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翻译的主体间性探究

2020-11-02董梅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林语堂

董梅

内容摘要:国内外关于翻译的主体性研究一直处于热点,翻译研究自开始至现在经历从以作者为中心到以文本为中心到读者为中心再到以译者为中心的转向。西方哲学家对主体间性的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林语堂先生所著《京华烟云》的张振玉和郁飞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探究翻译中翻译的主体间性的体现。

关键词:主体间性 林语堂 《京华烟云》

1.引言

林语堂是世界著名的双语作家,文学翻译家,他在文学、历史、语言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为中华文明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傅文奇,2006:5)。《京华烟云》出版于1940年,是林语堂广为流传的大作之一,讲述的是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在国内动荡以及外敌入侵时期的家族命运。它作为经典之作而经久不衰的原因大概是《京华烟云》作为一部由中国人著作的英语作品,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树立了典范。林语堂最初是想为西方读者翻译《红楼梦》,但最终计划没有实施,于是林语堂动笔创作《京华烟云》,被称为是现代版的《红楼梦》。

20世纪40年代,自《京华烟云》出版,日本已经陆续有四个译本。这时国内学者才开始翻译《京华烟云》。最早的是郑陀与应元杰的合译本。但林语堂对此译本并不十分满意,并写“谈郑译《瞬息京华》”一文。提出了很多译有不妥的地方。第二个是1971年张振玉翻译《京华烟云》。第三个版本是由郁达夫之子郁飞完成的,命名为《瞬息京华》并于1991年出版。现在市面上广为流传的也正是这三个版本。三个译本,三个不同的时间,三位不同的作者,加上不同的时代背景,都会对《京华烟云》翻译产生影响。

2.翻译的主体间性

翻译的主体性与翻译的主体间性一直是翻译界的研究热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翻译研究开始“文化转向”,研究焦点逐渐从原作者、原作转到译者和译作上,各种研究开始重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凸显。就目前研究,对于翻译的主体性研究一直处于主要地位。但西方哲学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无疑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这对于厘清翻译活动中各个主体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无疑具有强劲的解释力(赵诚,2012:75)。

目前国内的两大研究热点是:谁是翻译的主体?什么是翻译的主体间性?(郑耀军,2006:72)很多学者都对翻译的主体间性作出了研究,包括陈大亮、杨柳和查明建、许钧等。对于谁是翻译的主体这一问题,许钧总结为四种:译者是翻译主体;原作者和译者是翻译主体;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原作者、译者、读者是都翻译主体(许钧,2003:11)。那究竟何为翻译的主体间性,许多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做出探究,提出作者、译者、读者的主体地位,以及协调这三者关系的重要性(郑耀军,2006:72).其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某种程度上,赞助人同样可以作为翻译的主体出现。因此,在主体间性哲学和文论的关照下,翻译的主体间性指的是作者、源文本、译者、赞助人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在主体间性的视角下,翻译活动是涉及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群体主体活动,是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互相尊重(郑耀军,2006:72)。

3.译者简介

张振玉是台湾大学教授,著名的翻译家,因为翻译林语堂的作品而被大陆的人们熟知。他除了做翻译,以致力于对林语堂和翻译理论的研究。从他的译文也可以发现,张振玉试图林语堂创作时的精神,他几乎是用尽所有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来翻译这本书。

郁达夫受林语堂委托翻译《京华烟云》。林语堂对郁达夫的期望是极高的,认为他是翻译《京华烟云》最合适不过的人。郁达夫同意翻译之后,林语堂寄去5000美元的资助以及3000多条参考文献。郁达夫虽然动手翻译并在《华侨周刊连载,但刊物很快停发,翻译之事便耽搁了。后来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译事便无疾而终。最后其子郁飞完成剩下部分,用时十年,并命名为《瞬息京华》。

4.《京华烟云》中译本主體间性分析

一部译作只有充分考虑到翻译主体之间的联系,才有可能成功,本文将就译者于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和译者与原作中的人物三部分分析《京华烟云》两个中译本。

4.1译者与原作者

例1:Chapter 1

张译:后花园富翁埋珠宝 北京城百姓避兵灾

张振玉采用了归化译法,通过章回体的目录翻译使译作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郁飞则采用了直译,保留了原文的特征。这也是张振玉译本与原作最不同的一点,我们都知道林语堂最初想要翻译《红楼梦》,而《京华烟云》也被称为现代版的《红楼梦》,由此可见张在翻译时是考虑到了原作者与《红楼梦》的渊源。

例2:“Many thanks to you and Buddha will bless you!”Cried the child. “When do we leave?”(Lin,1998:43)

张译:孩子喊叫道:“多谢,多谢,上帝保佑您这个大善人!什么时候去?”郁译:”多谢你,菩萨保佑你!”这孩子喊道。“我们什么时候走?”

