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水平对物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VAR模型和门限效应的实证分析

2020-11-02

关键词:总成本门限物流业

程 林

(南通理工学院商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2)

标准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支撑,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物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依赖和要求逐渐提高,而标准和标准化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的作用逐渐呈现出来。研究表明,标准存量每提高1%,我国物流业产出将增长0.203 621%,高于专利投入和劳动投入对物流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仅次于资本投入对物流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这说明物流标准对物流业绩效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2]。截至2018年6月,我国已颁布的现行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目录共计1 093项,比上一年新增90项。同时,截至2017年底,除第三方物流企业外,已完成试点的城市的各类企业平均物流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24.2%,与试点展开前的35.4%相比下降31.6%,而城市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5个百分点,可见物流标准化对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标准化能够推动物流业组织方式创新以及产品服务的拓展,从而推动物流业物流效率提升和物流业供给能力的提高,是保证供应链管理稳定与高效实施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物流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国际贸易和物流业走出国门拓展国际物流市场的重要保障[2]。

目前,物流标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标准化建设以及标准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方面,对物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较为鲜见。因此,本文以物流业绩效为研究样本,运用VAR模型研究物流业标准化水平对物流业绩效及物流成本费用的影响,以探索物流标准化水平是否有助于物流业降本增效,同时运用门限回归模型测算标准化对我国物流业绩效的门限效应,以期为物流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

一、基于VAR模型的标准化助推物流业降本增效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测算

1.物流业绩效。绩效测算方法适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的多目标决策单元,允许因单位的不同而改变,而无需考虑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能全面地测算物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最大程度地保证客观性[3]。物流绩效的测算指标选取方法较多,于丽英等、钟昌宝等和李玥等选取物流业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指标作为物流业绩效评价中的投入指标,选取货物周转量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来衡量物流绩效的产出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业绩效的影响[4-6]。

本文借鉴前人做法,选取物流业1994—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物流业绩效进行综合测评。其中投入变量主要包括物流业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劳动力投入采用大多数学者的做法,以物流业从业人员数量代替,物流业资本投入以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代替,运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平减,同时采用目前比较主流的“永续盘存法”计算资本存量,折旧率采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平均折旧率5%。产出变量选取能够反映物流业真实情况的物流业增加值和货物周转量来衡量。其中物流业增加值采用以上年为100的指数进行处理。本文运用DEAP2.1软件对我国1994—2017年的物流业绩效进行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1994—2017年物流业效率测算

2.物流业标准化水平。有学者认为,标准化水平的衡量应从标准的数量、标准化工作投入、标准化效益、标准的适用性、与国际标准的比较情况以及国家科技水平六个方面来定量衡量[7]。但本文认为,物流业标准化水平的测量应主要从物流标准化经济效益出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施标准化的投入方面,二是标准实施后给企业或行业带来的节约量。从物流业的投入产出角度来说,标准化投入包括标准数量的存量以及制定标准时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标准化产出则包括物流业增加值以及能反映物流业消耗效率的物流总成本及费用等,称之为物流业总费用。但是由于数据获取有较大难度,所以目前物流业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大多选取产业标准的存量作为标准化水平的衡量指标。本文借鉴叶萌学者的做法[2],采用物流业标准存量的对数形式(lnstd)作为物流业标准化水平的代理变量(表2)。

表2 1994—2017年我国物流业标准化水平

3.物流业总成本。物流业总成本是实现物流需求所必须的全部开支,是有效管理物流过程的关键,也是物流业绩效提升的主要体现,其主要由运输成本、保管费用、管理费用三部分组成。物流业总成本越低,说明物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效率越高;反之说明物流业运营效率较低,技术、管理水平低下。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选取我国1994—2017年物流业发展数据,原始数据来自《物流统计年鉴》《物流标准目录手册2018版》以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部分物流业数据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数据代替,运用各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出。为了便于各指标之间的对比,将物流总成本变量、标准化水平进行对数处理。各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3。

