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倾听

2020-10-30程春雨

关键词:观察员黄河学会

程春雨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賜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倾听的过程中,能够取他人所长,补自己所短。教师更应该学会倾听,不仅要听清学生的发言,更要听懂学生的发言。俯身、侧耳,专注于学生的表达——唯有教师侧耳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才会洗耳恭听教师的教诲。

“听”是一种态度。有一次,我上一节公开课《壶口瀑布》,来了很多教师,他们坐在学生旁边做观察员。上课不久,一位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既然是枯水季,为什么黄河还有水呢?”我一听,先是感到好气,接着又感到好笑。气他打断了上课的节奏,笑他问的问题这么幼稚。于是,我不假思索地说:“我来告诉你吧,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枯水季黄河里也有水。”课后研讨的时候,坐在这位学生身边的观察员反馈:他坐下去之后,就再也没抬起头来听课,也没有心情听课了。呀!听到这个情况,我先是一惊,继而感到十分内疚。我虽未伤及他的自尊,但也没有接纳他的问题。与回答问题相比,他更在意我是否愿意和他平等地交流。其实,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花点时间,让他到文中找找枯水季黄河里还有水的证据即可。自那以后,我再也不急于否定学生了。即便他们的想法有些不成熟,我也会微笑着听他们说完。

“听”还是一种能力。我们在听课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感受:一个学生的发言明明很有见地,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观点,也许课堂就会有另一种呈现方式。但事实上,执教教师经常是只说一句:“你真棒!”这种轻描淡写的表扬,不但不能给学生带来任何思维上的提升,更是错失了一个绝佳的生成契机。在互相交流中听出问题,在模糊的表达中听出本意,在平凡的回答中听出精彩,都是教师能力的展现。

“听”更是一种追求。理想的教学状态是,师生能相互倾听,彼此都能从对方的表达中获得新知。如此,“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我现在很愿意把时间花在倾听学生的想法上,听他们精彩的发言,听他们激烈的争论……我们所追求的倾听是心与心的交融,这也是对爱与尊重最好的诠释。

课堂里不该只有一种声音,健康的课堂应该是交响乐式的课堂。每种乐器都发出各自的独特声音,只有彼此配合才会演绎出精彩。教师学会倾听,才能和学生一起奏出美妙的课堂乐章。

(作者单位: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观察员黄河学会
学会分享
黄河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渡过黄河看雕塑