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山油田注水输差分析
2020-10-30刘君成
刘君成
摘 要:火烧山油田目前有注水干线4条,其中每条干线输差在7%-21%之间。估注井多和单井注水仪表误差大等此类问题的存在对于“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注水输差,减小单井注水仪表误差,从而在单井上实现精确注水。
关键词:注水输差;误差;注水仪表
一、火烧山油田注水输差现状
火烧山油田目前有水井139口,配水间39座,注水干线4条。
目前,火烧山油田各干线注水输差在7%-21%之间,高于采油厂下达的注水输差小于8%的要求。
二、原因分析
注水输差计算是根据联合站注水泵出口超声波水量之和与各井水表之和进行计算的,但实际输差应为注水泵出口实际注水量和各井实际注入量之和来计算。经过实际考察,联合站注水泵进口水表水量与分水器超声波水量之和基本一致,并且超声波于2016年进行过现场比对,比对合格,误差在0.5%以内,可以判断注水泵出口水量准确。故而原因分析上从联合站注水泵出口开始考虑。
2.1、估注井
火烧山油田目前估注井合计10块,仪表无任何显示,注入量完全靠经验调节。
2.2、单体水表误差
火烧山油田现有水井139口,在用仪表139块。其中10口井估注,6口井下排闸门关不严,18口井停注,3口井水表使用年限过久,叶轮无法取出清洗,合计导致未能比对成功的仪表37块,成功比对102块。
2.2.1、单体水表超差情况
根据《油田开发管理纲要及配套管理规定》,注入井注入量计量误差小于5%。2016年组织对火烧山油田139块水表进行现场比对,分线具体情况如下;
经过现场比对,1号线单体水表误差(α>5%或α<-5%)的水表有15块;2号线误差(α>5%或α<-5%)的水表有16块;3号线误差(α>5%或α<-5%)的水表有17块;4号线误差(α>5%或α<-5%)的水表有13块。
2.2.2、单体水表类型占比情况
1号线磁电、叶轮占比情况
15块误差(α>5%或α<-5%)的水表中,磁电式水表12块,叶轮式水表3块。
2号线磁电、叶轮占比情况
16块误差(α>5%或α<-5%)的水表中,磁电式水表9块,叶轮式水表7块。
3号线磁电、叶轮占比情况
17块误差(α>5%或α<-5%)的水表中,磁电式水表14块,叶轮式水表3块。
4号线磁电、叶轮占比情况
13块误差(α>5%或α<-5%)的水表中,磁电式水表10块,叶轮式水表3块。
从分线情况来看,误差(α>5%或α<-5%)较大水表类型多为磁电式水表。那么,磁电式水表误差大的原因在哪?
三、制定措施
3.1、估注井水表更换
火烧山油田水表种类繁多,目前共有9类水表,以高压自控流量仪、智能流量测控仪和磁电式智能流量计为主。无配件更换水表有两种:上海一诺高压自控流量仪(黄)、上海江润智能流量测控仪,这两类水表故障后无法进行维修,故而,更换原则为优先更换这两种水表。各类水表数量情况如下;
目前,10口估注井中,9口井均为上海一诺高压自控流量仪(黄),2016年10月份通过采购11块(试验2块)水表对这9口井水表进行了更换(不动火,直接更换)。拆卸下来的配件对剩余的黄色高压自控流量仪故障部分进行更换,实现自动调节功能。
3.2、水表清洗
2016年组织人员对4条干线误差大的水表(主要是磁电式)进行了清洗,分线情况如下所示;
清洗后重新比對,结果表明:磁电式水表清洗后误差明显变小。但是距离要求的5%之内的误差差距较大。完成比对后,对连续三天的水表数据进行了记录,输差大小如下所示;
四、下步建议
1、继续开展磁电式水表清洗工作,从而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合适的清洗周期;
2、对于磁电式水表清洗后,误差仍然较大无法修复的直接更换水表(动火);
3、对于暂时正常运转的高压自控流量仪(黄)和智能流量测控仪继续使用,出现故障无法修复后更换;
4、对于小批量的电子水表逐步淘汰;
5、对未通电的配水间通电,配水间虽通电但未接线到分水器水表上的全部逐步通电,做好自控前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 浅谈油田注水的节能降耗分析[J]. 鲁峰.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7(06)
[2]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存在问题分析[J]. 高建,吕静,王家禄,刘莉.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