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剂拌种、喷雾对小麦黄花叶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2020-11-02侯慧颖张亚丽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药剂拌种水剂防治效果

侯慧颖, 杨 锋, 张亚丽

(驻马店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小麦黄花叶病(Wheat yellow mosaic,WYM)是由土壤中的禾谷多粘菌(polymyxagraminisLed.)携带的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bymovirus,WYMV)引起的一种小麦病毒病[1-4],近年来在驻马店市各县区广泛发生,流行程度逐年加重,对产量影响较大,一般病田减产10~40%,重者损失60%以上,甚至造成死苗绝收[5]。对驻马店市及周边地区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小麦黄花叶病土壤传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秋苗期侵染,早春发病,播种出苗期的降雨量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差异极显著,在防治上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发生期有效防治药剂较少,是制约病区小麦黄花叶病有效控制的瓶颈,为此,驻马店市植保站承担了市财政局小麦黄花叶病治理项目,按照项目要求,安排了小麦黄花叶病药剂拌种和喷雾防治试验。

1 试验的基本情况

1.1 试验药剂 ①0.135%赤·吲·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市售;②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沃生),市售;③30%噁霉灵水剂,市售;④8%宁南霉素水剂,市售;⑤5%氨基寡糖素水剂,市售。

1.2 病情(严重度)分级方法 0级:植株无症状;1级:植株矮缩不明显,轻度花叶,条纹坏死斑不明显,叶片不黄化或少数黄化;3级:植株矮缩不明显,轻度花叶,条纹坏死斑明显,叶片黄化明显;5级:植株轻度矮缩,花叶明显,条纹坏死斑占叶面积1/2左右,叶片黄化严重,少数枯死,分蘖黄化矮缩;7级:植株明显矮缩,严重花叶,条纹坏死斑占叶面积3/4左右,心叶细弱扭曲或呈缩顶状,部分叶片和分蘖枯死;9级:植株严重矮缩,大部分叶片和分蘖枯死或整株枯死。

1.3 药效计算方法 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9)×100;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指-防治区病指)/ 对照区病指 ×100。

1.4 调查方法 病情调查,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50株,按病株严重度分级记载。产量调查,在小麦收获前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1m2,计算亩穗数,每点随机取10穗调查穗粒数和千粒重,计算产量和增产效果。

1.5 试验期间天气状况 拌种试验期间(2016年10月中下旬降水量137.8mm,平均气温14.7℃)平舆县雨水偏多,湿度偏大,温度偏低,日照不足,对正常出苗有一定影响;喷雾试验期间(2017年2月中下旬降水量23.0mm,平均气温10.1℃)平舆县雨水偏多,湿度偏大,温度正常,日照充足。第1次施药(2月16日)为多云天气,温度7~20℃,第2次施药(2月24日)多云,温度0~13℃,不受天气影响。

2 药剂拌种试验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择平舆县李屯镇李屯2组宋永学的麦田,0.18hm2,南北走向,南北长120m,东西宽15m,南北端均靠路。前茬为花生,地势平坦,土质砂姜黑土,土壤肥力中等(全氮0.98g/kg,有效磷22.5mg/kg,速效钾116mg/kg),均匀一致,有机质含量17.8g/kg,PH值5.8,播种期阴雨较多,土壤相对湿度90%以上,土壤偏湿,每667m2施肥量为NPK15-15-15的复合肥50kg+尿素10kg,小麦播种期为2016年10月20日,播种量为14kg/667m2,小麦品种为泛麦803,基本苗22万/667m2,密度均匀,12月下旬小麦黄花叶病开始显症,2017年1~2月份发病普遍较重。

2.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0.135%赤·吲·芸苔(碧护)1g拌5kg种子;处理2: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沃生)50g拌10kg种子;处理3:30%噁霉灵水剂5mL拌10kg种子;空白对照(不拌任何药剂)。不设重复,小区面积466m2(南北长97m,东西宽4.8m),南端留20m长作对照,之后从东边开始,向西依次排列三个处理,北端留3m长保护行(图1)。

图1 药剂拌种田间设计示意图

2.3 试验方法 施药方法:在播种前按各处理农药用量,加入常规拌种农药,每10kg种子用40%辛硫磷乳油20mL+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亮盾)20mL,加水300mL,使用旋转式拌种机进行拌种,拌种后装袋5h以后用播种机按处理区播种。调查时间:在3月上旬调查防治后病情,计算防治效果,小麦收获前调查小麦产量三要素,计算产量。

2.4 防治效果 不同药剂拌种处理对小麦黄花叶病表现出不同的防治效果,以0.135%赤·吲·芸苔(碧护)1g处理5kg种子防效最高,为45.40%,明显高于其他药剂,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沃生)50g处理10kg种子和30%噁霉灵水剂5mL处理10kg种子的防效分别为18.17%和13.01%,防效较差(表1)。

表1 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病情调查和防治效果

2.5 增产效果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以0.135%赤·吲·芸苔(碧护)1g处理5kg种子的增产效果最好,为20.90%,其次是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沃生)50g处理10kg种子,增产效果为11.79%,30%噁霉灵水剂5mL处理10kg种子增产效果较差,仅为8.93%,各处理均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增产效果(表2),主要表现在亩穗数的差异上。

