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10-30宋悦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物理实验

宋悦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时代的要求。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就从思想渗透、课堂教学、意识激发、思维培养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迎来了全新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的出现,预示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暂新的阶段。有关学者认为,未来几近80%的工作岗位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果真这样,我们得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的发展呢?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我认为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让学生更能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才能让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而物理这门自然科学恰恰在中学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学生掌握物理知识,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探究去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由“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由“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下面笔者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一、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思想。

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创新意识。例如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试验中,我们常用覆杯实验来证明大气压存在,此实验有两个缺陷:一是有的同学认为是水把纸片沾杯口,不能很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二是密封不好纸片容易下落。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创新:将一个常温下鼓起的小气球放在真空罩内,通过真空罩中气压的变化观察气球的变化从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设计教案。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精心创设物理情景,营造创新型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设置有利于交流的情景,方便教师为学生搭造发挥的舞台,这样可以保證学生的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容许学生对物理环境、物理认识结构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而不应强迫学生跟着教师思维走,允许学生质疑、提问,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后,去解决问题。由此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错误变到正确,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学生中不同见解与看法通常孕育着创新思维的萌芽,教师应该鼓励并指导学生大胆探究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思考、创新等能力。

2.加强物理研究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笔者认为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常见的物理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类比法、假设法、理想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等。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每一种现象发现、每一种概念的提出、每一种规律的论证都离不开这些方法。如伽利略利用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实验法、理想法)发现了惯性定律,又如在学习电流时,因为电流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我们通常将电流类比成水流,便于对电流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掌握方法,从而将其内化,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结合生活—物理—社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物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发展,以服务社会为目的。让物理教学亲近生活,贴近社会,以此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学科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和价值,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从生活走向物理”和“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例如:在学习压强时,可以让学生回忆是坐沙发舒服还是板凳舒服?我们书包带是宽还是窄,为什么要如此设计?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就可以将生活、物理、社会很好的结合到一起。学习物理知识只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示出物理实用性强、应用广的魅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物理实验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感知创新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物理科的学习尤其是这样。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法宝,它能够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变得具体,又因为感知了理论生成的整个过程,所以学生对物理事实的获得变一目了然,晦涩深奥的道理也因此变得浅显生动起来,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也就有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解决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获得成功,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在方法上给与一定的指导,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提出问题,因疑善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学习---实验---探究---兴趣,物理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只要我们老师引导适当,方法对头,学生学习物理的这个循环就会由浅入深,步步加码,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烈,由最开始的小扣柴扉到后来的脑洞大开,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学生的创新力就会在日积月累中提升起来,物理课的教学效果因而产生。

四、教师注重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要组织以“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灵魂”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不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特别是提出不同的见解,然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同学给予评判,找出优缺点。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决疑难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具体落实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人人动脑,个个参与。同时教师更要更新教学观念,自己要做一个创新者。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曾曾日上,才能让我们得学生更能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下册

[2]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

[3]  顾凌云.农村学校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情景创设的尝试 《物理教学》 2011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物理实验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留言板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