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仁汤联合温针灸对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11-02张志伟叶宝飞

中成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桃仁股骨头例数

张 岩 张志伟 叶宝飞

(海南省中医院骨一科, 海南 海口57000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病症,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其临床治疗方式多样,常见的有置西医换股骨头术,但其费用昂贵,而且不适用于老年患者,无法满足临床需求[1]。中医根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骨痹” 范畴,治疗时主要遵循活血化瘀、补肾壮骨原则[2]。

研究表明,股骨头坏死的骨组织修复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型态生成蛋白(B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有关[3]。温针灸能温经散寒,祛湿通络[4],而本研究自拟汤剂桃仁汤具有益气固本、强筋健骨等功效,将两者联用符合传统中医思想,理论疗效较好,但缺少临床数据支持。因此,本研究探讨桃仁汤联合温针灸对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 年5 月至2019 年7 月收治于海南省中医院骨一科的80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1 例;年龄41~75 岁,平均年龄(66.0±5.2)岁;病程4~8 月,平均病程(5.45±2.44)月,而观察组男性27 例,女性13 例;年龄40~75 岁,平均年龄(65.7±5.0)岁;病程4~8 月,平均病程(5.43±2.43)月,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符合《实用微创骨科学》[5]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定义,中医符合《骨科疾病诊疗指南》[6]骨痹证型。

1.3 纳入标准(1)符合“1.2” 项下诊断标准;(2)经影像学确诊,生命体征平稳;(3)近1 个月内未服用镇痛药物;(4)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1)合并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肌肉或神经系统疾病;(2)合并恶性肿瘤;(3)合并心、肝、肾等功能障碍;(4)不适宜采用本研究用药。

1.5 治疗手段 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患者取侧卧位,穴位消毒后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7]针刺居髂、环跳、环中、阳陵泉、绝谷,强度根据患者耐受力决定,每个穴位行针1 min/次;取长度2 cm、直径1 cm 的艾段插在针柄上,点燃,燃烧1.5 cm 后起针,共10 次,每次间隔休息2 d,持续2 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仁汤,组方药材桃仁、川芎、赤芍各15 g,杜仲、续断、怀牛膝各30 g,熟地24 g,当归12 g,红花10 g,制川乌9 g,制草乌、甘草各6 g,随症加减(疼痛加重者,加全蝎、蜈蚣各6 g;湿邪较重、肢体重浊者,加苍术、独活各7 g;气虚乏力者,加黄芪、党参各10 g),水煎煮,每次1 剂,每天2 次,早晚饭前1 h 服用,持续2 个月。

1.6 指标检测

1.6.1 中医证候评分 参照《不孕不育中医治疗学》[7],主症为腹股沟、臀部、大腿部位关节痛,髋关节活动受限;次症为舌质暗,边缘瘀点,脉弦涩,根据病情轻、中、重程度,主症分别计为2、4、6 分,次症分别计为1、2、3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6.2 CT 复查 参照《骨科疾病诊疗指南》[6],在旋股外动脉开口处作水平线,与股骨大粗隆下缘连接,而股骨头下缘与股骨大粗隆下缘连接,计算上述3 条径线上的血管数量。(1)明显修复,血管数量增加70%~94%;(2)部分修复,血管数量增加30%~69%;(3)无修复,血管数量增加低于30%;(4)加重,血管数量减少超过30%。总修复率=[(明显修复例数+部分修复例数)/总例数]×100%。

1.6.3 血清TGF⁃β、BMP、VEGF 水平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各4 mL,送至检验科分层,取血清,ELISA 法检测TGF⁃β、BMP、VEGF 水平[5],相应试剂盒购自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操作。

1.6.4 VAS 评分 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8](VAS)评价疼痛程度,以一条10 cm 线段表示,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在上面画线条,线条越长,疼痛越严重。

1.6.5 关节功能评分 治疗前后采用Harris 评分量表[8]评价关节功能,包括疼痛程度、髋关节活动范围、畸形情况、日常活动情况、影像学进展状况5 个部分,得分越高,关节功能越差。

1.6.6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期间观察2 组肿胀、出血、腹泻、失眠(或嗜睡)情况,计算其发生率。

1.7 疗效评价 参照《骨科疾病诊疗指南》[6]。(1)显效,中医证候评分降低70%~94%;(2)有效,中医证候评分降低30%~69%;(3)无效,中医证候评分降低30%以下。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2 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n=4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CT 复查 观察组总修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 组CT 复查比较[例(%), n=40]

2.4 血清TGF⁃β、BMP、VEGF 水平 治疗后,2 组TGF⁃β、BMP、VEGF 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GF⁃β 水平降低(P<0.05),BMP、VEGF 水平升高(P<0.05),见表4。

表4 2 组血清TGF⁃β、BMP、VEGF 水平比较(, n=40)

表4 2 组血清TGF⁃β、BMP、VEGF 水平比较(, n=4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5 VAS、关节功能评分 治疗后,2 组VAS 评分降低(P<0.05),关节功能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5。

表5 2 组VAS、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n=40)

表5 2 组VAS、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n=4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6 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观察组相对更高,见表6。

表6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n=40]

3 讨论

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温通” 为主。温针灸是将艾绒在穴位上温灸、灼烧,借助其热力与药物作用协同调节脏腑经络,从而达到畅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9⁃11]。本研究选取艾段,灸火温而不燥、润能通经,燃烧艾绒热力较温和,可渗透皮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2⁃13]。

桃仁汤中桃仁、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制川乌、制草乌有着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等功效,续断、杜仲、怀牛膝主要发挥补肾壮阳、益气固本作用,热地、当归、赤芍可补血益气[14⁃16],全方共奏活血化瘀、益气固本、补肾壮阳之效。

本研究将温针灸与桃仁汤联合应用于治疗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现观察组(桃仁汤联合温针灸)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单用温针灸),总有效率、总修复率也更高,提示针药联用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17]。BMP 属于TGF⁃β 家族中的亚家族,能引诱分化前间充质细胞逐渐向软骨细胞、成骨细胞靠拢,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血管化营造一个有利环境[18];VEGF 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和新生血管生成,有助于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及创面愈合[19],本研究发现观察组TGF⁃β 水平、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BMP、VEGF 水平关节功能评分及更高,提示针药联用有利于改善血清TGF⁃β、BMP、VEGF 水平和关节功能,降低疼痛。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艾灸能维持人体微循环,提高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故本研究中2 组均未新增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桃仁汤联合温针灸可有效改善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症状及血清TGF⁃β、BMP、VEGF 水平,降低疼痛,恢复关节功能,而且不良反应较小。但中药复方成分复杂,而药理研究主要是根据临床疗效进行推断,故分析桃仁汤治疗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确切有效成分需要完整的实验依据,并注重于药物作用靶点及动物实验。另外,本研究所检测的中医证候评分主观性较强,存在一定局限,今后将寻找更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

猜你喜欢

桃仁股骨头例数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桃仁和酒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嘴唇干裂用桃仁
嘴唇干裂用桃仁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