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评价及有效性分析

2020-11-01刘婷

康颐 2020年11期
关键词: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人文关怀

刘婷

【摘要】目的:观察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9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后可提升病情控制效果,减轻精神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恢复期;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163

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精神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为情感障碍、认知障碍、行为障碍等。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该疾病的病因,主要采用药物控制治疗,缓解障碍程度,抑制病情进展,并让病情逐渐的进入恢复期。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除继续实施药物治疗外,还要通过适当的护理改善患者行为和意识功能,使患者能逐步的回归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措施主要集中于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关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缺乏人文关怀,导致护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研究发现,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加入人文关怀措施后,护理效果能明显升高。因此,本院即将人文关怀应用到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观察护理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男50例,女46例;年龄31~75岁,平均(51.6±3.4)岁;病程2~11年,平均(6.2±1.7)年。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病情处于恢复期;(2)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精神疾病;(2)存在严重躯体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含指导用药、患者身体状况定期检查、康复活动定时开展等;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人文关怀,具体方法如下:

1.2.1组建人文关怀护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建后先开展人文关怀培训,让护理人员深入了解人文关怀,具备人文关怀护理能力,培训时采用的理论教材为《非暴力沟通能力》,强化护理人员以有效沟通的能力。

1.2.2实施人文关怀:(1)患者行为异常、想法奇怪时,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尊重,維护其人格尊严,呼叫患者时,称呼要适当,如年龄相仿则叫其名字,如年龄较大则采取尊称,不可以床号代替,对患者思想动态充分关注,主动询问有何生活需求,尽量予以满足,正面鼓励患者,接纳其各种异常行为和想法,健康教育结合治疗方案开展,逐步增加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2)局部改造病房环境,将一些提示语张贴在病房内,指导患者进行工疗活动,如个人卫生打扫、自我物品管理,可适当给予表现好的患者以奖励;(3)沟通每天进行,此过程中注意应用同理心,针对性解释各种干预措施,及时倾听患者的倾诉与表达,耐心引导、鼓励,改善心理状态;(4)对患者沟通、认知能力做出有计划的训练,可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如角色扮演、游戏互动,为患者良好回归社会做好准备;(5)患者如伴有睡眠障碍,可实施音乐疗法,患者如伴有焦虑、抑郁,可实施认知行为疗法;(6)将识别情绪的方法指导给患者,鼓励其将情绪宣泄出来,不要憋在心中。

1.3观察指标

护理2个月后评价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包含3部分,分别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分数越低表示精神症状越轻;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ANSS评分比较

观察组阳性症状(5.2±1.4)分、阴性症状(6.1±2.2)分、一般精神症状(9.2±3.6)分,对照组阳性症状(8.6±2.2)分、阴性症状(10.6±3.2)分、一般精神症状(14.2±3.2)分,经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患者及家属总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48例中,非常满意27例,基本满意18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率93.8%(45/48);对照组48例中,非常满意23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率79.2%(38/48)。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处于恢复期是指已经控制症状,但尚未完全治愈病情,生活障碍情况仍明显存在,不具备正常生活的能力,还需继续服用治疗药物,并要配合良好的护理,防止病情加重,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人文护理后,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人文关怀具有良好的护理作用。分析原因,人文关怀对患者的人格特征、个性差异给予充分的尊重,灵活处理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疾病转归;同时护理过程中注重培养患者的沟通能力、认知能力,锻炼其自信心,让其能勇敢的面对社交,再加上强化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奠定回归社会生活的良好基础;另外,日常生活指导开展后,对于存在的生活障碍与不适情况,患者能勇敢做出摆脱,继而使此种因素引发的不良心理得以消除,使患者心理状况逐渐的恢复健康,改善预后[2-3]。

综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后,护理人员会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并注重培养患者回归正常家庭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利于减轻病情,改善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马春雪.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实施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5):49-50.

[2]谢小惠,黎秀.人文关怀康复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4):183-185.

[3]张宇,高新学.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6):159+161.

猜你喜欢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人文关怀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安全护理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