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在班级管理中的尝试
2020-11-02王学民
王学民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利用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积极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使其成为应该成为的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人和人存在一定差别,但是学校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就导致教师容易把上课表现和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最主要标准,使得学生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成绩和守纪上,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不客观的。班主任只有发掘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才能在班级管理工作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发掘学生闪光点
就像世界上找不出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学生学习很棒,自控能力非常强;有的学生表达能力特别强,善于组织各种活动;有的学生社会经验很丰富,能帮同学和老师做很多事;有的学生善于打篮球,能在篮球赛中为班集体争光;有的学生多才多艺,在联欢会和学校的文艺活动中大显身手等。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发掘和记忆学生的这些闪光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和组织活动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优势与特长。这样,有了大量的人员储备,可以很容易把事情做好,而且发挥学生的优点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笔者所在的技师2班一共有15位学生。其中,有4位学生在外面打过工,社会经验较多,所以买水、买工具等事物大都交给他们几个来办;有两位学生会乐器,在联歡会和红五月歌咏比赛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特长,争得了全院第一的好成绩;有两位学生会武术,所以让他们两个进行武术表演;有一位学生唱歌很好,让他做了主唱;有一位学生特别喜欢组织各种活动,每次遇到组织活动都由他来进行;有一位学生书法不错,在艺术节和红五月上展示了他的作品;有一位学生特别认真负责,让他负责每天的值日工作,做得很好;有两位学生做事特别积极主动,非常勤奋,就给他们经常安排一些事做,为班里做了很多贡献;还有一位学生画画很好,班里的板报他每次完成的都又快又好。笔者把这些学生根据各自优势和特长进行充分利用,做到了人尽其才,并且经常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笔者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很自信,做事比较积极主动,表现自己的愿望也都很强烈,班里的工作好做多了。
共同实现班级目标
有句名言: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而不是指指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各个学校考高中无望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相对较弱,要么学习习惯不好,要么有厌学情绪。如果班主任还是把主要目光只放到学习上来严格要求他们,那么注定要经常失望。实际上,经过笔者多年的经验,中职学生也是人才聚集。就拿笔者班里的15个人来说,表达、体育、学习、组织能力各种人才都有,做起事来效率很高,学生们积极性也非常高涨。因此,笔者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特别注意发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平时加以重点利用,做到人人有事做,做好有表扬。这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比较强。
笔者几乎每天都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只要某位学生表现较好,笔者就及时进行表扬。受到表扬的学生大多乐于表现自己,对自己所做的事是积极的。特别是在班里有重大活动的时候,班主任的表扬和鼓励更能促使班集体更加团结,学生的干劲更足,更容易实现班级目标。有人说,赞美和鼓励,能使白痴变天才;否定、批评和讽刺,可使天才成白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要相信学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象地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对待学生,我们要真心诚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对哪个班干部不满意,要么快刀斩乱麻及早换掉,要么就消除疑虑,努力加以利用。中职学生的心理是比较敏感的。老师对他的感觉和评价是什么样的,他总是能感受到一些。老师的一些言行更能暴露一些对他的真实态度,所以不信任是很难掩盖的,这样对他的伤害更大。所以,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真心实意地为班里服务,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的绝对信任,让学生得到强烈的认同感和价值感,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能动性。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用。如果一个班干部不信任老师,那么他怎么能为老师付出很多呢?因此,只有放下偏见,敞开心胸,多接纳不同人的反面意见,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利于对不同人才的利用之道。
激励、唤醒与引导
一个能够张扬学生个性的班集体,一个能够不断表扬学生和激励学生的班集体,大部分学生也会变得自信,变得个性张扬。因此,必须有强有力的班规来约束学生,让他们除了自信之外还有规矩,一切都有章可循,绝不可以胡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精神。总之,教师的教学技巧不在于传授学生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引导。教师就是要积极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潜力,对他们的优缺点都加以引导,让他们步入到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人生变得更精彩。
(作者单位:北京轻工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