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马援和将军坝
2020-11-02高璐瑶
高璐瑶
将军坝,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水利风景区的中部,是花园口险工90号坝,也是花园口险工的主坝,坝長120余米,根石深达23米,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中根石基础最深、最牢的一道坝。
将军坝前的伟大号召
据史料记载,将军坝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在此修建了一座将军庙,庙址就是今天的花园口引黄供水闸址处,是历代百姓祈祷黄河安澜的精神圣地。1991年2月11日,江泽民总书记曾来此坝视察黄河。2007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黄河时,在此眺望91号坝上的历史洪水水位线。2009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也来到将军坝上,一睹黄河安澜之姿。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
降伏洪波的伏波将军
将军坝中将军的原型,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名将马援。《后汉书·马援传》文:“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年少孤儿的境遇对他而言是一种激励和磨炼,为其后来建功立业奠定了坚毅的品格基础。
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交趾郡(中国古代地名,秦朝以后设“交趾郡”,今越南河内一带)叛乱,部族首领雒将的两个女儿征侧、征贰聚众造反,抗拒东汉王朝的统治,周边的九真、日南等郡群起而叛,占据了60多座城池,征侧自立为王。38年,光武帝刘秀令伏波将军马援、楼船将军段志率2000艘楼船、2万将士南下平息交趾之乱。汉军兵威已振,势如破竹。次年五月,马援大捷,顺利击败征侧、征贰,保卫了祖国西南边陲的安定。据《后汉书·马援传》记:“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马援不仅英勇威猛、骁勇善战,而且体察民情,抚境安民,“援所过辄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他每攻取一县一郡,即废止苛政,修缮城池,兴修水利,造福于民。
任职期间,马援在当地推行了诸多惠民政策,如建立法度以正其规、开通运河兴修水利、修建道路鼓励农耕等,这些措施深得民心。马援曾疏凿过横州附近的西江水域,使滩涂化险为夷,舟船免于覆溺。唐代莫休符著《桂林风土记·灵渠》,写道:“相传日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开川潜济,水急曲行回互,用遏其冲,节节斗门以驻其势。”宋代乐史《秦凿渠》记载:“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开湘水为渠六十里,穿度南城流者,是因秦旧渎耳。”马援对水利工程的贡献出现于多处古迹之中,又因其被封为伏波将军,后世百姓取其“伏波制浪”之意,兴建庙宇,祀以为水神,以保水稳民安。
慷慨多志的精神领袖
伏波将军马援功成之后没有居功自傲,反而和平常一样行事低调,谦卑有序。《后汉书·马援传》文:“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惭。”马援的弟弟马少游非常反对马援的做法,认为其兄放荣华富贵不尽取是自讨苦吃,但马援却认为,高尚之人应该不以温饱为满足而追求富贵,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下泽车”典故的由来。面对自己的丰功伟业,马援没有恃功而骄,反而认为“被蒙大恩”,将成绩归功于集体,表达出“且喜且惭”的心态,伟人如斯,伏波甚善。
在文人墨客中,马援的光辉事迹和高尚品德经常被传扬歌颂,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经伏波神祠》云:“乡园辞石柱,筋力尽炎洲。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思与感悟。诗圣杜甫在《奉寄别马巴州》诗中写道:“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认为马援的功业可与萧何辅佐刘邦相媲美。清代诗人陈法的《清浪滩拜马伏波庙》写道:“欲扫蛮烟愿未酬,南征一曲怨壶头。丈夫裹革寻常事,休念平生马少游。”另一个著名的典故“马革裹尸”也来源于此,马援曾说,男儿应该勇敢无畏地战死在边疆荒野之战中,而不用棺材敛尸,烈士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便已足够,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这种大无畏英雄气魄令人动容。
治河安澜的信仰传承
将军坝上的将军雕像,不仅让我们一睹英雄豪杰的风姿,更寄托着黄河儿女对英雄的怀念和敬仰之情。百姓期盼黄河岁岁安澜,治黄人也期盼能像伏波将军一样面对洪涝干旱所向披靡,勇保国泰民安。伏波万里,民安万代。从伏波将军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看到了为民忧思的初心使命,看到了治水有方的智法巧思。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道:“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新时代赋予了河南治黄人新的历史使命。在永葆安澜的新征程中,治黄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治黄工作者。重任在肩,使命必达。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中,黄河人笃定实干,砥砺奋进,努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贡献黄河人的大爱、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