表3 VAR模型变量描述性统计

(三)VAR模型的构建及脉冲响应分析

本文在进行模型构建前对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以防出现伪回归现象。采用ADF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物流总成本在10%显著性水平下(含趋势和截距项)为平稳序列;标准化水平、物流绩效两个指标为一阶单整序列,分别在 5%、1%水平下为平稳序列。随后根据信息准则选取最优滞后2期进行模型估计,并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模型存在2个协整关系,表明lnwco、lnstd、wlp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可知,标准化水平在1%显著性水平下是物流业绩效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不是物流业总成本的格兰杰因果原因;反过来物流业绩效在1%显著性水平下是标准化和物流业总成本的格兰杰因果原因;物流业总成本在1%显著性水平下是标准化水平和物流业绩效的格兰杰因果原因。VAR模型稳定性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特征根都在圆内(图1),说明模型稳定。然后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以探索标准化水平对物流业绩效与成本的影响。

图1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AR图

图2反映了标准化水平对物流业绩效和物流业总成本的脉冲影响。当给标准化水平1个单位的正向冲击时,物流业总成本在第1期处于最低值并逐渐上升,并在第6期达到最高,之后便保持平稳下降状态。这说明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在短期内并不能达到降低物流业总成本的效果,但是从长期看其能够降低并且稳定物流业总成本保持不变,进而说明标准化水平的提升能够对物流业的操作及管理水平保持可持续平稳状态起促进作用。而当给标准化水平1个单位的正向冲击时,对物流业绩效的影响在前2期内是处于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在3—4期内则处于负向作用,第4期达到最低,之后便始终保持平稳态势。这说明物流标准化水平对物流业的绩效能产生立竿见影的促进效果,但随着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企业对标准的相关投入加大,导致短期的回落调整,之后便保持平稳态势。

(a)lnstd对wlpi的响应

综上所述,从物流业总成本及物流业绩效两个方面看,标准化水平对其的影响在短期内都是正向促进作用,即在短期内提升物流业绩效的同时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等标准化投入而成本增加,从长期来看,标准化水平能够降低物流业总成本并维持物流业绩效长期平稳态势,对物流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门限效应模型的标准化水平对物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保证物流业各要素能够发挥最大效率的基础性和关键性要素,而固定资产是物流业发展和升级的物质基础。考虑到各变量之间可能产生的非线性影响,故本文以劳动力素质、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为核心解释变量,以标准化水平为门限变量,故本文采用门限分析法以劳动力素质、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以标准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验证人力资本、物流业固定资产对物流业绩效的影响。为了避免传统门限分析方法的主观性,利用“门限回归”模型,从样本真实数据出发,设标准化水平为门限变量,运用统计学手段对门限值进行检验及估计,建立门限回归模型

wlpi=α0+β1edu(std<γ1)+β2edu(std≥γ1)+

∑λcontrols+ω0

(1)

wlpi=α1+β3fdir(std<γ2)+β4fdir(std≥γ2)+

∑λcontrols+ω1

(2)

式中,γ为满门限值,wlpi表示物流业绩效,edu表示劳动力素质水平,std表示物流业标准化水平,fdir表示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controls表示全部的控制变量。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1.被解释变量。选取物流业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数据由第三部分测算得出,由物流业综合效率代替。

2.解释变量。同时选取物流业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资本作为解释变量,考察在标准化水平变动情况下其对物流业绩效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本使用我国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物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lnedu),按照文盲受教育年限为1年、小学受教育年限为6年、初中受教育年限为9年、高中包括中专受教育年限为12年、大学及以上受教育年限为16年计算,并做对数处理;固定资产资本(fdir)以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比例来计算。

3.选取标准化水平(lnstd)作为门限变量,同时借鉴大多数学者的做法,选取物流业资源综合利用率(weqr)、外贸依存度(ope)和技术创新(ip)三个物流业内外部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物流业资源综合利用率选取我国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五大运输方式的货运总量与里程之比,采用熵权TOPSIS法,较为客观地衡量我国物流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外贸依存度采用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代替;而技术创新采用历年专利授权量代替,进行对数处理。指标数据来自1994—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Eviews 10软件,借鉴Bai和Perron对变量门限效应的检验和模型估计方法,以物流业综合效率(sec)作为被解释变量对模型(2)进行估计,检验标准化(lnstd)在劳动力素质(lnedu)和固定资产投资(Fdir)对物流业绩效的影响中是否具有门限效应。表4为标准化水平在劳动力素质和固定资产对物流业绩效影响中的门限检验。结果显示,标准化水平在劳动力素质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业综合效率的影响中,具有门限效应,并且有两个门限值,将物流业标准化水平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且门限值分别为4.394、6.497和5.460、6.497。