这段话表现的是木兰对曾家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Buddha是中国文化中的神,原作者在原文中那个显然是想要宣扬中国的文化所以用Buddha,而没有选择用西方文化中国的God,郁直接表达林在原作中的思想,直译为菩萨,而张将其异化,译作上帝。可是显然一个六岁的小姑娘怎么会出口就说上帝呢?显然张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4.2译者与读者

例3:Like Mulan, she called Mr and Mrs Yao father and mother.Mulan called Tachieh(eldest sister) and so Mulan herself, although the eldest sister,was called Erh Hsiaochieh(number two daughter), and Mochow was called San Hsiaochieh(number three daughter) in the household.(Lin,1998:16)

张译:她像木兰一样,也叫姚大爷夫妇爸爸妈妈。木兰叫她大姐,木兰虽然是姚家的大小姐,就改叫二小姐,莫愁就改叫三小姐了。

郁译:她同木兰一样称姚思安,姚太太为父亲母亲。木兰称她为大姐,因此木兰自己虽是长女,家里却称她二小姐,莫愁是三小姐。

木兰叫珊瑚大姐,在西方读者看来是不易理解的,所以林语堂在原作中加以解释,以便西方读者阅读,而中国读者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两位译者在翻译时都把注释去掉了。“Eldest sister”在原文中出现了两次,张分别将其翻译为:“大姐”和“大小姐”。郁分别将其翻译为:“大姐”和“长女”。避免了语义上的重复。

例4:“Cheap tsangfu! Are you unwilling to serve me?” shouted the mistress, who had not seen the tear drop.(Lin,1998:264)

张译:太太没看见眼泪掉在饭上,就大声叱骂道:“贱脏货!你不愿意伺候我,是不是?

郁译:“贱娼妇!你不愿伺候我吗?”太太大声斥骂,她没有看见泪水滴进碗里。

原文中有对“娼妇”做进一步的解释,原因就是原文的读者为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特有的词汇不了解,因此林在创作时,要用加以解释。而译文的读者是中国人,对这种词汇很了解,所以张和郁都选择删除注释不译,否则只会显得繁琐。相同的例子还有作品开头接收木兰名字的由来,由于中国读者对木兰的古代形象了解较深,因此原文中对木兰一词的解释在译文中也是删掉不译。

4.3译者与作品中人物

例5:“So you do not believe in immortality,”said Mulan.(Lin,1998:822)

张译:木兰说:“那么您不相信人的不朽了?”

郁译:木兰说:“因此,您信长生不老么?”

受父亲的影响,木兰是信奉道教的。“长生不老”是道教的话,指生命不老不死永生不灭。这里郁飞翻译为“长生不老”符合原作中木兰的身份背景。而张直接将“immortality”翻译为不朽,显然没有考虑到故事中人物的设定.

以上不难发现翻译的主体间性在翻译中是存在的。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形的。总体而言,《京华烟云》的译者首先是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因为他们都采用了归化策略较多。

5.结论

随着翻译研究的视角转变,翻译研究的视野也变大了。翻译的主体间性让人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翻译,翻译成为了一种主体之间交流与协商的过程。林语堂与两位译者本身即存在差异,不同的身份背景,不同的文学素养,所以主体之间会交流和协商,这样一來翻译的主体间性也就产生了。要保证译作的成功,译者必须与原作者对话,了解其著作意图,也要了解目的语读者,译作如果不被读者接收将毫无意义。译者还要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了解人物性格,使译出的作品才偏离原作。

参考文献

[1]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4,(2):3-7.

[2]林语堂,郁飞译.瞬息京华[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7-736.

[3]林语堂,张振玉译.京华烟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768.

[4]许钧.“创造性叛逆”和译者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4(1):6-11.

[5]杨柳.交互主体性VS主体性——全球化语境下的译本整合形态[J].外语于外语教学,2003,(9):43.

[6]赵诚.国内译界主体间性研究:现状、问题和前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3-78.

[7]郑耀军.翻译的主体研究范式的新转向:从单一主体性到翻译的主体间性[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71-74.

[8]Lin Yutang.Moment in Peking.[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 h press,1998.3-937.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林语堂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林语堂的演讲时间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主体间性理论的高职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