表2 不同药剂拌种处理 产量及增产效果统计表

3 药剂喷雾防治试验

3.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为平舆县双庙乡前张村后张赵平均的麦田,0.38hm2,南北走向,南北长80m,东西宽48m,南北端均靠路。前茬为玉米,地势平坦,土质砂姜黑土,土壤肥力中等,全氮0.81g/kg,有效磷25.4mg/kg,速效钾98mg/kg,有机质含量17.0g/kg,PH值6.1,均匀一致,2月份土壤相对湿度80%以上(75~90%),墒足温适,每667m2施肥量为NPK15-15-15的复合肥50kg+尿素10kg,小麦品种为濮麦26,播种期为上年10月13日,播种量为11.5kg/667m2,基本苗21万/667m2,密度均匀,2月中旬小麦黄花叶病开始显症,该地块中间的2亩地发病均匀。

3.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处理①0.135%赤·吲·芸苔(碧护)1g/667m2;处理②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沃生)80g/667m2;处理③30%噁霉灵水剂80g/667m2;处理④8%宁南霉素水剂8g/667m2,处理⑤5%氨基寡糖素水剂60g/667m2,处理⑥空白对照。重复3次,小区面积33m2(东西长11m,南北宽3m),从北端开始,端部留5m保护行,随机区组排列(图2)。

图2 药剂喷雾小区设计示意图

3.3 试验方法 发病初期(2月16日)第1次施药,间隔8d(2月24日)第2次施药;施药方法:使用常量电动喷雾器喷雾,按30kg/667m2喷液量,即每小区喷液1.5kg,施药时各处理均每667m2另加芸苔素内酯10mL和尿素300g。调查时间:在第1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3月5~10日调查防治后病情,计算防治效果,小麦收获前调查小麦产量三要素,计算产量。统计分析方法采用Office 2003和DRMT(邓肯氏新复极差法)。

3.4 防治效果 供试药剂0.135%赤·吲·芸苔(碧护)1g/667m2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60g/667m2对小麦黄花叶病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64.66%和61.19%,与其他药剂差异极显著,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其次是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沃生)80g/667m2和8%宁南霉素水剂8g/667m2,防效分别为51.05%和50.70%,30%噁霉灵防效较差,仅为37.74%,各处理防治效果均与空白对照差异极显著(表3)。

表3 药剂喷雾防治效果表

3.5 增产效果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以0.135%赤·吲·芸苔(碧护)1g/667m2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60g/667m2的增产效果较好,产量分别为407.81kg/667m2和406.00kg/667m2,增产率分别为13.41%和12.91%,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沃生)80g/667m2和8%宁南霉素水剂8g/667m2,产量分别为390.70kg/667m2和372.36kg/667m2,增产率分别为8.65%和3.5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30%噁霉灵水剂80g/667m2增产效果较差,仅为0.67%,与对照差异不显著,0.135%赤·吲·芸苔(碧护)1g/667m2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60g/667m2、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沃生)80g/667m23个处理的增产效果均与空白对照差异极显著(表4)。

表4 药剂喷雾处理产量表

4 结论与讨论

4.1 安全性 据田间试验观察,各小区小麦生长除黄花叶症状外均未见其他异常,未发现植株任何部位药害现象,各试验药剂在试验用量情况下均对小麦安全。

4.2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不同药剂拌种、喷雾防治小麦黄花叶病的效果和增产效果不同。0.135%赤·吲·芸苔(碧护),无论是拌种或喷雾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明显高于其他药剂,其次是氨基寡糖素,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沃生)和宁南霉素防效一般,噁霉灵防效较差。碧护诱导植物产生愈伤组织,使植物恢复正常生长,并增强植物抗病能力,对病毒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氨基寡糖素可诱导植物的抗病性,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杀灭作用,这两种药剂可以在生产中用于病区防治小麦黄花叶病。其他药剂防效一般,在生产中可配合其他药剂应用于防治。在防治方法上,0.135%赤·吲·芸苔(碧护)拌种防治效果仍低于50%,但增产效果可达到20%以上,主要表现在增加亩穗数上,说明用其进行药剂拌种有效缓解了小麦黄花叶病的严重危害,但还不能完全控制小麦黄花叶病的发生,建议在生产中可作为综合控制小麦黄花叶病的一个环节。

小麦黄花叶病为病毒性系统侵染病害,易发难治,药剂拌种防治效果均偏低,生产中还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减轻发病,辅助以药物拌种防治、喷雾防治和其他防治方法。由于缺乏防治小麦黄花叶病较好的药剂资料,本试验选择的药剂较少,试验田块发病严重,防治效果不甚理想,下一步还要积极寻求更好防治药剂和方法进行试验筛选。

猜你喜欢

药剂拌种水剂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47% 2甲·草甘膦水剂对桃园4种杂草的防效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剂)在烤烟上的应用研究
洛南县马铃薯药剂拌种试验初探
药剂拌种防治小麦病虫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