化的百年历程。

猜你喜欢

开埠苏州河威尔斯
苏州河,悲莫悲兮奈若何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苏州河
苏州河的现实与梦境
近代温州开埠与温州海外移民
基于GIS与VR技术的开埠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分析方法建构
苏州河,百年的诉说——访上海苏州河底泥疏浚工程建设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