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财务报销系统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0-11-02于美萍
于美萍
【关键词】电子财务报销系统;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事业单位业务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支出以支出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向单位财务部门进行核销的方式就是财务报销。通常来说,财务报销中往往以签字制度为主要形式,报销过程中需要经过经办人以及验收和审批等流程才能得以报销。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能够显著提升事业单位经济业务透明度,也能够为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真实合理合法等性质给予保障。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子信息化和社会经济、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当前原有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财务报销形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影响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实效性,也不利于保障事业单位的稳定有序发展,所以为确保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质量,本文将分析事业单位管理中财务报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解决方式,借此保障电子财务报销系统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实效性发挥。
一、财务报销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报销凭证存在失真现象
财务报销凭存在失真现象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财务报销工作的常见问题,引发此种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缺失规范化的报销凭证管理。一些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填写财务报销凭证过程中,缺乏对规范填写凭证的指导,同时报销凭证造假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了信息填报和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也会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二)财务报销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
缺乏科学的财务保险管理制度也是现阶段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财务报销工作存在的一大问题。科学制度的缺乏,必然难以保障会计信息责任的落实和保证体系的健全、有效,也会使得在管理制度方面出现严重的漏洞,也会导致财务报销凭证失真问题的频繁发生[1]。此外,缺失科学的管理制度,也难以有效管理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一些会计人员会做出有悖会计原则的行为,这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顺利开展造成阻碍。
(三)财务报销审核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财务报销的方式仍然照搬传统,也就是由单位的一把手审批报销事务,以签字的方式进行财务报销工作,此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弊端,难以将费用支出和单位相关规定以及国家法律的符合性与否进行第一时间辨别。会计人员自身监督作用和职能的无法行使,使得单位经济管理财务报销管理处理方式只能是单纯的入账方式,加之一些事业单位针对会计业务专业了解较为缺乏,难以准确判断财务报销凭证的真实性。
(四)缺乏完善的财务报销监督机制
财务报销凭证失去了真实性的根本原因,是财务报销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而建立财务报销监督机制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出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职能,保证企业会计财务报销工作的有序进行。但是,事业单位作为国家下属部门单位,其会计监督工作往往是无法落实到实处的,甚至会受到单位领导的决策限制,导致财务报销监督机制的实际效果无法充分发挥。
二、财务报销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报销凭证审核及业务资金使用真实性监管力度
事业单位可从工作人员专业培训的定期组织方面加强力度,促使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等得以全面提高;事业单位还可以从工作人员管理、鉴别发票以及学习税收政策方面进行重点培养[2]。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财务报销工作具体开展时还可以要求工作人员重点审核涉及较大金额且同一单位多次使用的票据等,这部分票据内容涉及到培训费用、咨询费用、管理费用等,需要对开发票的单位进行核查,判断其是否在工商注册,是否将资金打入发票单位等信息,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借助走访等方式为财务报销票据的真实性给予保障。此外,因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凭证主要都是发票形式,所以应要求相应工作人员仔细甄别发票内容、商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以及判断是否存在实物与发票名称相符合,根据购买的数量以及实际业务的需要来进行判断,确定发票是否为真。如果出现弄虚作假,报假账等手段来骗取国家或单位资金的,审计人员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要严厉处理,坚决向上级报告或向纪检、司法部门移交。
(二)加强报账会计管理力度
报账会计管理力度的加强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财务报销的规范性也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此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首先,针对岗位责任制以及岗位竞争制等积极实行,借助此种方式确保报账工作人员责任以及竞争等意识得以不断强化,确保在事业单位優胜劣汰管理机制应用背景下,不断提升报帐会计工作能力。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对合理的奖惩机制加以利用,借此将报账会计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其次,事业单位还应对报账员实行监督制约和运用收付中心形式,制定报账会计监督管理机制,促使财务报销工作中报账会计法律以及责任等意识不断强化的同时,有效避免因报账人员自身思想和素质等因素而造成的假账错账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财务报销监督审核机制
对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财务报销工作来说,尤为重要的就是财务报销监督审核机制的健全建立。在财务报销监督审核机制健全建立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充分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责任与义务,通过线上电子财务报销系统实时记录和线下审核机制相结合,确保相互监督以及相互制约的良好局面得以逐渐形成,促使财务报销监督审核机制实效性的充分发挥[3]。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在会计工作管理力度方面进行不断加强。而从社会中介机构角度来说,应从自身监督职能方面进行不断强化,在自身法律和责任等意识有效培养的基础上,使自身经济监督审核作用在电子财务报销系统的辅助下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在多方共同努力的背景下,逐步且有效提升财务报销的规范性。
(四)创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现如今,财务管理体制创新成为了事业单位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借助电子财务报销系统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可以提高报销经济管理,并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有效竞争力。同时,财务内部控制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创立适合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目标,不断创新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以此推动财务内部控制改革。在当前时代中,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报销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体制创新更加有效。
(五)加强报销管控力度
事业单位领导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如电子财务报销系统使用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经济管理培训等,并鼓励管理人员参加相应知识的研讨会与专业交流会等。同时,也应督促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充分利用电子财务报销系统,进而提升报销管控的质量。在此过程中也必须加强管控力度,以促进报销管控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首先,应当使相关人员充分的了解报销管控的内涵和意义,借助电子财务报销系统仔细跟踪核实报销资金的走向。其次,应对事业单位报销总资金进度定期核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了解事业单位报销资金的具体动向,进而避免虚假报销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就是财务报销,其不仅与单位支出报销工作质量具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会对单位整体资产运行带来直接影响。基于此,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应对利用办公自动化管理来进行财务报销管理极为重要,不断完善自身财务管理机制和实现电子财务报销系统的高效运用,保障事业单位稳定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