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贫血
2020-11-01田亮
田亮
【中图分类号】R556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0.020
贫血主要是指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严重情况下导致组织器官的供氧功能受到限制,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容易导致器官病变,对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因此,人们需要对出现的贫血状况引起重视,帮助机体健康成长。那么,究竟什么是贫血呢?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 有关贫血的流行病学及疾病类型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贫血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相关数据统计结果表示,全球贫血患病率高达24.8%,其中包括学龄前儿童贫血、孕妇贫血、非孕妇贫血以及成年男子贫血,其患病率分别在47.4%、41.8%、30.2%、12.7%左右。目前临床关于贫血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细胞计量学分类:主要包括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以及正常细胞性贫血;(2)根据疾病发展的严重程度分类:观察贫血者血红蛋白(Hb)浓度状况,根据疾病严重情况可分为轻度(血红蛋白浓度超过90g/L,与正常值相比较小)、中度(血红蛋白浓度在60—89g/L之间)、重度(血红蛋白浓度在30—59g/L之间)、极重度(血红蛋白浓度在30g/L以下)四种;(3)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主要分为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以及红细胞生成减少三种。
2 贫血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
2.1发病机制及原因
临床研究結果显示,贫血是继发于多种疾病的临床综合征,经临床总结将疾病发作原因以及发病机制分为以下几种,即失血,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过多以及不足等。红细胞的生成与造血原料(造血干细胞质量缺陷以及数量减少状况)、造血细胞异常(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导致的血细胞损伤状况)、造血微环境(主要因肿瘤坏死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及铁代谢调节因子等分泌状况出现异常导致)以及调节因子等具有直接相关性。造血物质缺乏主要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即铁缺乏,常见原因包括:铁丢失过多(消化性溃疡以及胃肠道出血等状况)、铁摄入减少(吸收功能出现异常、饮食不足等)、铁需求增加(妊娠、哺乳等)。
除此之外,贫血还存在其他诱发因素,有研究学者表示,疾病发作与膳食不平衡、长期大量接触化学物质、不良烹调习惯、生物因素以及各种慢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存在一定关系。
2.2贫血的临床表现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贫血的临床反应主要与血液携氧能力、呼吸循环系统的代偿能力以及总血容量改变情况具有直接相关性,具体疾病表现如下:(1)不同系统的贫血症状:神经肌肉系统主要表现为耳鸣、倦怠、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感觉异常、肌肉无力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2)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3)呼吸循环系统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短、心悸、心率加快以及贫血性心脏病等;(4)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腹泻、食欲缺乏、便秘、恶心、腹部不适、腹胀等;(5)泌尿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低比重尿、月经周期紊乱、少尿、多尿、性功能减退、月经量增多以及闭经等状况;(6)内分泌、免疫系统主要表现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减退以及易感染等;(7)其他贫血患者常表现为低热、基础代谢升高等。根据疾病发作的原因进行分析,疾病由于病因的不同,导致其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性:(1)缺铁性贫血患者主要表现为舌炎、口角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异食癖、指甲可呈反甲状、吞咽困难、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以及舌乳头萎缩等;(2)巨幼细胞贫血主要表现为腹胀、便秘、血小板减少、食欲缺乏、舌面呈牛肉样舌、肢端麻木、共济失调以及深感觉障碍等;(3)溶血性贫血主要分为急性溶血、慢性溶血两种,前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寒战、腹痛、发热、四肢腰背痛以及浓茶色尿等,后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黄染、脾肿大等。
3 贫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
3.1贫血的诊断
在血液科就诊后对相关检查项目进行完善,分析疾病实际发病原因后至不同专科接受治疗。临床有关贫血的相关检查措施如下: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参数(观察贫血原因),通过对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分析,观察贫血严重程度。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溶血性贫血检查项目包括骨髓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乳酸脱氢酶等。判断是否存在溶血性贫血之后,需完善血红素、酶、基因测序、红细胞的形态学、珠蛋白、血红素等检查,对贫血的原因进行科学评估;失血性贫血检查项目包括脏器的B超、尿常规、痰液检查、便潜血等,明确出血部位后实施内镜检查、骨髓检查、凝血以及肝肾功能检查等;缺铁性贫血主要进行铁代谢检查,其中包括骨髓铁染色、测定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等,对于存在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临床需及时对其进行胃肠镜、粪便潜血等检查。
3.2贫血的鉴别诊断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贫血患者常见表现为头晕、乏力以及心悸等状况,与低血糖状况相似,出现以上状况后可以给予补充糖分处理,实现症状的有效缓解,贫血发作时,其血糖低于正常状况,其中正常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分别在3.0mmol/L、4.0mmol/L及以下。低血糖常见疾病表现为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比如出汗、饥饿、面色苍白、心慌、颤抖等。疾病发作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惊厥,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3.3贫血的治疗
临床根据疾病发作原因的不同,需要对其采取差异性治疗原则,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进而帮助有效根除病因,实现机体健康发展。目前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性治疗是帮助患者有效治愈疾病的关键,对疾病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临床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对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疾病表现等进行科学评估,进而实现快速治愈。
4 总结
综上所述,贫血由于病因的不同其治疗及预后具有很大差异性,临床需要严格按照疾病治疗原则执行,并引导其保持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坚持合理膳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进而加快铁吸收,注意保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实现机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