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020-10-30李青田
李青田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因为生物科学与人类生存和健康、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生物教学是中学教育中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生物课又是一门理论性、文字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如何在初中阶段的开始就注意激发、引导、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学素养是新课标下生物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目的之一。通过这些年的生物教学工作,谈谈我在教学中对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生物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一)把大量的实际例子引入课堂
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追求理论联系实际。生物是一门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生物科学对进步的重要作用突出。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把课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调动学生的热情至关重要。比如:学习植物种子的结构后,我会问学生我们平时吃的豆芽主要是种子的哪一部位,并教学生如何利用黄豆或绿豆来发豆芽。学习了《呼吸作用》后,我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来保存食品。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向学生介绍,从而将生物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体现“处处有生物”的真情实感,让他们了解到生物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以增强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
对于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如“赤潮”、“外来物种入侵”、“水华现象”等)和食品安全问题(如“转基因食品”、“农药残留”等)是指的什么,为什么会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些现象因何而引起,又该如何防治?我们可以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有时候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去查询,搜索资料,得出结果;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得出结论。让他们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受,体会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看待和解决科学发展所带来的一切社会问题。
(二)生活小实验
在实验室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生活小实验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时,可以让学生用猪膀胱制作半透膜袋进行渗透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腌菜的失水过程;还有一个不常见的小实验:将生鸡蛋中间轻轻敲打,小心剥去外壳,保留卵壳膜,将此鸡蛋置于清水中一小时左右,会看到无壳部分的卵壳膜向外凸起。有了这些小实验,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会更有学习的欲望,从而调动起主动性。
(三)授课过程中尽量直观
语言直观、模型直观都很重要,它将看不到摸不着的微观领域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直观的认识,更容易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理解所学内容。
二、重视实验对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一)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备好实验课,提高实验课的效果
要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先认真钻研教材,准备好实验教学课,备课时要面向全体学生,预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上课前,教师自己必须认真地做一遍,以保证实验获得最佳效果。如:在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有部分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不够熟练,在上实验课时,教师首先要把问题及注意事项说清楚,并演示整个实验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有目的地准备地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将验证实验改为学生探究性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的生物学科对实验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都作了新的调整,把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成了探究性实验,并且实验材料容易找。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的或学生能亲身感受到的生活现象作为探究的内容,这样使学生有亲切感,感觉生物就在我们身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如在做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时,教师只要说明一下,让学生回到家里进行一次给鸡喂食(农村的学生很容易做到),这样动物绕道取食的知识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并能明确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观察、分析、归纳、交流、总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自备实验材料的方式,使学生主动自觉参与到实验中来。比如在做观察和饲养蚯蚓时,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挖蚯蚓,供实验课上用。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目的,并通过实验获得新的知识。
(三)教师重视学生实践能刀的培养
新课标的生物学教学,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每一章中都有“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与尝试”、“思考与探究”、“调查与设计”、“技能训练”、“实验与实践”等环节。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重视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实验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切实把实验教学改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探究和主动参与的实验教学。这样,可以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展示每个学的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发展前景,给学生以启迪
生物科學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在讲到DNA是遗传物质,具有特异性时,可向学生介绍在现代刑侦领域中,刑侦人员可利用DNA 指纹技术给罪犯定罪,还可用于亲子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又或者在讲到“人类的免疫”这一知识点中提到的器官移植后会出现排异及来源少的问题时,告诉学生,科学家们正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一些带有人类某些基因的动物,可望在不远的将来,这些动物能帮人类解决器官移植问题。事实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非常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动向,科学成就成了学生们谈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