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朗月壶”的造型艺术和意境表达

2020-10-31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器型壶盖紫砂壶

何 健

江苏宜兴 宜兴214221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意境之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之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以我观物,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所要表达的形象之中,是大多数文人雅士所钟情的创作手法,在紫砂艺术的创作之中也会融入作者的许多思考和想法,通过紫砂的造型设计和陶刻装饰等等元素彰显出来;而无我之境则是以物观物、物我两空,掺杂了哲学的范畴。宜兴的紫砂艺人特别擅长学习古人的智慧,并且活学活用,为紫砂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源泉,普通的紫砂泥在他们的手中变幻无穷,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等形态都可以呈现其上面,让我们在观赏紫砂壶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其中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引起自己内心深处的共鸣。在紫砂艺术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闲情雅致和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生命的感悟,在当今忙碌的快节奏时代,手工制作而成的紫砂壶宛如从古代走来,为我们带来淡定从容的生活节奏和禅茶一味的仪式感,在欣赏紫砂无穷魅力的同时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

1、紫砂壶“朗月”的造型艺术

紫砂作品“朗月壶”(见图1)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之上融合创新,同时融合了堆绘、花器、陶刻等等的工艺技巧,看起来小小的一把壶中却是紫砂技艺的集大成者。在设计和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壶身饱满墩圆,宛如明月,腹部鼓起,特别适合冲泡茶叶时候的充分发茶,平整的大底端庄稳重,壶嘴小巧直流,如同钢管一般,出水非常迅猛爽利;与之相匹配的壶把也是圈卷自然,端握十分舒适;壶盖的设计为牛盖形态,嵌入壶口炯炯有神,非常具有精气神韵,转动壶盖可以发现贴合得严丝合缝,没有丝毫的阻滞之感,彰显了创作者精湛的工艺水准,同时充满了把玩的趣味性。此壶的精髓之处还在于壶身堆绘的太湖石,上面还伸出几枝竹叶,太湖石的装饰层次感十足,把其瘦、漏、透的特点完美地呈现出来,竹叶形态栩栩如生,仿佛在清风之中翩翩起舞,充满了自然的趣味,同时壶身的书法铭刻字迹秀气、内容高古、刀法清奇,与壶身完美地融为一体。从整体上来看此壶“朗月”,把紫砂艺术的文人雅致充分地彰显出来,在造型的设计和壶身的装饰方面都是非常考究,充满了独具匠心的思考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特别是牛盖的设计也是独树一帜,和壶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之上融合创新,为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

2、紫砂壶“朗月”的意境表达

在紫砂艺术的发展历史之中,许多的紫砂匠人把大自然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等元素都融入其中,为紫砂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自然的野趣,同时让我们欣赏到紫砂艺术的无限可能,特别是紫砂文人壶中,这一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熟知的“曼生十八式”,有“井栏壶”、“却月壶”、“葫芦壶”等等的壶型,都是把自然之中常见的形态通过紫砂艺术的手法彰显出来,在配以非常贴切的铭文,在描述紫砂器型的同时,把其中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都流露出来。特别是许多的铭文非常具有意境之美,让我们久久回味而穷。月亮也是我们艺术作品之中经常见到的题材,“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件紫砂作品“朗月壶”就是把紫砂最为实用的泡茶功能用最传统的紫砂器型演绎出来,点睛之处在于壶盖的设计为牛盖形态,把牛气冲天的劲头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都蕴含其中,壶身竹石的刻绘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郑板桥“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大作,充满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浓郁的人文气息,端握此壶,朗月清风,一壶茗茶,茶香徐徐,思绪万千,此中的意境之美宛如天成,让人陶醉其中,久久难以忘怀。

3、结语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襄阳歌》中曾经写到:“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后来的人们便用清风朗月来形容闲暇的时间。在紫砂艺术之中,关于月亮的题材也不在少数,常常和玉兔、阴晴圆缺的变幻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其实朗月的形态就是我们在饮茶的时候最为追求的境界,也是最为贴合的形态,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喝茶才能成为一种享受,成为一种追求和生活的品位,这也恰恰就是紫砂壶带给我们的最大的乐趣所在。

猜你喜欢

器型壶盖紫砂壶
伪造的情书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小羊首圆炉
福州脱胎漆器器型创新设计思考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