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对ARDS患者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的影响

2020-11-01张亚琼

康颐 2020年11期

张亚琼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对ARDS患者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30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观察组患者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供氧,对比两组患者再插管率。结果:观察组再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吸氧后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患者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可以明显降低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ARDS患者脱机拔管;再插管率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207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肺内原因或者肺外原因引起的,表现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而且具有高病死率。临床表现多呈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以及难以用常规氧疗纠正的低氧血症等;所以进行气管插管是有效治疗ARDS患者的手段。在临床治疗护理中,越早拔出气管效果就越好,如果拔管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呼吸衰竭的情况,就会再次进行插管上机。这样就会造成患者可能引发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研究发现,應用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可以减少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再插管率,而且效果非常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30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完全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ARDS的诊断标准; 插管时间大于7天。 排除标准: 急性肺栓塞和颈髓损伤和周围神经病变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为15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在(65±5)岁,男8例,女7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在(63±5岁)。其中男10例,女5例。两组患者年龄相差不大,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 (1) 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都进行气管插管,患者床头抬高45度左右, 每天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随时为患者进行翻身叩背,吸痰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且吸痰时间小于15秒。(2)实际操作:在原发病得到控制后, 每天对患者撤机指标进行评估, 满足撤机条件后可进行拔管。拔管后两组患者都需要进行自主呼吸试验 ( PSV = 7cmH2O, PEEP≤ 6cmH2O, FIO2 ≤35% )。自主呼吸试验通过后, 给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吸氧。(3)两组患者都使用一次性细菌过滤器和呼吸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观察组患者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供氧,吸入气体流量最少5到8L, 氧浓度百分之四十。根据患者的吸氧饱和度情况进行适当调节。两种吸氧方法如都不能改变患者的症状则需要重新插管进行通气。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吸氧后的氧合指数和再插管率指标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两组中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 t 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 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和再插管率比较

两组患者吸氧后气合指数和不同治疗方式下的再插管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再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气管插管是有效治疗ARDS患者的手段。在临床治疗护理中,越早拔出气管效果就越好,如果拔管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呼吸衰竭的情况[1],就会再次进行插管上机.这样就会造成患者可能引发相关肺炎的发生率。ARDS患者因为肺部内外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呼吸衰竭情况。常规吸氧方式主要有鼻导管、面罩给氧和机械通气。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属于新型的吸氧治疗手段,目前在临床患者中呼吸衰竭被广泛应用。和常规吸氧比较,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主要通过高流量的方式对氧混合气体进行输送[2],从而减少患者反复呼吸的情况。高流量吸氧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呼吸死腔量, 提高肺泡通气量和氧合指数。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是一种安全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明显提高ARDS患者脱机拔管后的氧合指数。减少ARDS患者脱机拔管后的再插管率。经鼻高流量氧疗能够经鼻导管给予加温、加湿的高浓度氧气,气流量可高达60L/min,由于气流量可以设置为超过多数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吸气峰流量水平[3],从而保证了氧浓度的恒定;HFNC的加温、加湿功能可以保护气道黏膜,增强黏膜纤毛的清理能力。合理的气道湿化,可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的通畅和湿润,维持呼吸道的正常功能,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4]。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吸氧后气合指数和不同治疗方式下的再插管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再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吸氧后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氧疗是一种非常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患者吸氧后可提高ARDS患者脱机拔管后的氧合指数,明显降低了ARDS患者脱机拔管后的再插管率[5],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相比常规吸氧,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对ARDS患者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影响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祁林.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对ARDS患者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9,9(26):253-254.

[2]李晓东,郝春艳.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对ARDS患者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的影响[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39(5):60-62.

[3]张改明.经鼻高流量吸氧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血流动力学及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19):7-9.

[4]赵爽,程慧玲,历丹丹.重症肺炎合并ARDS行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5):243-244.

[5]俞金绣.ICU护理风险干预对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东方药膳,2020,(1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