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应用研究
2020-11-02范江玲
范江玲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微载体得以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各个领域,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结合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大力推动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文章基于“互联网+”视角,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内涵、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优化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1-0079-02 [收稿日期] 2020-07-08
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作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分享信息的全新渠道和互动媒体,不仅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对教育也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将其传统优势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抢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重要抓手。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调整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模式,以紧密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内涵
“互联网+”的内涵就是信息化,即各类信息在最大限度流动、共享和创造性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价值,它的本质就是信息资源的互通利用。由此可见,“互联网+”的“+”,既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1]。“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近几年来,互联网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思想政治教育由“面对面”的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转向“虚拟世界”跨时空的开放式、交互式的教育模式。
微载体是新时代伴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网络平台迅速发展而诞生的。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就是利用微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微博、微信、QQ、微电影、微公益和微课等传播途径向大学生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个性化、主动性学习的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运用现状探析
1.微载体传播内容繁而不精,监管缺失。微载体作为教学载体深受学生欢迎,它形式灵活、多样,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元,是大学生了解时政热点、关注国家大事的重要渠道,同时也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但是在利益驱使下,为了迎合用户群体的需要,有些信息发布者会发布大量良莠不齐、混淆视听甚至虚假的网络信息,以吸引用户群体的关注,提高热度。新时代大学生因缺少人生阅历和理论储备,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缺乏辨别能力和正确判断能力,容易被各种极端、错误思潮误导,一些不良信息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三观”的形成和发展。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舆论环境的复杂性,高校缺乏比较完善的网络监管设施,管理部门管理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制约了其实效性的提升。
2.微载体平台协调性差,利用率低。“微载体不强调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更强调知识的理解和传送,同时因其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更利于交流和广泛的研讨。”[2]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教育效果收效甚微。首先,有的高校不重视微载体教育模式,搞形式主义,微载体平台建设缺少技术支持,管理不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运用,形同虚设。其次,微平台内容单一、陈旧、枯燥,信息更新慢,缺乏吸引力,学生对平台的关注度和话题参与度较低。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仍习惯于使用传统载体,如讲座、校报、课堂教学等,微平台没有被作为教学常用工具和手段,其协调性差,利用率低。
3.微载体主体信息素质不高,前瞻性弱。当前很多高校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这方便了信息的承载和传递。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传媒素养欠缺,对微载体这一新生传播媒介的认知、理解和应用不足,对其功能和价值定位不明确,不能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微载体运用机制不够成熟,微载体指导老师很少有专职人员,多为一线专任教师或辅导员,网络信息技术欠缺,职责不清,不能熟练使用微载体;利用微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局限于课堂讨论、发布通知、公布重大事件和新闻等,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互联网+”时代微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思路
1.丰富微载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凝聚引领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有教育活力,才有教育质量”的意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明确追求目标,才能使教育更具活力。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而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微平台却难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高校要整合教育资源,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微电影、微视频等大学生喜欢的微载体模式,引导学生自主、互动学习,从而打破传统课堂模式的束缚,不断拓展和延伸微载体的领地,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2.完善微载体监管体制,强化权威性。“网络社会人际互动的陌生性、流动性、异质性、多元性、隐匿性、符号性、短暂性等复杂社会形态特征使得基于传统简单实在社会的非正式控制难有作为。”[3]如何防止微载体在运用过程中的负面影响,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高校应该增强阵地意识,加强对信息传播的管理,建立健全微载体的监管体系,控制信息源头,当好网络信息的“把关人”,确保微载体发布信息的准确性,以正本清源,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要做好干预校园传播不良信息扩散的防范工作,努力构建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协同线上线下两个领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止,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减少微载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高微载体的可控性,强化微载体的权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规范大学生言行,帮助大学生树立网络法制意识,真正使微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用。
3.加强“微团队”建设,提高实效性。一是微载体内容和形式的提升与创新。“微团队”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微平台”的认知与操控是重要影响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守好渠种好田,更要育好人。二是建立一支专业的传媒队伍,或者对教师、辅导员等微载体使用者进行专题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对微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的认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使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引导其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微载体。三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比较关注的网站、热点问题、网络热词等,并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引入教学中,有效整合网络资源,使大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更多的获得感,从而提升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宝君,刘静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114-119.
[2]纪研.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6):678-681.
[3]陈敏.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机制探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