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020-11-02季江燕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7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目标方法

季江燕

摘  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行下,有效教学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减轻学习学习负担,有效教学是教师课堂上行之有效的手段和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是有切实的教学目标,合适课堂的教学方法,对教材和学生充分地发掘与分析,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目标;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得到进步或发展,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把学生的学地过程与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结合起来,实现有效教学。

一、开展有效教学需要扎实地备课

备课是对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地要求,结合手中的教材与实际生活,认真剖析教材,在教学系统中研究教学重点与难点,设置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设计教学情景,教师提出有效问题,并对学生提出有效的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扎實地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的过程,是寻找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讲授《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教学过程如下:(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式各样钟表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热情;(2)小组内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钟表实物,比较一下钟表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3)小组讨论,找到钟表的相同点。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充分钻研,在课堂上通过一步步有效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面对着众多的学生,他们的思考方式与教师肯定有所不同,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教学互动,实际课堂上会出现与教案或教学设计不相符的情况,所以教师授课前需要熟悉自己的教案,一方面进一步熟悉授课内容,另一方面及熟悉授课思路和整体框架,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在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情况下,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利用教学智慧完成有效教学。

二、开展有效教学需要深入了解学情

我国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其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同时,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又不尽相同。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同、生活、知识经验不同、性别不同、兴趣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意志品质等等。因此,实施有效教学需要深入了解学情,做到心中由学生,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方法、情景设立都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学的有效。要让学生学的有效最重要是,教师发现学生们的兴趣和闪光点,在教学中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例如,特级教师纪晓村教师在教授《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充分了解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创设了“猴子摘桃”“猴子请客”“动物骑车”“动物比赛”“给动物送信”等丰富多彩的童话教学情境,既将学习内容融教学情景之中,又做到了情境教学目标一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融入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高涨饱满,学习自然有效。教师的教师为了学生的学而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所以实施有效教学必须要深入了解学情,让学生学的有效。

三、开展有效教学需要精心完善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需要教学设计直指教学目标,不可设计复杂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处于“云里雾里”,教学设计应辅以精心的教学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授课时,先将一张长方形纸分成了两份,一份大一份小,然后他分给了两个同学。接着提出问题:“你们想说什么呢?”这时,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其中的一张纸是属于原来的长方形纸;还有的学生说,新纸不属于原来的长方形纸。他们各抒己见,讨论得很热烈。但是教师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不得而知,学生足够投入,课堂气氛也很热烈,但是教学效果不得而知。所以,教的教学设计必须精心完善,辅以有效的思维发散型教学问题,否则,有效教学有效性将大打折扣。教学设计首先能够讲清基本知识,知识的传授必须准确无误,不犯基本型知识错误,教学设计中选题要精,讲题要准确、清楚,让学生能听懂、听明白;其次,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讲透,教学设计一方面需要考虑选题的经典性,知识面覆盖的广泛性,教师讲透题,能够学生触类旁通;最后,教学设计能够教师讲活,教师利用精心的设计和自身的特长,游刃有余地调节课堂节奏,交接课堂气氛,让学生爱学、学懂、学通。

四、开展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课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教师对课堂上教学过程后的整理、自我监督和反馈,及时的经验总结和不足的记录,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抓住课堂上出现印象深刻的,有启发的环节,教学智慧,或者教学不足甚至失败,来反复的推敲、反思,向老教师及时请教,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反思的教师对每节课,每天的教学反思、持续学习,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积累,通过批判性的眼光和建设性的思维重新审视教学流程,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一些教学现象,明优缺,知得失,谋求改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一定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经济、社会、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下,教师需要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效,让学生学得更有效,就需要学习更新的教学理论,认真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情,通过教学设计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效落实,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把课堂高效性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鹏.浅论基于新型数学观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J].农家参谋,2019(05):169.

[2]窦银芳.浅论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J].学周刊,2018(22):73-74.

[3]杨志荣.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技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6):67.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目标方法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