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2020-10-30刘香敏
刘香敏
摘 要:语文教师在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辅助学生人格发展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教师教好语文,并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便由此体现。但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却发现了相似的问题,即学生不能够在语文学习的過程中投入足够的精力与热情,导致教学工作难以高效的深入开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改变这一现状,提升教学效果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积淀,诞生了很多优秀成果,其中,文言文便是这些成果当中的精髓之一,而入选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更是中华人民古典文学的精华。更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却对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对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对自身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展开反思,并使用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夯实字词基础,积累文言知识、巧妙设质疑问,提升质疑能力三方面入手。
一、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想要有效的提升文言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但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文言文课堂中,很多教师却没有给予学生学习兴趣足够的重视,一味的单方面灌输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随着教学时长的增加与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而下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趣味教学,去除学生心中文言文“枯燥”、“晦涩难懂”的固有印象。
例如,教师在执教《出师表》一文的相关内容时,便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与之相关的片段,给学生播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透过演员的表演,便能够清晰地判断作者在写出这篇千古名表的时候,怀揣着怎样的心情,进而对文章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也可简单的向学生简单的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并为学生拓展《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更多语文课堂中接触不到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钻进文章当中,更加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夯实字词基础,积累文言知识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同样不例外。教学过程若是脱离了基础知识的积累,便会使教学活动变成“空中楼阁”与“无源之水”。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应当从最基础的字、词、句教起。帮助学生逐步清扫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障碍,进而使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疏通文意,并能够准确的结合上下文猜测文中的词语含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便能够掌握文章的基础知识,为文言文学习过程这座“大厦”添砖加瓦。
例如,教师在执教《岳阳楼记》一课的相关内容时,便可以为学生将文中的通假字:“具”通“俱”、“属”通“嘱”写在黑板上,同时进行讲解,通过组词以及联系语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生掌握了通假字之后,便能够更好的掌握与之相关的词、句,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句型、句式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将文言文按照现代汉语规则进行语序上的变化,让学生逐步形成文言文的“语感”。例如,状语后置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和“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能够还原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迁客骚人,多于此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便能有效的掌握这种特殊句式,并对语法知识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巧妙设置疑问,提升质疑能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是说,想要提升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引发学生更加活跃的思维活动,而想要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必须要以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为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所使用的问题上下功夫,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旦学生的质疑能力获得提升,又会再次带动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教师在执教《桃花源记》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向学生抛出问题:“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桃花源,如果不存在,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又代表了什么?”教师通过提问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产生头脑风暴,并在课堂上将小组成员的想法汇总,进而帮助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质的飞跃,进而带动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将自身存在的问题向教师反馈。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更好的开展文言文教学工作,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其次,要为学生逐步夯实基础,扫清字词障碍,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疏通文意、掌握语法;最后,要巧妙的设置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钱春铧.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243.
[2] 韩仰.解释学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