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2020-11-01梁正刚

康颐 2020年11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

梁正刚

【摘要】目的:研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020年4月收治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数98例,数字表法划分A组与B组(n=49),A组选择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B组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与愈合时间、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愈率81.63%,创面平均愈合时间(8.17±2.02)d,不良反应发生率20.40%,B组治愈率95.91%,创面平均愈合时间(5.62±2.17)d,不良反应发生率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选择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发生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194

翼状胬肉属于临床常见变性结膜病,无特效药物治疗,通常选择手术方法治疗,但术后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呈较高复发率,会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翼状胬肉患者治疗时,科学选择治疗方法,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關键[1]。本文抽取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2018年-2020年4月收治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数98例,数字表法划分A组与B组(n=49)。A组: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23-68岁,平均年龄(45.5±0.5)岁。B组: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24-68岁,平均年龄(46±1)岁。对比A组、B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全部手术均借助显微镜进行,选择丁卡因滴眼液进行表明麻醉,用2%浓度利多卡因(剂量0.2毫升)、肾上腺素(剂量0.2毫升)进行结膜下的浸润麻醉,其中A组治疗方法:选择圆刀片位于胬肉头部0.5mm角膜区进行板层切开处理,与头部逐层分离到角膜缘,全面清除角膜残留胬肉组织,促进角膜上皮恢复,保证角膜表明的光滑平整;将胬肉头部提起,位于胬肉、巩膜间至鼻侧分离,然后做好胬肉结缔与球结膜分离,选择齿镊拉出胬肉,泪阜前进行胬肉组织的切除;对巩膜表明进行烧灼止血,整个切除过程需要保证球结膜的完整性,严禁伤害泪阜和内直肌[2]。使角膜与球筋膜维持暴露状态,将球结膜的断端缝合于巩膜。以此为基础,B组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治疗方法:将2%浓度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入上方球结膜与球筋膜,以实现浸润麻醉,结合胬肉切除治疗后创面大小,对创面较大球结膜瓣到角膜缘处进行分离处理,选取1mm角膜缘上皮组织进行移植,即植片放置鼻侧暴露巩膜面,选择棉签吸净积血,保证植片平铺于巩膜表面,避免留有间隙,选择10-0显微缝线进行植片与浅层巩膜等缝合固定,做好术后处理[3]。

1.3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A组治愈率81.63%,B组治愈率95.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愈合时间与不良反应

A组患者角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8.17±2.02)d,B组愈合时间(5.62±2.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09,P=0.0000)。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40%,高于B组发生率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中翼状胬肉属于眼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患者治疗时主要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较为多样化,各术式有独特优点、缺点。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分析,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发现,两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其中角膜缘干细胞属于眼科学重要发展手术方式,属于角膜与结膜堤坝,同时也属于角膜上皮的再生来源,如果单纯选择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虽然手术操作较为简单,但术后具有较高复发率,约30%-50%,极易造成角膜缘屏障功能降低,会直接影响患者视力情况[4]。以此为基础,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以有效弥补缺点,取材通常在干细胞的分布多上侧、下侧,借助干细胞解剖学特征进行治疗,可以降低胬肉复发率。另外,选择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时,为了提升其治疗效果,还需要特别注意手术技巧与术后护理,总结临床经验包括:术前胬肉维持静止状态,可以降低复发率;手术过程选择麻醉药物时,需要由胬肉颈部球结膜下进行注射,发挥麻醉药物作用;叮嘱患者严禁揉眼,避免植片脱落与眼部感染等[5]。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患者选择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时,以此为基础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缩短角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仓仓,徐春丽,何君,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双侧翼状胬肉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9,019(003):491-493.

[2]李景霞.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v.20(01):59-60.

[3]黄超斌,王翌,罗奕梓.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023(031):4512-4514.

[4]杨怡田,李梅,郭银霞,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28(05):407-410.

[5]李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v.29;No.253(24):138-139.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
自体血联合热凝切口运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临床观察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等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角膜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对照
翼状胬肉手术探讨
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
三种不同术式切除翼状胬肉的临床对比观察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联合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22例临床观察
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26例临床观察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