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0-11-01刘祥,刘慧梅

康颐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药治疗临床疗效

刘祥,刘慧梅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传统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9年04月至2020年04月间抽选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48例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24例患者采取中药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刺络放血疗法通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S100β蛋白水平来分析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脑神经功能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83%,S100β蛋白水平为0.14±0.03μg/L。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00%,S100β蛋白水平为0.27±0.07μg/L。结论:在常规中药治疗基础上增加刺络放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有效率也更高。

【关键词】刺络放血;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226

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比更大,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对缺血性脑卒中非常重视。西医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过程中主要给予抗凝、降压、吸氧、降低颅压以及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相关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中医治疗手段,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治疗措施也成为了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中医称缺血性脑卒中为缺血性中风,目前来看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主要以中药、针灸、针刺、放血等疗法为主,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整体疗效相对较好。近年来,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通过中医治疗手段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病例数不胜数,因而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受到广泛重视。为了研究中药和刺络放血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本文将采取分组对照的方式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19年04月至2020年0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分析诊断为急性缺血性中风。4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 9例,患者年龄区间49-75岁,平均年龄(62.7±3.1)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区间48-74岁,平均年龄(62.9±3.2)岁,所有患者均排除脑血管瘤以及其他脑血管出血风险。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进行比对分析(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措施,给予吸氧、降压、高渗脱水药物降颅压改善水肿、溶栓、抗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药疗法进行治疗,以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采用小续命汤进行加减治疗,每日两剂,持续用药一个月[1]。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增加刺络放血治疗,选择金津玉液穴,健侧四神聪穴,患侧极泉穴,委中穴作为放血穴位,明确各穴位位置后,先对穴位及周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使用中医针刺放血专用三棱针针刺各穴位,进针深度5mm-25mm,针刺后穴位出血2ml-30ml,一般情况,刺络后,血流自止,血量过少小于2ml,可挤压周边皮肤或拔罐;血量过多大于30ml时,可压按止血。每三日一次,连续治疗5次后,每间隔一周再进行治疗一次,连续治疗一个月[2]。

1.3评价标准

通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S100β蛋白水平来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显效: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偏瘫症状缓解,患者患侧肢体能够进行简单活动,患者精神状况得到改善。有效: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有一定缓解,偏瘫情况有所改善,患者肢体能够缓慢进行简单活动。无效: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以及其他神经功能障碍均未见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不明显。S100β蛋白下降意味着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得到改善。

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0进行分析,数据以(x±s),n%进行表示,采用t,卡方进行验证,P<0.05时代表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S100β蛋白水平如表1所示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随着该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相当一部分患者因该病致残,其后续生活质量相对较低,预期生存年限受到较大影响。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不论是中药治疗还是刺络放血治疗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手段,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小续命汤是中药传统方剂,其通络活血扶正祛风的治疗效果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面对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刺络放血治疗常选择四神聪穴,金津玉液穴,极泉穴,委中穴,此组穴位具有醒脑、回厥、安神之功效,通过放血治疗,可以有效刺激相关经络,起到疏通经络、改善全身气血运行的作用。S100β蛋白是一种脑损伤血清标志物,根据患者血液中该物质的水平高低,可以对患者神经损伤情况进行判断[4]。根据本文所得数据结论来看,采用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患者神经功能相对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喜云.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8):177,180.

[2]朱宝燕,尹春玲,温隆妹, 等.早期针刺疗法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20,38(8):185-188.

[3]胡云凤,唐芸.针药并用治疗痰湿淤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临床疗效观察[J].饮食保健,2020,7(1):99.

[4]徐耀琳,张国妮.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2):226-228,237.

猜你喜欢

中药治疗临床疗效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十全大补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升降散治疗湿疹皮炎应用体会
观察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