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时期道德法治意识形成的影响

2020-10-30陈红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9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法治社会发展影响

陈红

摘 要:青少年时期初中开设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为了让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从基本的道德观念上变开始形成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简单通俗易懂,使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更容易了解形成一些新的道德观念从而由简单的道德引入基本的法律常识。以青少年时期的形成来促进以后社会发展的需要法治社会。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法治,发展影响;法治社会。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三观形成重要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道德法治意识形成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着这个人的三观是否正确形成健康成长,而且还关系着,法治社会是否能够完善更为全面的的得到发展,青少年时期从基本的道德观念然后上升到法治意识影响到日后的法治建设,这是一个简单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青少年时期的道德法治意识形成尤为重要。

一、步入青春期期阶段孩子思想的变化

青春期是美好的,但孩子的思想变化也开始了复杂的多变化。青春期心理教育和早恋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青春期少女的早恋与其心理发育相关,于是,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生理教育和早恋教育。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教育和早恋教育的目的在于消除孩子对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使学生对男女的生理特点及各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规律有所了解,再也不对异性感觉神秘,从而达到降低学生的“性冲动意识”,降低学生早恋的可能情况。心理教育可以采取集体咨询和个别咨询两种形式相配合,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早恋教育、性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讲座时应该将男女生分开进行。集体咨询可以解决广大学生群体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在集体咨询中,有一名学生用纸条提问:“当遇到别人向我求爱时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肯定的告诉他,这是正常现象,遇到求爱说明他已经长大了,成熟了,获得了别人的认可,这是值得肯定的事情,但是,同时,也要告诉他,中学生阶段,学习才是首要任务,并且,还要用事实告诉学生早恋的危害性,最后,告诉她们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懂得如何拒绝对方又能够保持双方之间的友谊。而个别咨询则可以消除学生羞愧感,能更具针对性的彻底解决学生早恋的问题,根除早恋的危害。青春期一些简单的思想变化其实也就意味着其道德观念一些简单的三观问题初步形成。小变化形成大变化,从青少年的小思想形成促进健康的道德法治发展。

二、道德意识法治意识的相互促进

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十分重要,制定法律规则同样重要。法律与道德二者各有各的区别,道德就是道德,法律就是法律,法律与道德有各自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不能简单偏重于某一个方面,但两者又相互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做为一种最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而法治意识则作为一种最低底线。法律要深入人心、发挥作用,也必须符合社会的道德追求。换言之,法律规则要有道德性。道德性不是法律本身生长出来的,而是法律吸收了道德相关理念,从而彰显出了一个社会的道德价值。与此同时,各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的提升,可以使人们强化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另外,实际中被广泛认同的、较为成熟的、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也可能上升为各种法律规则。懵懂的无知思想,其实从侧面反映了青少年道德法治意识形成。英盛观察法律意识乃社会法制之根本,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立及正常运行依赖于法律意识的完善。当代中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快慢,甚至决定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当前,与中学生有关的违法犯罪案件明显增多,除了受社会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外,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和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分割或统合。使二者绝缘甚至截然对立起来肯定不行,但混同乱用的做法也行不通。今天,我们既要赞美道德,更要信奉法律。法律并不排斥道德,相反,它可以促成道德生长。这个促成不是代替,而是为道德提供一个制度环境。一个法治昌明的社会,才有望成为一个道德纯净的社会。

三、青少年道德法治意识思维如何促进法治社会

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求公民必须牢固树立对“法治”的信仰,普遍具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法治教育作为基础工作,其成败得失对法治社会建设至关重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议,“务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法治文化,推进全社会树立法治认识,把法治培養教育放入入国民教育体制,应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这无疑是赋予了青少年法治教育更高的地位和更重的任务。

人的观念塑造和习惯养成基本上是在青少年时期完成的,而且一旦形成,便十分牢固。想通过教育手段使一个已经步入社会、法治观念淡薄的成年人彻底更新观念,以期重新养成法治信仰会比较难。这就是法治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的原因所在。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群体的主体,学校是法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这个时期在课堂进行专门的法治教育,作用远胜过其长大后接受社会上的简单普法宣传教育。青少年时期点滴积累起来的法治素养,潜移默化形成的法治意识,决定了其进入社会后是否真正能按照法治精神参与社会建设。法治教育应该从青少年抓起、从学习课堂抓起,才是抓住了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教育先贤陶行知曾说过,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所以,从青少年抓起,让依法治国的思想入深入人心,为他们播下“法治至上”的精神种子,是培养法治意识、充分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措施。

青少年是希望,是未来法治是兴国安邦的大事,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缺少不得道德法治意识的提高!道德法治意识要深入每个人的骨髓。

参考文献

[1] 杨晓梅:《青少年研究》,1999年第7期。

[2] 李寿初:《超越“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本体分析》,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19页。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法治社会发展影响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助推道德法治课程建设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加强道德法治教育 做品学兼优文明人
绘声绘色,童声飞扬—绘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法制节目的发展策略探讨
律师在社会治理中的“当为”与“不为”
网络营销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研究
浅谈企业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