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2020-10-30龚咏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2期
关键词:实践与探究信息技术教学分层教学法

龚咏华

摘  要:信息技术早已融入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影响。信息技术也是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于兴趣的原因或者是个人能力的原因,高中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文章对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探究

引言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其本质在于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的进行专门的区别化的授课的方式,根据每个学生或者每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的调整,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计算机教育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能够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在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并提升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由于学生成长过程中,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个体之间存在着生理、心理、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依据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指导、检测和评价,使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所掌握、有所提高。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与学生个人发展特点相契合

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群体的学习缺点是比较明显的——在早期学习环节,部分学生受到学习环境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形成过硬的学习素质,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较差,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跟随教师的脚步,因而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师与学生的脱离的现象。分层教学法的提出则为学生提供了紧跟教师脚步的机会,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下,教师能够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确保学生的稳定发展,在引导其抒发个人意识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助力。

(二)教育改革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需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一味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对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并不清楚。并且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观念,而分层教学模式则是很好地践行了该理念,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进行相对应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具针对性。

三、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分层

分层教学就意味着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差异化,分层时应该采取的策略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合理地实施分层。首先,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分层的目的,不能让学习程度比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抵触心理,而是要让学生彻底理解老师教学理念。其次,通过向学生阐明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愿,引导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学生在选择课程难度时不应该盲目拔高,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个人能力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妥当的选择。最后,分层教学主要把握最低线和最高线。最低线是学生要能够掌握教材上规定的学习内容,学生至少要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最高线是在不增加过多负担的情况下尽可能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拔高培养。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已经很重,不能因为分层教学影响了学生对其他课业的学习,更不能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高中计算机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是综合班级里各层次学生的水平而制定得符合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的分层教学目标,并在“分层讲授新知”的教学目标中明确了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的进行了细化,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分层的教学目标既导学又导教,使教师的教学目标更有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显著。实际教学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也非常重要。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与高中学生计算机操作需求,以及所学专业保持一致。

(三)教学过程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对同一课的讲解,教师也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区分。除了要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还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问题,引导第一层学生主动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帮助他们提高思考问题时头脑的灵活性,快速提高成绩。对第二层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思考一些难度中等的问题,帮助他们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积极性。而对第三层学生,教师则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引导他们思考一些较简单、基础的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夯实学习基础。

(四)作业分层次

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步骤,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实际水平,应设定在学生不抄袭的前提下能够完成,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对于学困生,可布置一些较为简单的基础题,让他们稍加努力就能完成,要让他们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可使他们通过训练更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对中等生,要在基础题的基础上,提供开放性作业;对优等生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布置的练习和作业既要达到巩固的目的、又要具有挑戰性,所拔高的标准,既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还要让他们“吃得饱”,要使优秀学生能够体验到挑战成功的愉悦。

(五)对教学考核进行层次划分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那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就要有区别。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考核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也在考核中收获自信,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整个单元教学完进行考核检测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安排不同的试卷,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对学困生多采取肯定、表扬评价,寻找闪光点,肯定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心。对中等生,多采取肯定、激励评价,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揭示不足,帮助他们正确审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树立自信,积极向上,为他们指明努力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对优等生多采取激励、参与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谦虚、严谨、更加努力拼搏。评价要坚持差异性、及时性、激励性原则,通过评价树立信心,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进行了更新和创新。计算机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差异,合理选用分层次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教育引导,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教学效率。教师要以充实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发挥计算机对其它学科学习的辅助作用,从而实现学生能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兆永.浅谈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才智,2019(35):178.

[2]  崔丽霜.试论分层次教学法在普通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9(34):156.

[3]  徐晔.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J].求知导刊,2019(42):31-32.

[4]  崔丽霜.分层次教学法在普通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9(19):91.

[5]  潘蕊.互动式分层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学周刊,2019(16):26.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究信息技术教学分层教学法
初中英语核心问题下的“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究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怎样搞好边远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