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医埋针在膝关节置换康复理疗中对疼痛的疗效

2020-11-01方亮

康颐 2020年11期
关键词:疼痛

方亮

【摘要】目的:针对施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应用中医埋针对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抽选我院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一年之间接诊的40例施行膝关节置换手术康复治疗的患者,按照医嘱采取中医埋针的方式,并观察患者疼痛的情况。结果:针对患者的膝关节实施中医埋针的一天后,予以康复治疗,患者的疼痛感得到很大程度的减少,且耐受力增加,提升患者手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的主动性。结论:患者在接受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中医埋针的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

【关键词】中医埋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疼痛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225

由于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医疗系统得以逐步完善,骨科患者在接受相关手术后采取的康复治疗得以普及。康复治疗是一种综合的治疗手段,包含运动治疗,语言治疗,针灸治疗,按摩治疗等。实施康复治疗,可以对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起到改善和预防的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在传统的康复治疗当中,患者若发生疼痛现象,大多是依靠自身服用止痛药进行改善,然而,一些患者罹患胃部疾病,服用过多止痛药会造成胃痛,甚至胃出血。所以,在适合的康复治疗措施探索中,中医埋针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方法。本次研究抽选我院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一年之间接诊的40例施行膝关节置换手术康复治疗的患者,旨在分析施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应用中医埋针对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一年之间接诊的40例施行膝关节置换手术康复治疗的患者,男女人数比为15:25,患者的岁数最小为54岁,岁数最大的是69岁,患者岁数的平均数是64岁。康复治疗时长共有两周,在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实施中医埋针止痛的康复治疗。

1.2方法

针对施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在手术第二天起,对患者的具体病症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评估患者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肢体肌肉力量与张力,并评测患者的疼痛感觉,在患者施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中医埋针进行止痛,具体方法是把埋针固定在患者腧穴皮下,治疗时间为每天一次,对患者皮肤进行长时刺激,使患者的筋脉得到舒张从而止痛。

1.3诊治指标

(1)经过X光片,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检测,显示患者的膝关节存在程度较严重的病变;(2)患者罹患膝关节病变,且发生关节变形、疼痛以及畸形等病状;(3)患者的岁数大于五十岁,合乎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条件。

2   结果

在对患者施行两周的疼痛观察后,得出40例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在接受中医埋针后的疼痛忍受率高达97%,且患者在夜晚睡眠情况较好,无需服用止痛药的人数占93%,在康复治疗时没有采取中医埋针的患者的疼痛忍受率仅有62%,并且患者的睡眠情况一般,有半数的患者需要服用止痛药物。

3   讨论

当前医学临床上,经络疼痛被归为一类病症,并不归于器官类病症或是神经性病症导致的疼痛。所以,经络疼痛在病发的过程中,患者会感到肢体疼痛病症情况,大多会出现乏力、酸胀、麻木以及刺痛等感觉,轻重不同,患者在病发时会影响其正常生活。病症严重的患者会在其疼痛的部位发生湿疹或是丘疹以及掉发的病症情况。我国的中医源远流长,对于经络疼痛的诊治也有悠长的历史。中医针灸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古人智慧结晶,当前在我国已有完整的医疗诊治系统。目前,对于经络疼痛的病症情况,采取西医治疗的效果不显著,患者的病症情况没有得到缓解。为了改善患者的经络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中医针灸需要应用于患者的医学临床治疗当中。尽管经络没有在西医中有确定的位置,但是在中医当中诠释为连接人体血液,器官和组织的道路,在人体中的作用是调控,如果人体的经络功能发生故障导致功能失调时,会在人体某些部位发生疼痛或是麻木等不适的病症情况。根据中医相关资料显示,人体大多数疼痛都为经络阻碍造成,而致使人体出现经络疼痛和器官的部分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联系。如患者太溪穴存在疼痛,位置在患者的脚踝,在中医领域中,太溪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是肾脏元气的位置,所以如果肾功能低下的患者发生下肢疼痛或腰痛,可以从这方面找原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的一种关节病变,这种病症会对患者的双腿两侧的膝关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临床上的表现是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并存在疼痛、肿胀和变形等情况,对患者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够通过使用人工关节来代替发生病变的关节,对膝关节疾病的治疗起到促进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并使膝关节恢复功能,矫正畸形。然而,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明显,需要一些手段减少手术带来的疼痛,促进患者恢复,经过不断研究探索,中医埋针是比较适用的一种措施。膝关节是人体非常必要的负重关节,而膝关节的功能和结构也是比较复杂的。老年人很容易患有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在五十岁以上的男性有34%的患者患有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女性有75%的患者患有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病症严重则需要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因此,在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之后,康复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帮助患者克服康复治疗中的困难,使患者配合治疗工作,相关医护人员要不断探索合适的理疗方案。中医埋针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措施,对于手术后的康复患者的止痛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主动性,而且,埋针无副作用,也可以降低患者由于长时服用止痛药物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1]麦秀钧,黄永明,冯恩辉.中医手法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疗效观察[J].新中医, 2018, 050(010).

[2]邱犀子,蔡靓羽,张建楠,等.揿针埋针配合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 2019, (011).

[3]王元琼.中医埋针在膝关节置换康复理疗中对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018).

[4]彭亮,李峰,陳贤兰,等.火针结合中医传统理疗对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7, (002).

猜你喜欢

疼痛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控制和满意度的影响
疼痛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于减轻肝胆外科术后疼痛的有效性探讨
谢谢你曾放过我
怎么疼痛分类呢?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挣脱这种疼痛
别把疼痛不当病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