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祛风通络汤与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

2020-11-01秦竞开,张敏环,刘继成,兰美霞,马雪梅

康颐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针灸临床疗效

秦竞开,张敏环,刘继成,兰美霞,马雪梅

【摘要】目的:分析血管神经性头痛治疗中活血祛风通络汤+针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住院治疗的11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根据“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参照组55例患者予以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55例患者予以活血祛风通络汤+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36%)高于参照组(72.73%),治疗组治疗后头痛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发作次数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祛风通络汤+针灸可有效减轻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头痛等症状,降低疾病发作次数。

【关键词】血管神经性头痛;活血祛风通络汤;针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227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血管收缩功能障碍或神经肌肉紧张所致[1]。西医治疗该病以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为主,尼莫地平是常用药物,但整体并不理想。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于中医“头痛”等范畴,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种,中医治疗该病以“标本兼治”为原则,一般以汤药与针灸联合治疗。基于此,本研究选定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住院治疗的11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分2组予以不同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住院治疗的11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根据“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治疗组(55例):31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在32-77岁,平均(54.62±5.14)岁;病程在2-10年,平均(6.37±1.94)年。参照组(55例):30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在34-76岁,平均(54.57±5.11)岁;病程3-9年,平均(6.34±1.89)年。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尼莫地平片,口服,每次40mg,每日3次,持续用药4周。

治疗组:(1)活血祛风通络汤:蝉衣6g、桔梗6g、全蝎10g、甘草10g、香附12g、郁金12g、赤芍12g、枳壳12g、红花12g、桃仁12g、柴胡12g、牛膝15g、当归15g、地黄20g、生牡蛎30g、珍珠母30g、石决明30g,每日一级,水煎服至400mL,分2次用药,持续服用4周。(2)针灸:遵循“病部近取、循经远取”的原则。疼痛部位在枕部者:取风池、玉枕、天柱、后溪、风府、昆仑等穴位;额部者:取头维、印堂、曲池、合谷、阳白、攒竹。颞部者:取率谷、风池、太阳、合谷、攒竹、曲池。巅顶者:取百会、四神聪、太冲、内关、涌泉。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以毫针快速刺入,采用四肢、头部穴位分别采用提插捻转补泻法、捻转补泻手法,泻法用于实证,补法用于虚证,每日1次,每次20-30min,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两组临床疗效均在治疗4周后评价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包括:(1)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头痛消失,6月未复发是治愈。头痛发作次数降低≧70%是显效。头痛发作次数降低40-70%是有效。未达以上标准是无效。总有效率=                                         。(2)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 软件统计,计量资料(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配对t检验(组内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以“ x±s”表示,计数资料(临床疗效)x2检验,以“[n/(%)]”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36%)高于参照组(72.73%),P<0.05,见表1。

2.2 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比较

治疗前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两组对比,P>0.05;治疗组治疗后头痛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发作次数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发生与肝风痰浊、感受外邪、情志不节、气虚血淤、饮食所伤、久病致瘀所致,中医治疗该病以通络、止痛、祛风、活血、化瘀为原则[2]。本研究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36%)高于参照组(72.73%),治疗组治疗后头痛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发作次数低于参照组,P<0.05。表明活血祛风通络汤+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分析如下:(1)活血祛风通络汤中的蝉衣具有祛风止痉作用,桔梗具有宣肺止咳功效,全蝎具有通络止痛作用,香附具有疏肝解郁作用,郁金具有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功效,赤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枳壳具有理气作用,红花、桃仁具有活血化瘀作用,柴胡具有和解表里功效,当归具有止痛、补血作用,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生牡蛎、珍珠母具有平肝定惊作用,石决明具有平肝潜阳作用。(2)针灸以经络学作为基础,可发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功效,及时解除分支动脉痉挛,改善血管舒缩功能以及局部血液供应,调整交感神經功能,最终达到通而不痛的效果。(3)活血祛风通络汤+针灸,两种中医治疗技术,协同作用,优势互补,可有效缓解疼痛,防止疾病进展。

综上所述: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采纳活血祛风通络汤+针灸治疗,可有效减轻疼痛感,改善病情及预后。

参考文献:

[1]张俊婷,张德恩,张月华,等.自拟通络汤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 2020, 43(3):18-20.

[2]严鹏程.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刺法治疗神经性头痛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20):165-166.

猜你喜欢

针灸临床疗效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宁神汤结合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针灸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