表4 门限效应检验结果

表5为劳动力素质对物流业绩效的影响中标准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的计量回归结果。结果显示,在劳动力素质对物流业综合效率的影响中,两个门限值将物流业标准化水平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且不同的标准化水平档次劳动力素质对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劳动力素质对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随着标准化水平的提升而出现显著的双门限效应。当标准化水平处于第一个门限值4.394以下时,劳动力素质对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系数是0.1430,在5%显著性水平下影响显著;当标准化水平到达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之间,即4.394≤std<6.497时,劳动力素质对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系数是0.152 5,比第一个门限值时的影响系数增加了0.1,说明随着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劳动力素质对物流业的综合绩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当标准化水平到达第三门限值6.497时,标准化水平对物流业综合效率的影响系数为0.147 1,下降0.005 4,稍微下降,且都在5%显著性水平下影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仍处于初中阶段,处于较低水平。同时,物流业的标准化亦处于初始阶段,标准化意识不强,标准化面较窄。在此情况下,物流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会带动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提高劳动力素质能够提升物流业综合效率。但是随着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物流业正处于从劳动力密集型向集约型的现代物流转变,物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渐对较低劳动力素质产生了挤出效应,导致劳动力素质对物流业综合效率的影响有所下降。

表5 标准化水平的门限效应回归结果

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业综合效率的影响中,不同的标准化水平档次、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当标准化水平处于第一个门限值5.460以下时,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系数是0.291 1,在5%显著性水平下影响显著;当标准化水平到达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之间(4.394≤std<6.497)及第二门限以上时,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大幅降低并呈负向关系,说明随着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业综合绩效的提升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1.标准化水平与物流业绩效、物流业总成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在短期内并不能达到降低物流业总成本的效果,但是从长期看能够降低并且稳定物流业总成本,进而说明标准化水平的提升能够促使物流业的操作及管理水平保持可持续的健康状态;而物流标准化水平对物流业的绩效能产生立竿见影的促进效果,但随着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企业对标准的相关投入加大,导致短期的回落调整,之后便保持平稳态势。

2.标准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在劳动力素质对物流业综合效率影响的过程中存在双门限效应,且在标准化水平的影响下,劳动力素质对物流业综合效率的影响呈正向促进作用。但随着标准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劳动力素质对物流业综合效率的影响在第二门限值之前是逐渐提升的,而在第二门限值之后有所下降。在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业综合效率影响的过程中,标准化水平同样存在双门限效应,且随着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业综合效率的影响由呈正向促进作用向负向阻碍作用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仍以公共设施投资为主,加之物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不足,且存在固定资产多元化、标准化程度较低的现象,导致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标准化的耦合协调度较差,发挥不了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绩效的积极作用。

(二)政策建议

1.完善物流业标准化体系的构建。现行物流标准化体系中重复、相互矛盾和难以衔接的标准较多,各部门建立的标准体系之间协调性差,且反映市场销量提升需求的技术标准数量相对不足,物流业核心领域和新兴领域标准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建立以国家为指导、以行业为主导的标准体系,完善物流业标准化体系,成为物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2.优化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在推广物流业标准化的同时,需要对支持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基础设施或固定资产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以物流业标准体系为指导、以推进物流业标准化建设和提升物流业标准化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优化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主要路径。

3.提升物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标准化意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和专业化的劳动力。行业标准化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力。所以提高物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是行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提升企业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是提升物流业标准化水平的前提。

4.促进标准化水平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物流业应注重标准化与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虽然标准化对物流业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盲目提高物流业标准化的投入,而要注重打造发展、制定和执行标准的技术吸收和推广环境,强调物流业各影响要素的发展水平与标准化发展水平的协调性,提高标准化与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协同程度,发挥标准化的最大效能。

猜你喜欢

总成本门限物流业
基于规则的HEV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调查
随机失效门限下指数退化轨道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VoLTE感知智能优化
基于Neyman-Pearson准则的自适应门限干扰抑制算法*
数据驱动下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煤化工生产企业成本管控的思考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宝鸡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