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20-11-02潘晓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7期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培养

潘晓梅

摘  要: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独立完成穿衣、吃饭、喝水、上厕所、睡觉等活动,实现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幼儿的健康成长、认知能力、个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学习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技能。自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幼儿妥善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更好地适应幼儿园,适应新环境,适应生活。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小班阶段是幼儿自理能力培養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幼儿刚开始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随着对幼儿园生活的熟悉,自然愿意学习一些自理方面的内容。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期,开展一些有助于幼儿自理能力提升的活动,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班阶段幼儿的心理、能力都在入园后有了显著的改变与提升,这时候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自我管理与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幼儿在集体生活中自信心的树立,有助于幼儿尽快实现一定程度的独立与自主,更好地适应接下来要面对的学习生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随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幼儿可以独自完成一些简单的生活活动,如穿衣穿鞋、喝水吃饭、洗漱上厕所。有了这些技能,幼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并能短时间离开成人的关注,开展一些自我活动。这就促使幼儿萌发了独立的意思,独立性得到了提高。

(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当幼儿的自理能力不断习得与提高后,自理的意识会促使幼儿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困了自己脱衣服睡觉,醒了自己穿衣服后去玩,渴了自己倒水喝。这样的能力可以改掉原先向家长教师求助的情况,而是自主去做自己想做的,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自主性和自我意识的萌发。

(三)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幼儿从入园开始,便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扩大了生活圈,有许多的小伙伴和老师,不再是家里简单的“4+2+1”的模式。老师也不可能单独只照顾一个孩子,所以帮助幼儿养成一些饮食、穿衣、如厕、睡眠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一)家长意识淡薄,对幼儿过分溺爱

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一直是饱受诟病的,虽然如今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但真正重视并积极培育孩子自理能力的家长少之又少。这就出现了学习上的严格要求与生活自理能力上宠爱宽容的矛盾态度,从而造成幼儿的自理能力教育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其次,家长不像专业的幼儿老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没有很好的了解,当幼儿做错事情时,只会一味去责怪幼儿,而不是帮助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事情,严重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阻碍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二)幼儿缺少锻炼的机会

现在的家长大多都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可以,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办,无形中孩子失去了自理的机会。而且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做,动作慢,耽误时间,从而帮幼儿做一些自己本可以完成的事情,使得孩子缺少了反复锻炼的机会,剥夺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机会。

(三)家长缺乏和幼儿老师的沟通,家园合作不一致

我们幼儿园是一所全托幼儿园,幼儿从早上入园一直到下午离园的生活活动都在幼儿园完成,在幼儿园里教师格外重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付诸于实施,幼儿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过完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的孩子,一切又回到了“零”,形成了一种“5+2=0”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家长与老师缺乏沟通,家庭与幼儿园对孩子的培养方式有所差异,家园合作不一致。

三、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生活自理的积极性

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自我服务,以及服务他人的愿望。比如:通过一些儿歌、故事让幼儿体会到的自我服务的乐趣以及生活自理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生活自理的积极性。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1.开展特色教学活动,让幼儿掌握生活自理的内容与方法。比如:开展好习惯之刷牙篇主题活动“我刷牙,我健康”,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并利用儿歌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式。

2.要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反复练习。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包括用餐、睡眠、盥洗、如厕等,其中包含了幼儿生活自理方面的诸多内容。因此,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性地创造一些条件,让幼儿反复练习,巩固其自理能力。比如:在进餐时,让幼儿自己吃饭;在进餐后,让幼儿自己擦桌子等。通过在一日活动中的反复练习,让幼儿更加熟练地掌握生活自理的能力。

3.利用游戏情境,巩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角色饰演、情境表演等一些活动形式,加强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比如:“给小熊穿新衣”“教小伙伴刷牙”“给小猫洗脸”等这些游戏活动,都可以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做好家长工作,积极与家长沟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是幼儿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和家长必须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沟通,做好家园合作,共育孩子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要转变传统的包办观念,放手让孩子成长,让他们从小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积极主动地为幼儿提供培养良好生活自理意识的机会。这样不但会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同时也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王春芝.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12):62-64.

[2]濮建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N].张掖日报,2011(06)03-04.

猜你喜欢

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培养
脑出血超早期强化降压对患者血肿扩大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