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2020-11-01朱丹丹
朱丹丹
【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血管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方法:以本院中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接收的60例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症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传统护理的60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患者实行护理风险管理不但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还能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状况和护理纷争产生率,表明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心血管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迅速恢复,应在临床中推广实践。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呼吸内科重症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161
近几年,伴随社会发展迅速,工业废气以及汽车污染等因素造成雾霾天气,致使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变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1]。该怎样做好该类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控制,降低不良事件的产生,变成如今在一线工作的护理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难题[2]。为探究心血管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形式,在本科室组织有关专家讨论的基础上,以本院中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間接收的60例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症患者为实验组,探讨在心血管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中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接收的60例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症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传统护理的60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介于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58.2±3.2)岁,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介于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55.2±3.8)岁。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信息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以传统护理,在此不做具体说明。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内容如下:
1.2.1建设完善的风险管理计划,心血管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因为病情重且变化快,要联合患者真实状况分析护理风险的基本上建设针对性的风险应急方案,随时做好应急状态。
1.2.2关于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培训要加强,护理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尽可能将护理风险事件进行有效的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及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使治疗安全性得到提升。
1.2.3落实风险管理,对每位患者建设风险管理资料,治疗过程中评判患者病情的变动,并做好记载。而护理人员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分析医院近年来形成的各种风险,并总结出相应的管理经验,这样能够保障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尽可能将引发风险事件的危险因素扼杀在摇篮中,同时在进行风险管理时,护理人员也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患者接受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关怀,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1.2.4以护士长作为管理者成立护理风险监控小组,对护理风险落实实行监督,如发现问题立即改正。在进行监控时,应当从细节的角度进行管理,护士长需要对科室中存在的细节风险问题做出相应的管理,例如在输液架的安全问题上,可以通过张贴标示牌来减少错误用药事件的发生,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状况,在进行护理时,可以针对不同老年人的特点来进行有效的调整,可以采用强制拦截的方式将病床上的护栏提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助于避免老年人出现坠床等问题。
1.3 评价标准
应用本院自制表格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实行记录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所有患者护理满意率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实验结果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患者在医治护理期间,由于多种原因致使病症变重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患者医治期间,护理风险一直都有,特别是重症患者,一旦不小心就造成护理风险。有相关数据表明,护理风险在心血管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发生几率很高。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多数是老年人,病情重且变化快,身体各方面康复能力也变弱,医治时间长,致使护理风险和其他科室相比要高很多,增大了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发生几率。因而,将心血管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做好很重要[3]。
护理风险管理注重的是护理风险的评判防患和潜在风险产生后的应急处置[4],将风险管理防患计划拟定好,可以立即做好风险评判,采纳相关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监控指示是防患护理风险产生,提升患者护理品质的重要内容[5]。
综上所述,对重症患者实行护理风险管理不但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还能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状况和护理纷争产生率,表明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心血管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迅速恢复,应在临床中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田玉霞.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8):101-103.
[2]莫凤笑,梁淦桐,陈良春.对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3):308-309.
[3]尉淑红,韩凯,李霞.护理风险管理对呼吸内科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6):3-5.
[4]李跃芹.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5):9-10.
[5]舒梅.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3):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