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如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2020-11-01付志军

康颐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针法认知障碍功能障碍

付志军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110

认知功能障碍作为脑卒中患者十分常见的一个并发症,相关资料统计疾病发生率大约在40-70%内,当突发脑卒中后,患者常常记忆力、注意力、空间力与定向力等各个认知方面都会遭受到一定的损伤,一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则会给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治疗。以往临床中常常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例如钙离子拮抗剂与胆碱酯酶抑制剂等,但是所取得疗效不理想,并且治疗费用较高。近几年以来,临床逐渐将治疗转向中医方面,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对此,下面我们就来聊聊针灸治疗脑卒中的那些事。

脑卒中在中医学中也称作是“中风”,认为疾病主要是因为气血逆乱,产生风、痰、瘀等而使得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引起的脑髓神经受损,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1]。近几年以来,中医学研究不断深入探讨下,发现针灸治疗脑卒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醒脑开窍法”、“贺氏三通法”、“中风十三针法”等,这些针灸治疗方法都是在各个古代理论基础上,并且将中医整体观念有效贯之,融入现代医学理念,以针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各项功能情况。

现阶段,针灸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已经获得医学界的认可,但是仍然有大多数人对于针灸治疗疾病的时机没能正确掌握,通常来说,针刺治疗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缺血后神经元,缓解脑水肿,缩小梗死面积,并且还可以对缺血性神经元凋亡进行合理抑制,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早期给予针灸治疗,能够确保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并且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控制病情发展,增强神经系统修复功能,为患者预后恢复提供有利基础。因此,只要脑卒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得到稳定与病情得到控制,则应该在发病后48小时内接受针灸治疗,如果是出血性脑卒中则应该在发病1周后进行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方法有许多种,应该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针灸治疗,以帮助患者认知、意识与语言功能障碍等得到有效改善,针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体针法

选取内关穴位,进行直刺1.5-4cm,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捻转角度需要大于180°,频率则在50-60转/分钟,手法实施治疗1分钟后,留针大约30分钟时间;选用三阴交穴位,进针1.5-3cm,通过提插补手法进行治疗,以患者不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间隔行针2-3次。

(2)头针法

中医经络理论中明确表明,头部属于经络中枢,头针不但可以对头部经络进行刺激,还可以有效刺激大脑皮质功能投射区,由于脑卒中主要发病位置在头部,所以头针针灸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在现代医学角度上分析,颞叶、额叶等发生损害是导致认知障碍的一个原因,所以在患者病变部位相对应的头皮上选取穴位,进行高频率电刺激,可以对大脑皮质功能进行合理调整,改善局部脑血流量,提高脑功能活动度,同时还可以帮助缺血区域侧支循环血管有效开放,对血管舒张与收缩功能进行合理调节,最终有效改善脑细胞缺血与缺氧情况,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其中颞三针作为头针的一个代表性治疗针法,该针法主要是由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开创,在头两侧,也就是颞叶皮层投射区,第一针需要通过率谷穴与角孙穴,第二针需要通过悬厘穴与曲鬓穴,第三针则主要位于天冲穴附近,体针和皮肤需要保持30度水平,并且还需要配合神庭、本神穴等,属于大脑额叶表面的头皮层,大脑额叶与智力、计划性、记忆、语言等有关,又称为“智三针”[2]。

(3)醒脑开窍针法

醒脑开窍针法主要是由石学敏院士自己开创的一个针灸治疗针法,该针法主要针对督脉穴进行针刺,可以发挥出开窍启闭与疏通经络的功效,经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该针灸方法可以缓解神经元损伤,并对炎症反应进行抑制,以改善血液循环情况,可以应用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中。在进行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时,必须要严格进行配穴、针刺手法与各个腧穴等操作,以保证理想疗效。

(4)项针与电针

项针主要是选用患者颈项部腧穴进行针刺治疗的一个手法,以风池、天柱、哑门、供血与廉泉等为比较常用穴位,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部缺血缺氧症状,对脑组织进行保护。电针则是有效结合针刺刺激与电刺激两种方式的方法,通过给予患者电针刺激,可以达到疾病合理防治的作用。

(5)眼针

眼针治疗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眼球结膜上血管发生的形色变化,对疾病性质和部位进行评估后,给予眼周特定区穴合理辩证针刺的一种有效微针疗法,是治疗全身疾病的一个常用方法,针对脑血管疾病治疗上,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情况,同时配合肾区、脾区与焦区等穴位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提高生活质量[3]。

除了以上针灸方法外,针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后患者来说,才可以应用以往中医常规针刺方法之劳,主要选用患者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与阳陵泉等穴位进行针刺;也可以采用调神通络针刺法进行治疗,主要选用百会、本神、内关、风府、后溪、太溪与阳陵泉等穴位针刺;这两种针刺方法均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张维周,贾健.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v.5(35):169-171.

[2]吉贞料,王高岸,張长杰.益智活血汤及益脑针刺疗法促进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研究[J].四川中医,2019,v.37;No.427(06):112-114.

[3]赵鹏,郜静,吕建东,等.尼麦角林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认知功能及炎性标志物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035(002):271-275.

猜你喜欢

针法认知障碍功能障碍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日本认知障碍症对策新大纲敲定 将着重预防
因认知障碍,日本去年走丢1.6万人
六问“轻度认知障碍”——痴呆的前生前世
ED治疗不能光靠补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
太瘦易患“老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