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趣味化设计的研究

2020-10-30刘中友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8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刘中友

摘 要:在4~6年级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有效的进行科学实验是进行探究的基础,开展趣味性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对科学实验进行探究,学习科学知识,切身的体验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乐趣,以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为此笔者通过创建趣味性课堂设计、创建生活化的教学、增强科学实践活动、参加科技竞赛四种形式进行科学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科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化设计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增进创新意识为宗旨的课程,探究式的学习是小学科学学习最主要的方法。由于部分小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没有将小学科学作为重要学科进行教学,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叙述,不能进行深入地挖掘与探究,难以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影响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在教学时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与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后续的学习进程。教师需要在科学教学中提升增加趣味性设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科学教学成果。

一、创建趣味性课堂设计

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对实验教学设计进行创新,小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往往兴致不高。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展开教学,设计趣味性的课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快速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在《运动与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个迷你电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准备好稍硬的长方形纸板一张、一根吸管、一根25厘米左右的毛線、双面胶和剪刀。制作过程:首先在长方形纸板上剪一块长方形的的纸片,并卷成一个直筒,并在剩余的纸板上剪出两个圆片当直筒的上下底盖,还要分别在这两个圆片上相错的位置上剪出圆孔;其次把剪一段吸管,粘在剪掉的长方形纸片的内部;最后把棉线从吸管穿入,再分别从两圆片的两个孔中穿出,直筒用双面胶粘好,迷你电梯制作完成。采用这一趣味性实验,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做好教学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二、创建生活化的教学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体会生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时,从教材内容入手,将生活中的物品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提升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例如,让学生在家中找来小苏打和白醋,准备一个有盖玻璃杯和一个无盖子的玻璃杯,勺子、蜡烛,火柴和木条。制作过程:首先在杯中倒入三勺醋,然后倒入一勺小苏打,立即盖上玻璃杯,然后不停的摇晃瓶子,仔细观察瓶中的变化。观察到瓶中有气泡产生,能听到有“嘶嘶声”;玻璃瓶的外壁有点凉,玻璃瓶有白色的粉末,瓶中会有无色透明的液体产生。进行实验:第一,首先点燃一根木条,将点燃的木条放进玻璃杯中,观察木条的变化;第二,在另一个玻璃杯中放一根蜡烛,点燃,将盖有盖子的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蜡烛的变化。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明白小苏打和白醋融合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熄灭蜡烛,玻璃杯上的白色颗粒为乙酸钠。继续让学生探究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应用此实验的原理。通过贴近生活的实验,使学生明白科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更专注于发现身边的科学。

三、创建科学实地参观活动

科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室推动课堂进行的发动机。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科学知识归纳整理,以实验课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的加深。例如,在进行《心脏与血液循环》教学时,学生对于心脏、血管、血液循环并不是很了解,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悬挂人体结构图或观看心脏手术的课件,教学方式乏味无趣,学生往往会失去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参观医学解剖实验室,观察心脏结构,借助医学超声技术试听胎儿心脏,感知生命的美妙。对于血液循环的感知,教师组织学生进入生物实验室,观察金鱼的血液的流动,了解金鱼血液循环的过程。在进行科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心脏和脉搏跳动的规律,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引入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增强师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四、创建科技竞赛活动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给予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自己的科学知识有用武之地,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究才能永葆活力,在实践中感知科学的美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小学科学创意竞赛,让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提高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例如,笔者带领学生参与小儿本市教育机构举办的科技创新大赛,在笔者的辅助下,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对基本资料的分析和扩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核心,进行任务分工合作,每个人对于参赛的内容、方法和创意都进行不同的考虑。以此为基础,经过讨论,确定最终的方案。比赛中,规定题为“一座小桥”,每个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结构形式,并对构建的细节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而笔者作为教师并没有过多的指导干预,只是作为组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进行辅助,学生最终共同确定桥梁结构形式,并对其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学生为防止比赛规则的变化,还提出了各种应对方案。对于创意发挥的环节,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临场发挥能力,制成了“听话的电磁铁”,依据课堂中的科学原理,小组成员在多种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并针对其中的关键点进行重点训练。最终,小组此次比赛中以总成绩第三的成绩成功晋级。通过活动的举办,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用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每个学生都能认真细致参与制作,养成了与人合作的实验习惯。因此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能力、科学实践的能力,加上浓厚的兴趣引导,是成功进行科学教育一个完整体系,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造成教育的缺失,只有将上述各环节融会贯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科学教育的真正目的。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采用趣味化的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操作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的储备,极大地扩充学生知识面,为今后的学习及生活提供很大的帮助。科学课堂增加趣味性设计将枯燥、无趣的课本教材变的形象生动,让学生从视觉、触觉等多重感官角度感受科学的美妙,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平艳,王运艳.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J].教师博览,2018,(09):63.

[2] 张玉学,邱晓静.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